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动态与资讯

彝族服饰是复制品文化垃圾吗?

作者:鞭言 发布时间:2011-12-12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回应某校彝族校长之讲演0V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日,参加某地服饰节及彝族服装服饰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研讨人士档次不低,领导、博导专家不少,数十人聆听专家们的精彩演讲。本人坦然参与以期长识拓野开启茅塞,收获的确不匪。某高校彝族校长讲演时,本洗耳恭听期有所得,然,其慷慨激昂一番,听罢先不解后沉默再而怒,禁不想竟满口充斥誉之彝族服饰为“复制品”、“滥造粗制”、“文化垃圾”之类。0V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也不想检揭此类“怪论”,少管别人的闲事。但身为彝人一份子,又觉不说两句有违良心,不吐不快。 0V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V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众所周知,彝族人口称重西南各族,文化历史厚重恢宏,文化脉络源远流长。自称他称220多类(编者注:其中,不规范的他称占很大比例),习俗语言繁杂差殊,反映在服装服饰上亦千姿百态,异常丰富,并体现出其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民族个性。史载“编发随畜徙迁”,“衣皆著尾”及“夷人部曲”衣着,披毡,披羊皮,“天菩萨”发式以及古老的贯头衣等,皆说明彝族服饰源起之久远。服装样式于两汉魏晋即已形成,明清迨民国彝族服饰有了明显的地域特征。盛装、常装、丧服、婚服、祭服、战服、贵族服、百姓服形制种类尤多,各地服装色彩纷呈,花繁锦簇;款式、头饰、纹案、刺绣、挑花、织染一应俱全。现今2300余种服装款式,端庄富丽的凉山服饰、鲜艳活泼的“花腰彝”服饰,一些地方的鸡冠帽、三道红、“花口绳塔”以及颇为讲究的“凤冠”、“霞披”、“虎裤”、“龙裙”之类,每每谈起,无不令人啧啧称奇。很多彝族服饰古朴雅致,既美而又实用,颇具艺术风格与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进步与文化复兴,服装服饰展演不断时兴,赛装节、服饰节、选美赛层出不穷,彝族服饰得到了隆重展示与广泛宣传。今天,民族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春天已然到来,彝族服装服饰之路也摆在了众人面前。如何推动这宗产业,如何挖掘服饰文化资源,如何应对今天的市场以及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享受,确实值得思考,值得更深层次的探索。作为领导,作为专家学者,作为彝族人,敢想敢说固然重要,敢作敢为更会受到推崇。然若不切实际标新立异,信口雌黄,甚至不尊重文化和传统,指责我们优秀的文化为“文化垃圾”、“粗制滥造”,则极不适宜,不知地厚天高,势必会招来千夫所指,名誉扫地。不曾想,诸多人士为彝族服饰的传承与弘扬,为彝族语言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呕心沥血,默默工作和奋斗,所取得的成就能有今天的情形已经令人感佩,值得激赏和颂扬。固然,彝族的事业千头万绪,文化复兴任重道远。文化产业是个新事物,新概念,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不断摸索和把握,期望一蹴而就,一口吃成个胖子是不现实的。盲目模仿,崇洋媚外也为我们所不齿。服饰、饮食、工艺品、影视制作、动漫作品等等,都可从文化传统中推出系列文化产业,都可做大做强。现如今,各级地方政府,一些有识之士敢为人先,尽力打造文化产品,文化精品,努力地创新和发展,为彝族人作事,为地方百姓做实事,尽管会存在诸多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勇气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而往往,事情会出现两面,不愿做事,做不了事的人,对敢做事能做事的人常会给人穿小鞋,甚至诋毁中伤。即便随意为之,也会让人心痛。0V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0V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把彝族服饰视为文化垃圾和复制品、粗制滥造之作品,别人说来我们也许不会很在意,不知者无畏,但出自一个彝族人之口,我们不会就此漏过。请问,良心良知哪去了,你有无应有的学养和德行?随着当下学术研讨会的不断举办,随着各地节会的不断推出,诸如此类的言论也许还会出现,我们的主办方或主持者是否也应引以为鉴,是一味附和还是予以中断,均值得反思。我们愿意中伤民族感情,授人予笑柄吗? 0V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