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动态与资讯

盐源老龙头遗址入围“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已启动新一年的发掘工作

作者:刘可欣 发布时间:2023-02-23 原出处:​企鹅号-封面新闻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2023年2月22日上午9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揭晓了六大入选项目和相同数量的入围项目。在本次评选中,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润盐镇五洞桥村的盐源老龙头青铜时代墓地入围本次“2022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名单。
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周志清(前排左一)上台领奖

“老龙头遗址的入围,肯定了盐源盆地在中国西南夷考古中的重要地位”,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周志清说:“这对于遗址独特的文化、学术价值和地位,都是充分的认可。”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荣誉证书(图据受访者)

2020年4月,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盐源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老龙头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周志清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截至2023年2月22日,老龙头遗址已清理墓葬达1400余座,出土的器物已达6000余件(套)。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龙头遗址2023年度的发掘工作已经开始。2023年,经过国家文物局的批示,确定了这一年度发掘位置在2022年发掘一域的东边。记者了解到,老龙头遗址范围为12211平方米,联合考古队已经发掘面积约3500平方米。今年将再发掘700平方米,预计发掘总面积将扩展至4200平方米。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再添造型独特的枝形器 西南青铜器文化造型最特别的地区之一

自老龙头遗址发掘以来,出土的造型特殊的青铜器,以及该文化独特的墓葬形制和丧葬习俗,都引起了巨大的关注。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老龙头遗址新出土的青铜枝形器(图据受访者)

老龙头遗址是西南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延续时间最长的青铜时代墓地,它从商代晚期一直延续到西汉时期。周志清告诉记者,最能体现其自身文化特质的墓葬,集中在战国到汉代这一时期。“老龙头遗址代表的盐源青铜文化本来就有自身鲜明的地域特色,一是体现在独特的墓葬形制和葬俗,另一个体现在青铜器造型的独特。”老龙头遗址的大石带顶墓葬,以及头蹄葬、截肢葬、屈肢葬、朱砂葬等葬俗,都区别于其他地区的墓葬。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老龙头遗址新出土的青铜枝形器(图据受访者)

“老龙头遗址的青铜器在整个西南的青铜文化中,是自成一体的。”周志清说道:“其中最为特别的就是它的枝形器。”此前,联合考古队曾在老龙头遗址发现人马造型的青铜枝形器,例如一人八马造型、一人双马造型等。这些独具特色、造型各异、种类繁多的青铜枝形器以人兽主题为主,是盐源最具特质的青铜元素。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继续,更多造型的青铜枝形器陆续出土,包括鹿、虎、爬行动物以及持兵器的人形等多个造型。虽然盐源和古蜀文明从区域上来说没有直接的联系,但有学者认为,这些青铜枝形器体现的对树的崇拜,或许能从信仰崇拜方面,把盐源青铜文明与古蜀文明联系起来。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三女背水铜杖首

“目前在西南青铜文化中,除了滇文化的青铜器以外,人物造型最丰富的青铜器就在老龙头遗址。”周志清介绍,滇文化的青铜器偏向写实、生活化的风格,多数为立体造型。而盐源的青铜器除了三女背水铜杖首和铜立人外,基本以平面的造型为主。“这些青铜器虽然铸造得比较粗糙,但是造型是非常多的。”这些青铜器明显受到了滇文化、欧亚文化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影响。“在现在的西南青铜文化中,它应该是受到欧亚文化,包括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影响最为突出的。”周志清说道。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中国青铜文化在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与考古公园建设正在推进中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雅砻江下游西岸,有2000多年建制历史,也是经川西高原南下进入云贵地区的地理节点。自古以来,盐源地区就是西部民族文化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看起来偏远,但是盐源处在一个文化传播的大通道上。”曾有学者提出,在我国东北到西南存在着一条绵延万里的半月形文化传播带,从新石器后期一直延续至青铜时代。“盐源就处在这个中间的节点上。它所受到的影响是由北向南的。”周志清说。因此,虽然以今人的眼光看来,盐源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便,但实际上在千年以前,盐源或许也是文化交流繁盛的地区。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2年,记者曾采访周志清,他提到老龙头遗址的考古工作已经列入“考古中国:汉晋时期的中国西南夷”的重大项目。在本次采访中,他再次提及这一项目,透露今后工作的重点是对盐源青铜文化的面貌与时代特征进行更深的研究,探索其融入中华文明的过程。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龙头遗址的发现,丰富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完整性,是中国青铜文化在区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周志清说道。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中央政府曾经在盐源地区设置了定笮县,标志着盐源地区正式被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盐源青铜文明也由此汇入主流的中华文明中。考古工作者曾经在盐源发现的“同律度量衡”诏书铭文青铜衡杆,就是王莽时期中央政府对川西南及滇西地区实现有效控制的重要实物证据。虽然现在人们将盐源称为“笮都”,但是曾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是不是史书记载中的“笮人”,周志清认为有待商榷,“因为考古工作中还没有文字性的证明”。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老龙头遗址的相关的研究工作还在继续,很多项目也在推进中,包括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的规划。“老龙头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改变了很多过去的认知。”周志清在采访中说,相信随着考古发掘、研究工作的继续,老龙头遗址将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PN5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