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彝族文化产业走廊调研论证会在黔西南州召开
2016年1月23日,全省彝族文化产业走廊调研论证会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召开,会议就全省彝族文化产业走廊发展及规划作了交流讨论,黔西南州彝学会会长陇光国向大会作了《黔西南州彝族文化产业走廊规划》报告、黔西南州普安县、晴隆县、兴仁县分别就本县彝族文化产业工作开展情向大会作了汇报。调研组省人大原副主任、省彝学会会长禄文斌,省农委副主任安金黎,省民宗委副主任张和平,毕节地区人大工委原主任、毕节市彝学会会长禄绍康,省彝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克学,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王子尧,贵州民族大学教授王富慧等领导、专家学者一行与会。禄文斌会长就黔西南州彝族文化产业走廊规划及彝族文化发展情况作重要讲话。彝人传媒、中国彝族网苏月飞阳特邀出席。
省人大原副主任、省彝学会会长禄文斌出席会议并讲话
黔西南州彝族历史源远流长
黔西南州现有彝族人口近十万人,历史文化厚重,现贞丰、安龙一部,册亨县、望谟古属罗甸国,今黔西南大部分地区及广西隆林县部分、云南省富源县部分,历史上成为普安(今盘县)。从公园25年起,黔西南州都留下了不同时期彝族先民的足迹,六祖分支后先后在普安大地上建立了顺帅格、于矢部、毗那国、自杞国,统治长达1000多年。元朝以后,建立了普安路,实行路、府、州的管理体系和土司制度,保留了自杞国属下的八纳部、和龙部、普安部、习旧部四大部及辖十二营(俗称普安十二营)。
省农委副主任安金黎出席会议
黔西南州彝族文化厚重
在文化遗址方面,现兴义、兴仁、普安、晴隆、安龙以及贞丰、册亨、望谟均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遗址遗迹。古城垣、古墓、古村落遗址,阿计营、马乃营、罗罗营以及小野场等十多个彝族村寨,铜鼓山青铜冶炼铸造遗址、毕摩祭祀遗址、土司屋基、自杞国马市、彝文摩崖石刻、古罗甸国遗址等丰富彝族文化遗址,积淀了丰厚的彝族文化氛围。
省民宗委副主任张和平出席会议
在彝文典籍文化方面,《黎咪苏》之《道德论》发现于2010年,有27页彝文原文,五言诗体,8000余言,是普安著名摩史姆鲁任何布姆鲁两兄弟探讨人的品行好坏归纳为十二类的文献资料。该文献至今未翻译整理,其内容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
在传统文化方面,晴隆“阿妹戚托”及普安“海马舞”均享誉大江南北,“阿妹戚托”更是享有东方踢踏舞之美誉。阿妹戚托属无音乐伴奏的彝族婚俗舞蹈,已在国际国内演出中产生重要影响,成为黔西南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名片,阿妹戚托以其独特的热吻景观,深刻反映了彝族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及传统文化内涵。普安的海马舞源于彝族祭祀活动,流传于革汞、梅子井一带,保持古老淳朴的民族原始风貌。其表演风格拙朴、风趣。
贵州民族大学王子尧教授发言
黔西南州彝族文化产业走廊规划
黔西南州根据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以及省政协主席王富玉提出的《关于抢抓国家实施<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总体规划>机遇 精心打造贵州彝族文化产业走廊的建议》,深入挖掘、保护、传承开发彝族文化,编好一个彝剧、创建一个彝文翻译中心,跳好两曲舞、打造两个舞蹈培训中心,修好三条路、培育三个旅游景点,建好四个古镇、恢复四个营址,打造好五个产业、建好五个民族风情园。重点突出“走廊”概念,整合黔西南州彝族文化资源,打造进出有彝族文化标志、走廊有彝族文化气息、沿线有彝族文化产业的黔西南州彝族文化品牌系统。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