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书苑 Library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苑 > 书讯动态

周如南博士《折翅的山鹰:西南凉山彝区艾滋病研究》出版

作者:拉马文才推荐 发布时间:2015-04-27 原出处:《彝博通讯》 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周如南,汉族,博士,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讲师,毕业于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要研究领域为:人类学理论与方法,公益与传媒,医学人类学。
 
  本博士论文是获得2014年度余天休社会学年度论文奖五篇中的一篇,获奖的原因,笔者认为大致有几个方面:一、扎实细腻的田野资料,获得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材料。二、作者以艾滋病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表达了学术勇气。三、作者所具有的娴熟的理论素养以及研究视野和问题意识。
 
  作者积极地和吸毒或贩毒人员密切接触,把凉山彝区的艾滋病问题跟整个社会的全球化、市场化和现代化以及由此带来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联系起来,使论文获得极大成功。本书以艾滋病重灾区凉山州昭觉县竹核片区伍合村为重点田野点,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凉山彝族海洛因和艾滋病问题发生、发展、后果、地方和国家应对以及这些议题背后的文化逻辑和社会动力。作者总结出,艾滋病问题既是民族地区自身社会转型失败之痛,也是国家-社会、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汉族-少数民族等多重结构关系调适失败之后果,更是伴随着现代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带来的政治经济不平衡在民族地区的集中体现。
 
  本文目录:
 
  第一章 导论:问题仪式、概念界定与研究视角
  第二章 历史、鸦片与国家化:从独立王国到帝国边陲到民族地区
  第三章 凉山腹地:竹核坝里的伍合村
  第四章 毒品、犯罪与社会空间的生产:城乡之间的海洛因流动
  第五章 苦难扩散:乡村艾滋病的发生、传播及风险后果
  第六章 传统的力量:艾滋病的地方性治疗与临终关怀
  第七章 大国防控:地方、国家与国际社会的艾滋病治理
  第八章 结语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