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英教授著作《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百年发展述论》介绍
由西南民族大学马林英教授所编著的《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百年发展述论》一书,已经由民族出版社(北京)正式出版。该书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3BSH048。
打开扉页,即有“谨以此书缅怀我敬爱的父亲马占高和慈祥的母亲潘阿支!”的字样映入眼帘。
一、作者简介
马林英,彝族,西南民族大学教授;先后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民族语文》、《利氏学刊年刊》、《民俗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宗教研究》等等权威和核心期刊期刊发表《社会身份结构的特殊模式:洞悉彝族灵魂依附类型与特征》、《1913~1915凉山“拉库”起义及其社会变动研究》、《凉山彝族服饰艺术与社会身份的文化意义探究》、《凉山沙马宣抚司兴衰历程及分支现状论述》、《凉山彝语亲属称谓性别意义探究》、《民国时期凉山现代教育发展历程探究:以宁属屯垦委员会的学校教育为例》、《民国时期特种教育在凉山的组织与活动》、《主导与依附:凉山彝族父系制社会的母系文化特征研究》等论文60余篇;出版《彝汉英常用词词汇》、《彝族妇女文化》、《多维视角中的田野报告:彝区发展与变迁研究》、《社会性别多样性研究:基于凉山彝族性别关系变迁考察》、《百岁人生川康史:彝族老人李仕安口述记录》、《34载特殊使命:彝民团鲜为人知的战斗岁月》和《基督教在凉山彝区的传播历程及背景:以美国浸礼宗传教士柯饶富团队经历为例》等专著近20部;主持联合国性别与倡导基金项目、世界银行中国发展市场项目、美国福特基金会项目、加拿大城市发展与规划基金项目、香港乐施会项目、世界少数民族语文研究院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外国专家局项目和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25项,参与14项;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奖、国家民委哲学社会科学奖、成都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奖及全国民族语文翻译研究奖等近20项。
二、内容简介
《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百年发展述论》透过沙马曲比和杰潘阿日两个姻亲家支于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不同时代所历经的历史事件及个人生活,集中展演、梳理彝族近百年的社会文化发展案例及其脉络。
《孟子·离娄上》中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早已指明国家、家庭及家庭成员之间紧密相连,不能分割的关系。本书作者关注彝族社会文化百年发展,正是透过微观考察两个姻亲家支中无数个体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和日常生活等细节,进而勾连不同历史时代、不同居住空间、不同隶属关系等个案特征的家事,最终回应其特殊视角展演出宏观层面的地域性国事。
本研究以沙马曲比和杰潘阿日两个家支进入凉山境内生存与发展的谱牒为线索,以自民国以来两个家支结为三对姻亲的历史背景和事实细节为依据,周密细致地追叙了父子联名的两个血缘家支谱牒、历代子嗣迁徙缘由和地点、与地盘业主的依附或隶属关系、血缘等级分层与民族关系、融入主流社会的起因及效果等鲜为人知的彝人生活实情、实景。整个叙述和研究过程除以杰潘伊哈的《生活日记》为蓝本外,还大量运用田野访谈的口述信息作材料(笔者母亲潘阿支晚年居住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女儿身边长达11年的间断性口述信息,更显弥足珍贵和相对完整),再结合文献补充、矫正,并且文字表述诚挚、深切,完全以事实为依据,始终采用详于述而略于论的方法钩沉史料,引征文献,翔实呈现由“沙马脉络”引发的彝族政教分裂、彝海结盟和“杰潘脉络”摆脱黑彝残酷统治、融入主流社会的艰辛路径等史事。
全书包括“导论”“家支永续的社会文化意义”“家事国事促进社会文化发展”“个人福祉演绎社会文化脉络”“急剧转型的社会文化态势”和“附录”“参考文献”七个部分,内容涉及“世袭毕摩:沙马曲比家支”“独立白彝:杰潘阿日家支”“‘拉库’起义的背景及影响”“非主流群体的现代化开端”“独立白彝通婚联姻的客观影响与作用”“民国年间的私人生活交响曲”“特种教育在彝区的组织与活动”“国民党在大陆的最后垂死挣扎”“百业待兴的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社会制度的改造建设与巩固发展”“主要人物关系图表以及相关人物、地址、事件等音译及彝文对照表”等方面,共计35万子,照片24幅。该书写作严谨,文笔生动,史事真实,观点鲜明,恰如其分地将彝族社会文化图景再现于读者眼前。
三、前言
我的父母双亲,分别于1930年和1936年出生在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时期的沙马曲比、杰潘阿日两个氏族家庭,他们分属该社会内部世袭毕摩和独立白彝的两种自由民的家支成员,因而1951年和1952年方能有权自主率先成为解放凉山、建设凉山的首批彝族革命者。母亲潘阿支,1951年6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先后在昭觉县妇联、越西县妇联和凉山州文化馆等部门工作;父亲马占高,195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刚满23岁即任越西团县委书记,先后在西昌贸易公司和越西县团委、农水局、粮食局、语委及凉山日报社等部门工作并担任领导。正当他们青春方华,一心追随共产党激情革命的时刻,却双陷家庭出身问题的困境。1959年底,受极“左”思潮影响,父亲在政治上靠边站了;母亲虽积极靠近党组织,但受其大哥“军统特务”身份和丈夫政治境遇影响,被调离政府机关到土产公司门市部担任售货员工作。
1955年9月,潘阿支(中)就读西南民族学院间与出席“第五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归来的表姐曲木阿呷(左,凉山彝族唯一女烈士)和随丈夫彝族红军王海民在成都开会的侄女杰潘阿支(右)于成都“曙光相馆”合影(马林英提供)。
1956年10月1日,潘阿支(右一)出席“国庆节观礼”见到领袖毛主席,并与中央妇干校同学在天安门前合影(马林英提供)
1959年1月,马占高23岁出任越西团县委书记(马林英提供)
1966年,我们全家从县委大院被迫搬入县土产公司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板壁房居住。当时,我的邻居好友、幼儿园同学张世玲和李晓玲陪我入住新家,这也算得上是当年孩童时代的一种告别仪式吧!后来,父亲选择回彝村老家避难生活,我们家里的经济收入一落千丈,母亲因心力交瘁诱发支气管扩张的疾病复发咯血不止,时常住院抢救,年龄不足七岁的我挑起了陪护母亲和照顾弟妹的家庭重担。1967年春节后,父亲不知哪来的刚毅和果敢,不顾自己的政治安危,带上久病不愈的母亲和我们北上成都。在他好友的帮助下,我们一家入住四川省军区第四招待所,直至1969年5月底返回越西。在成都的省军区第四招待所生活两年半间,因我们的少数民族身份和父亲的篮球技能得到了部队特殊关照,不仅避开了“文化大革命”社会动乱不安的日子,还在华西医院治好了母亲的疾病,又抱得在省医院出生的小弟回家。1970年5月,父亲被落实政策恢复工作,我们全家再次搬回县委大院,家庭生活开始驶入正轨。1977年初,父母亲调到凉山日报社和州文化馆工作,全家离开越西,相继搬至州府所在地昭觉和西昌居住。1994年1月起,父亲升任凉山日报社党委书记、副总编辑;3月,他被评聘为新闻高级编辑职称;8月,当选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州盟地市报新闻研究会会长。1997年和2019年,父母先后离世,我们依嘱安葬他们在西昌。
1994年1月起,马占高出任凉山日报社党委书记、副总编辑(马林英提供)
印象中,1966~1976年的10年间,除在成都生活的两年半时间外,我父母在越西的工作和生活都很低调,甚至很多时候感觉他们是夹着尾巴过日子的。父亲虽怀才却只能下班后在家庭内面对妻儿施展才华,偶也与汉族知识分子们偷摸切磋和交流;母亲则规定我们不许在人前与她大哥相认和相称,甚至她与自己的兄弟姊妹见面也通常安排在夜间。我曾见她夜里点灯拆毁自己的时髦衣裙和彝装,还见她夜间往房前屋后的地里掩埋玉碗、玉镯等物品;州府来越西检查工作的领导也都白天假装与我父母不相识,但夜里又暗访母亲和父亲……;凡此种种在我那个年纪看来诡异的现象,日后数十年间又均成我从事社科研究探索的动力和诠释的要义,且随着探索、诠释的深入和延伸,父母的生活轨迹以及他们两个家族源流、家人经历等事件虽雪落无痕,然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或多或少勾勒出与民族、国家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也是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百年发展的一幅图景。这正是本书产出的必然,更是林英缅怀、祭奠父母的一种方式。
2019年8月5日,马占高和潘阿支合墓安葬于西昌(马林英提供)
在此,林英感恩在大千世界与父母的缘分!谢谢父母一生携手让我耳闻目睹和经历感悟别样家事的一切!
(2018年6月10日)
四、后记
万分庆幸该专著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田野补充、史料佐证、资料整理、文稿撰写等各阶段的整个六年过程中都有母亲潘阿支的相依和相伴!
2018年8月1日,当我拿到国家社科基金对专著的《项目结项》(证书号:201831)证书后,母亲的身体也开始每况愈下,吞咽功能一日不如一日,腿脚和手指力弱不支;她老人家随着口传心授的家史、家事录入完毕之际,旋将进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状态,虽强打起精神于7~8月间,在我和大弟驾车陪伴下开心地游览了四川和云南两省的雅安、汉源、彝海、灵山寺、冕宁、攀枝花、华坪、泸沽湖、盐源、西昌,并到父亲的老家越西县大花村小住二十多日,但身体状况再次滑坡;2019年清明节间,母亲的身体酷似好转,我们驱车带她前往位于成都青城山鸟语花香的“御青城别墅酒店”小住三日。未曾料,她老人家每每笑容可掬的留影,竟为留给我们最后的音容笑貌!6月2日,近90岁高龄的母亲寿终正寝,永别我们去天国与父亲相会、长眠!
2018年7月26日,笔者与大弟驾车带妈妈在泸沽湖畔合影(马林英提供)
回忆母亲伴我成长、生活近六十载,尤其她晚年来成都与我共同生活的十一年时光,我们母女心心相印,亲密无间,情深似海,她老人家竭尽心力、呕心沥血叙述的家事,亦是我殚精竭虑展演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百年发展的珍贵个案。如是,人世间家史、家事虽千差万别,但各有千秋,燃必汇成所属时代不可或缺的历史事件之重要组成部分。该书诠释和提供的沙马曲比、杰潘阿日两个家支案例,谨代表彝族北部方言圣扎土语地区特殊空间和特定时间内一种社会文化发展的粗述陋见,难免存有遗漏、错误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所以未必为是,仅供参考,敬请阅读者谅解。
(2019年11月17日·成都双流舒居宅)
五、专家评语
1、中国文化人类学方向首席专家,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庄孔韶教授
多年来,马林英教授对她的家乡——凉山彝族社会充满学术兴趣,大学教职与生活也没有远离亲人和故土。正因为如此,她调研勤奋,笔耕不辍,著述多多。这本即将问世的《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百年发展述论》履行了她的又一个重要学术意图。
她把这本书献给从小养育他的父母,引出了凉山彝族社会中间层的“色阿博曲”(独立白彝)沙马曲比和杰潘阿日两个联姻的家支的古今故事,包括历史事件、家支与个人生活。全书呈现了自1911年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以后百年间“色阿博曲”阶层所经历的动荡、迷茫与机遇之历史场景,包括当事人借势采取应对策略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地方社会变故与家事人事悲情。笔者注意到作者敏锐发现了“色阿博曲”的社会关系之动态性及其结构性重叠状,以及民国前单性别记忆与展演的男性社会文化脉络特征。
作者田野调查与访谈以自己的双亲为中心,扩展至家支内外的百年社会政治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例如作者与母亲成都相伴十一年,积累了众多接续性与片断性的口述史料;获得了沙马曲比家支11位男性、5位女性和杰潘阿日家支8位男性、7位女性,以及两个家支相关5位男性、9位女性,共计45岁以上50多人的“多声道”口述记录。全书看似重点在写两代人生活经历,实际上彝族各色人等的认同性文化展演与个体选择也得到体现;例如杰潘笃喇和杰潘伊哈父子俩均接受过一定汉语文教育,访问过内地,能够反观彝族社会。他们希望彝族内部、彝汉之间能和睦相处,一种对比性的“主体感受”得到表达。
作者说沙马曲比和杰潘阿日两个姻亲家支的一些重要成员访谈时尚健在,这些重要人物对彝族和汉族、彝族上流和底层社会,都有亲身接触和体验,能记录他们的所闻、所见与社会态度,存史的价值尤其突出。近代凉山交织着多重矛盾,民国中央与地方军阀之间、彝汉民族之间、彝族内部家支之间、彝族社会不同等级之间,相互牵扯,以致社会矛盾与冲突起伏跌宕。要厘清纷繁复杂的凉山彝族历史、民族关系史和凉山社会变迁史,历史的线索和人类学的深度访谈极为重要和不可多得。
难能可贵的是,出身凉山彝族,尚有人类学专长,可以认为本书作者处在彝族与外部世界互动与互释的枢纽地位,于是人类学意义上的“凉山彝族”、“血统与血缘”、“依附与隶属”、“居住格局类型”、“家支制度”与“亲属关系”等概念,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重释,尤其是对彝族人个体选择及其能动性获得了更新认知。因此,这部心血之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凉山彝族十分有限的外在印象,正是马林英教授新书的学术意图及其创新意义所在。
(2021年5月3日北京)
2、原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民族学系潘蛟教授
《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百年发展述论》基于深入细致的追踪访谈,作者梳理复原了两个白彝家族的历史。通过这两个家族的历史,作者呈现了近代彝汉关系的复杂性,深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们对于凉山彝族奴隶制度、等级制度、血缘家支、婚姻制度以及个体能动性的认识,让我们看到了所谓的“独立倮倮”与汉区,乃至与中国以外的世界之间实际上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直接和间接的复杂联系,看到了在居留与迁徙,在对于制度的顺从与抗争,在对身份、家支、等级认同等问题上,个体实际上仍有做出自己抉择的余地,而正是这些抉择构成了近代凉山彝族社会的变迁。由此,该成果弥补过去仅根据十分有限的他者视角——汉语文献记载和实际调查统计来构建近代凉山彝族社会文化变迁史,以致论点虽然明确,但实际内容空泛等不足的结果,某种意义上掩盖了其社会文化多样性和多层面性的特征。
作者记述的书中彝族家族史曲折复杂,细致,具体、丰满,披露了许多此前相关历史文献和民族学调查不曾记述过的彝人生活和彝汉关系实践细节。很难想象,如果不能用彝语母语构成深透的对话交流,如果不能获得报道人的深度信任,如果没有足够的热情和耐心,即便是一个训练有素的民族学家,又怎能捕捉、记述到如此复杂的生活实践细节。这些细节对于我们理解曾有的彝族社会文化和彝汉关系实践弥足珍贵,为此我觉得我们应该感谢作者,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此成果将会引得广泛征引。
(2016年9月22日北京)
3、原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张海洋教授
《凉山彝族社会文化百年发展述论》作者运用社会文化语言、生活经历、学术训练、知识结构等特殊背景,以女性人类学独特视角,系统收集整理凉山彝族社会“中间层”白彝两大家族精英男女当事人的生活史资料,又从文化主位角度理解展现深描阐释,呈现出历史文化资源丰厚的“藏羌彝走廊”南段大小凉山彝族1911年辛亥革命到改革开放这百年间的国家剧烈变迁带给凉山白彝精英层的动荡、迷茫、挑战、机遇,包括当事人借助客观形势采取应对策略带给个人、家庭、家族、社区的悲欢离合,乃至给地方社会政治造成的复杂影响,是为本专著的创新之处。该专著的学术价值有助于读者理解中国内地边疆“中间圈”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在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曲折经历。
(2016年10月20日)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