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三千公里的缘与爱——记援藏夫妻马新明和孙伶伶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马新明(中)在北京援藏项目——拉萨群众文体中心工地了解工程进展
北京到拉萨,跨越大半个中国,行程三千余公里。
2005年,当马新明第一次从北京来到西藏时,这片高天厚土让他流连忘返。当时他就对朋友说:“有朝一日,我一定会来西藏工作。”自此,马新明心中深深地埋下了“西藏情结”。
正因为这份跨越三千多公里的缘与爱,2010年,马新明和爱人孙伶伶投身援藏工作,开创了援藏历史上的多个第一:第一对援藏夫妻,第一对博士,第一对北大校友,第一对海外访学经历,第一对两届援藏……他们和援藏干部一道,让拉萨的格桑花绽放得更鲜艳。
“我们没那么娇气”
拉萨群众文体中心、德吉罗布儿童乐园、牦牛博物馆、拉萨广播电视中心、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一个个北京援建的项目在拉萨拔地而起,成为这座圣城美丽的风景线。20年来,北京投入资金28亿元,援建200多个项目,改善了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在雪域高原树起一座座民族团结的丰碑。
说起这些,马新明很骄傲。来藏后的前三年,他先后担任拉萨市副市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分管过拉萨市的商务、交通、安居工程等30多项工作。2013年第六批任期届满,因为认真出色的工作,西藏和拉萨市领导极力挽留,他被任命为拉萨市委副书记,同时兼任北京援藏总领队、北京对口援藏指挥部总指挥、党委书记。
他的爱人孙伶伶,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人员,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作为第六批援藏干部,她满怀激情来到西藏社科院编辑部担任副主任,主要承担全国核心期刊《西藏研究》汉文版编辑、英文版创刊及科研工作。三年援藏期满,主动申请继续援藏,留任西藏社科院当代西藏研究所副所长,主要承担西藏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相关研究。
这对相识于大学田径队的夫妻,原本身体素质很好。但在高原生活工作数年,血压偏高、睡眠不好、记忆下降等陆续开始找上门来。再加上长期出不了汗、工作节奏快等原因,西藏血尿酸偏高人群比例很大,其后果就是导致痛风。在北京几乎没去过医院的马新明,来到西藏不久就患上了痛风,孙伶伶更是因高原反应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
“援藏干部哪个能离开药瓶子?我们没那么娇气。”强忍高原反应,他们照旧奔走不停。这对温文尔雅的学者夫妻有着一股子韧劲儿,一猛子在拉萨扎下了根。
让村民喝上安全水
下基层时,马新明跟农牧民群众打成一片,学藏语、唱藏歌、跳藏舞,吃糌粑、喝酥油茶,了解和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大家最迫切要解决的是什么?带着问题,马新明在基层边走边看,把问题记在本上,装进心里。
在条件设施相对落后的高原,就医问题很重要。20年间,北京的卫生援建完成市县医院门诊、医技综合服务楼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东嘎医院、纳木错卫生院和羊八井镇卫生院。先后派出8期78名援藏医生到拉萨人民医院、拉萨妇幼保健院和堆龙德庆、尼木、当雄县人民医院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为拉萨培养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医疗队”。
阿朗乡是“大骨节病”的多发地,主要原因是饮用水中矿物质超标。在马新明的多方奔走协调下,村里人终于喝上了安全的自来水。通水当天,马新明前往阿朗乡祝贺,当地村民闻讯自发赶来,为他献上哈达。有位患大骨节病的老人家行动不便,但坚持亲自来献哈达。厚厚的哈达挂满脖子,把马新明的脸都给遮住了。群众还要用藏族的最高礼节与他们行碰头礼,表示发自肺腑的尊重、认可和感激。
自费为小学生添冬衣
中秋节刚过没几天,马新明和孙伶伶商量着再去卓嘎家看看:孩子刚到学校报到没多久,不知道是否还需要添些什么。
他们嘴里说的“孩子”,是卓嘎家的二儿子益西平措,现在正在上大学。桑木村的卓嘎一家是他们两口子的“亲戚”。因为丈夫早年去世,体弱多病的卓嘎带着两个儿子生活十分艰难。结对认亲时,夫妻二人将这家人当成了亲人,每次“串门”都要送些米面粮油、生活费用,二儿子考上大学后,马新明两口子更是时常惦记着。
除了“亲戚”家的孩子,这几天降温,马新明、孙伶伶又开始惦记该给学生们送些新衣了。
刚来拉萨不久,孙伶伶在林周县阿朗乡调研时,看到位于海拔4300多米高的阿朗乡中心小学没有取暖设施。这里的冬天昼夜温差大,很多孩子衣衫单薄,她当即决定“和老马一起给孩子捐衣服”。很快,两人自费为阿朗乡中心完小、拉岗完小的孩子添置了400多套冬衣。
教育一向是援藏的重点。20年间,北京先后投入5亿多元,援建了北京中学、西藏北京中学、北京小学、拉萨北京实验中学、丰台小学和海城小学等10多所学校,选派了70名北京教师赴拉萨支教。马新明说,以前成绩好的学生只能送到内地读书,现在家门口就有好学校了,这是造福子孙的好事。
我们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和厚度。多年的援藏经历,马新明、孙伶伶夫妇不仅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多彩和厚重。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