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各界精英

列来拉杜——翱翔的彝族“山鹰”

作者:安宁宁 发布时间:2019-10-17 原出处:中国民族报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未标题-14.jpg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2年8月,列来拉杜(右)在西藏自治区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采访时与当地群众合影。
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列来拉杜,彝族,民族画报社高级记者,一名优秀的摄影人,曾获得第五届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第四批领军人才、首批国家民委领军人才。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崇拜老虎,列来拉杜的名字里就有老虎的含义。刚出生时,这个孩子就被寄予厚望,长大后,他果然不负厚望,成为一只令人骄傲的彝族“山鹰”,20多年来翱翔在祖国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拍摄了大量宝贵的民族文化影像,为中华民族保留下一份真实而有历史价值的民族影像图谱。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之火: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让毕摩文化薪火相传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去年,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历史跨越的现场”民族影像志摄影展中,一组《凉山巨变》的摄影作品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组图片就出自列来拉杜之手。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列来拉杜是一名土生土长在大凉山的彝族孩子。从农村考到县城,从县城考到省府,从省府考到首都……一个地道的山里娃,通过一路打拼,跻身北京重点高等学府——中央民族大学。在他撰写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时,因查找论文资料,发现很多珍贵的历史照片非常模糊,便暗下决心要为后代子孙保留下真实清晰的民族影像图谱。毕业之际,他来到民族画报社当记者,采访并拍摄那些当时还不被重视,但很快就会消失的民族影像。这一路走来,已是20余载。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回忆起刚当记者时遇到的一件荒唐事儿,列来拉杜笑着说:“最早去拍彝族毕摩,碰了钉子。”当时,国家还不像现在这样重视民族学与文化人类学,也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被采访的那位毕摩说:“不行,不行。照片发表了,对我不好。”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列来拉杜对毕摩说:“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了,您做的这些叫民族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宝贵的。”后来,列来拉杜在《民族画报》上率先发表了关于彝族毕摩的报道,反响非常好。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两年后,列来拉杜再次回大凉山采访。当年接受采访的毕摩听说列来拉杜来了,竟派人找到他。列来拉杜问毕摩:“当年您拒绝拍摄,现在为何又请我来拍呢?”这位毕摩高兴地说:“上次的报道,我不但没被批斗,反倒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他们说毕摩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毕摩文化、火把节文化、彝族年和十月太阳历文化,都是彝族祖先创立的文明。如今,大凉山火把节已经成为国际火把节,成为彝族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列来拉杜也成为著名摄影家。他的作品先后获国家部委、全国各地各专业摄影大赛的大奖,有的作品还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学会联合主办的“人类的记忆”文献奖。他不仅促使了毕摩文化薪火相传,还让彝族文化随着他的作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踏破铁鞋: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探访远离都市的村落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民族画报社的记者,56个民族都是列来拉杜关注的焦点。20多年来,他几乎走遍了全国55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甚至还到宝岛台湾,去采访那里的少数民族。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谈起这段故事,还有一段佳话。那年,列来拉杜带一名年轻记者千里迢迢赶到了台湾,千辛万苦找到那个少数民族村落时,那位族长老人却不愿意接受采访。老人说:“让你们采访,有什么用吗?有什么好处吗?对我们又有什么帮助吗?”他这一问,还真让人难以回答。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过列来拉杜可是做足了功课才敢出来采访的记者。他看见墙上贴着宣传这个民族的报纸,便起身指着照片讲起他们的情况。族长老人一听大陆来的记者对他们的情况那么熟悉,便主动介绍起相关情况。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问题又来了,这位族长老人戴着帽子,还蒙着脸。无法拍摄到“庐山真面目”,岂不是白来了?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列来拉杜像是不经意地跟他聊起这个民族的起源和历史,老人激动起来,夸赞这个年轻人竟然这么有学问。在列来拉杜的提示下,老人特意摘下帽子和面罩,还找来全村老老少少一大群人,每个人都穿上民族服装,让两位大陆来的记者拍摄。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9年,列来拉杜策划实施了“探访远离都市的村落”大型连载专栏,以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等问题为背景,探访一些边远山村少数民族控制人口增长、节制消耗、善待自然,以及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左邻右舍团结互助的传统文化。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与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异曲同工之处。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世同堂八口人》,讲述了贵州省从江县占里村的侗族,他们自古就懂得计划生育、一对夫妇只生两个孩子;《岜沙——密林中的家园》,讲述了一个世世代代懂得植树造林、爱护环境的民族,谁家生孩子、增添人口,就种下一片林地,孩子长大成人、树成材,便砍伐来盖房屋;《百年阿佤山》,讲述的是一步跨千年从原始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佤族……一个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被列来拉杜用镜头一帧帧寻找出来,令人们惊醒与反思。56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先进文化理念,不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吗?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留住手艺: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留住非遗的最后影像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传统文化,先进理念,往往被巧手飞梭的各族女人,一针一线绣到了织锦里,缝到了衣服上;被勇敢勤劳的各族男人,唱进了情歌里,刻在了刀柄上。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的口弦和月琴,鄂伦春族的鱼皮衣服,满族的摇篮曲,维吾尔族享誉世界的民歌……留住手艺,就是在抢救濒临失传的能工巧匠的技艺,就是在留住蕴含在这些民族手工艺品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在传承各民族祖先世代相传的经文、唱词、曲谱,就是在留住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璀璨文化。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7年10月至12月,为配合在昆明召开的2008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列来拉杜策划实施了探秘“藏彝走廊”专题报道。从北京自驾去四川、云南、西藏、青海等地采访,历时50多天,完成了数十篇反映不同民族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人文地理类报道。2009年8月至10月,他走进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完成“探访南岭走廊”系列专题报道。2012年8月至9月,他在西藏翻越十多座海拔5000米的大山,深入藏、回、珞巴、门巴等边疆少数民族村寨,完成十几组反映当地老百姓生产生活情况的专题报道。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业20多年来,列来拉杜坚持用镜头说话,聚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拍摄刊发多个优质专题专栏的图片报道。近千组(幅)有关少数民族、人文地理的摄影作品被国内外报刊杂志和网站转载,几十组(幅)摄影专题在国内外摄影比赛中获奖。2005年,《大凉山彝族民间选美》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年赛文献奖;2012年,《凉山妹子》获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人物奖,《向往》获郎静山国际摄影艺术展金奖。此外,他还出版了《穿在身上的历史——昭觉彝族服饰文化》等多部图书,发表了《多元文化时代的民族题材专题摄影》《民俗生活的影像记录——彝族民俗的影像表现》等论文。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天道酬勤,列来拉杜在20多年的民族影像拍摄中,取得了辉煌成就。除了摄影作品获奖外,他本人还入选首批国家民委领军人才、第五届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新闻出版行业第四批领军人才、2017年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别人看不见的汗水和心血,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60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