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彝人纪事

罗婺彝族文化传播者风采

作者:李绍德 发布时间:2016-05-05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李茂森,男、彝族,初中文化,1957年10年5日出生在武定县白路乡一个彝族小山村,中共党员,从小放过牛,担任过民办教师、小乡乡长、村公所、村委会书记、主任,2005年从事彝族文化研究工作,先后参与禄劝那拥、武定大西邑、寻甸等五场大型彝族祭祖活动,翻译整理出版《彝族毕摩经》十一卷,参与过多种罗婺彝族重大学术活动。在2014年武定县彝文培训班上担任主讲教师,参与组织拍摄《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中的武定彝族婚礼片断。现为武定县彝族学会副秘书长、彝族文化培训部副主任。K1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K1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绍德,男,彝族,高中文化,1958年2月8日出生于云南武定县的一个深山彝寨,从小放过牛,当过生产队会计、民办教师、小乡乡长、书记,村公所主任、书记,村委会书记、主任,曾在两个村委会任过职,两次抽调到乡党委办公室搞外宣工作,连续六届当选为乡人大代表、五届县党代会代表、三届县人大代表、三届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在当代表职务期间大胆履职,提出了许许多多有价值的代表议案、建议、批评意见,大多数被采纳和办理,多次被州、县人大表彰和奖励。30多年的“村官”生涯中,情系农村、心系农民,为农民修路、建桥、引水、架电、盖学校,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深受人们爱戴。1992年开始迷恋写作,先后在《云南日报》、《云南科技报》、《楚雄日报》、《楚雄人大》、《狮子山文艺》和省、州、县、广播电台刊播新闻、通讯、散文、小小说等文章1000余篇,其中15篇获得州以上奖励,《粼粼波光映晚霞》被录入《中华之光》名人录。被楚雄日报誉为“领头雁、土记者”,连续20年被州、县、乡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10年被州评为社会治安先进个人,18次评为乡以上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多年研究彝族文化,参与规模宏大的彝族祭祖活动,收集整理了彝族民歌、古歌、彝族谚语、绕口令等,出版有《罗婺后裔的情怀》、《罗婺故土展新颜》、《情满罗婺》三本个人文集,曾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和省委书记秦光荣的接见并座谈。2015年4月17日应邀到省农大农村干部学院为全省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讲课。2016年3月又高票当选为增益村第六届党总支书记、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一生与世无争、淡泊名利。
 
 
  傅朝文,男,彝族,初中文化,小学高级教师,1953年出生在武定县东坡乡一个彝族山寨。1969年参加工作,1972年开始新闻写作,先后在《云南日报》、《楚雄日报》等23家报刊以及省、州、县广播电台刊播新闻、通讯、散文、小小说等文章800余篇,一些文章还获得州县的奖励,被报社电台誉为“泥脚杆通讯员” 、“土记者”,曾二十七次被州县评为优秀通讯员,多次受到了楚雄日报社,楚雄州广播电台,武定县委、政府,武定县委宣传部,武定县广播电视局的表彰奖励。
2005年8月光荣退休,仍然笔耕不辍,以笔为伍,以纸作伴,宣扬人间真善美,不遗余力为各种新闻媒体撰稿,著有26万多字的个人新闻专辑《罗婺故土的风情》和20余万字、55幅照片的个人文集《罗婺岁月书笺》。
 
 
  杨建学,笔名冰河,男,彝族,1970年4月出生于云南省武定县万德乡马德平村委会上牛多村。当过兵、做过学徒打过工。先后在云南民族大学进修汉语言文学和法学专业。爱好写作,曾在《解放军报》、《战旗报》、《南国诗报》、《楚雄日报》和《狮子山文艺》发表多篇新闻、诗歌、散文、小小说。于1989年3月参加工作,曾在武定县多个边远乡镇工作,深受各民族文化影响,喜欢探究本民族文化,业余时间积极参与武定县彝学会有关罗婺文化搜集整理工作。
K1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