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彝人纪事

寻找最美家庭:彝族夫妻和一双儿女的故事

作者:蔡锦其 发布时间:2014-04-01 原出处:中国妇女报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486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引题:2014年,全国妇联发起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倡导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勤俭节约、邻里互助等美德家庭。2014年2月中旬至5月中旬,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在全国范围展开。本文是来自四川米易县第二小校的彝族教师张春美家庭的相关资料。
 
  “作为两个残疾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家庭生活的困难,才能无愧为人父母。”
 
  ■ 讲述: 四川米易县第二小校教师张春美
  ■ 整理:中国妇女报记者蔡锦其
 
  我叫张春美,丈夫叫邱友明,我们夫妻是四川凉山州米易县第二小学校的一级教师,育有一双儿女。18岁的儿子博史尼撒就读本县中学高一级; 12岁的女儿博史琛嫫就读本县第二小学校五年级。
 
  儿子博史尼撒出生后患视力先天性壹级残疾,我们夫妻抱着孩子跑了许多大小眼科医院求治,均无一点效果。儿子6岁时,女儿出世了,她仍然患与儿子同样的病症;我们夫妻内心的苦真是无处可诉说,只能面对现实默默地承受着命运对我们家庭的不公。
 
  我们夫妻都是共产党员和骨干教师,做好本职工作才会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作为两个残疾孩子的父母,我们应该勇敢地面对家庭生活的困难,才能无愧为人父母。
 
  两个盲眼的孩子从小到大都离不开父母的贴身照顾,儿子6岁时,我们发现他特别喜欢音乐,就攒钱给他买音响器材。白天我们上班时,把儿子独自留在家里,他以音乐为伴;我背着幼小的女儿到教室给学生上课。女儿知道妈妈上课的时间不能吵闹,她寂寞时会用小手拉我辫子玩,用舌头舔舔我的脖颈解闷。儿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时,我们考察了几所特殊学校后,最终决定把孩子留在我们所执教的米易县第二小学特教中心随班就读。我们为孩子们制定了生活与学习的规划:早晨,我和丈夫各自拉一个孩子围着学校操场快走一圈,让他们锻炼身体;一日三餐变着花样给孩子们做营养可口的食物;不失时机地教会他们在生活自理方面的常识和处事方法。比如,儿子小时候只喜欢吃荤菜,给他讲多吃荤会有很多害处,他不仅修正了自己,还学会如何节制自己的能力。我家虽然经济很不宽余,但是,我不能因为孩子看不见就不注重仪表;我尽力把儿女们打扮得整洁漂亮,让他们懂得心灵美与外在美是和谐统一;我们教孩子学会花钱要计划有度,养成孩子们不乱花钱的习惯。孩子的视觉世界是黑暗的,为培养孩子有美好的心灵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我们给孩子们买来《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等有声读物,丰富思想,陶冶情操,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
 
  随着孩子们一天天地长大,让孩子有一技之长,有安身立命的本领,成为我们全家人共同努力的目标。
 
  2005年,我们夫妻有幸找到了马辉老师教孩子们拉手风琴;每个周末我和丈夫各自背一架手风琴,风雨无阻送孩子们到手风琴老师家学习,令人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都很喜欢音乐,他们以练琴为乐趣。每天,我们夫妻陪孩子练三次手风琴;夏季,丈夫给孩子打扇;冬天,我准备热水给孩子暖手。孩子们练手风琴烦了,我们夫妻陪他们做游戏。在老师耐心细致的指点下,兄妹俩的手风琴技艺提高很快。2003年他们参加了全国第八届残疾人艺术会演比赛,兄妹俩一曲重奏《快乐的啰唆》,把彝族人民快乐的精神风采生动地展现在舞台上,并获得赛区一等奖。这对我们夫妻是莫大的鼓舞。
 
  我们夫妻为一双盲眼的儿女营造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教会孩子们不屈服命运的安排,靠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自食其立的强者。我们陪着两个孩子一步一个脚印地拼搏,兄妹俩你追我赶不断进步取得了好成绩。女儿博史琛嫫是学校“三好学生”“四好少年”“行为习惯标兵”并成为2012~2013学年度攀枝花市级“三好学生”。
 
  如今,女儿学琴四年,获国内各种大赛7个奖项;儿子学琴八年,获得国内外大赛13个奖项。让我们夫妻最高兴的是,儿子参加2010年第四届中国与新加坡国际音乐节时,获第四组手风琴开放组和民族组的双冠军。在新加坡维多尼亚大剧院颁奖晚会上,儿子作为唯一的手风琴选手与世界级音乐大师们同台演出取得圆满成功;俄国功勋艺术家夏洛夫给儿子签名的祝词写道:你将是未来手风琴的希望!
 
  当一双身残志不残的儿女学有所成的时候,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家庭不论遇到多大的灾难和不幸,作为父母一定不能放弃自己的孩子,只要用点点滴滴的爱去浇灌孩子心灵,激发孩子对生活的热爱,再不幸的孩子都会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