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山师魂——记彝族优秀教师毕国才
编者按:这是云南巍山县庙街镇营盘小学毕增富(笔名博基)老师发来的一篇稿子,被作者父亲多年来为了彝山彝寨未来所付出的一切深深感动着。文章用词并不华丽,主人公的行动也不算惊天动地,但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毕国才这样扎根彝山彝寨、为教育事业倾尽心血的老师们,让山寨飞出一只只金凤凰,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成为改变山寨落后面貌的主力。向毕国才们致以最最崇高的敬礼!
在彝祖故里巍山,到处传颂着一位扎根高寒贫困彝区30多年搞民族教育、为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带领群众奔小康作出贡献、深受人民群众尊敬和称赞的优秀教师,他就是我的父亲——毕国才。
父亲是一名平凡的共产党员,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他扎根彝家山寨,投身教育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父亲坚持从教育部门和学校的实际出发,改革创新,为培养民族的未来呕心沥血。
父亲三十多年来一直奋斗在他所钟爱的教育战线上,他不仅教给学生文化知识,还带领学生勤工俭学改善办学条件,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实事,还把改变山乡落后面貌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情洒校园
草场村座落在巍山县庙街镇东部山区,是一个彝族聚居的特困山村,全村共101户403人。过去是一个“村穷人心散,姑娘留不住,光棍一大片,长期吃照顾”的穷山村。
初中毕业并被乡亲们称为山寨第一个“秀才”的父亲,看到眼前的一切,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驱使暗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彝家的孩子读书学习科学文化,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去改变彝寨贫穷落后的面貌。
山寨中央有一间废弃的原是生产队关牛的厩房,但在父亲眼里,这里却是建立新校舍最理想的场地。于是,他一家家、一户户地走访,用道理说服村干部和广大村民教育的重要性,而饱受没有文化导致生产生活落后的乡亲们也正想着发展本村教育,于是父亲的想法与乡亲们一拍即合。
1981年,父亲的建校计划开始了。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建设校上,他家里准备盖房子的木料、砖瓦、石灰全部献出来。整天忙碌在学校里,没有寒暑假,填泥土、抬石头。学校请来的工匠吃住在他家,他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支付工匠的工时费。做桌凳时,木料不够,他把家里多年前为老人准备下的做寿木的大头板抬了出来,锯开做桌凳。
父亲的行动感动了乡亲们,群众把牛羊赶下山卖了,把家里讨媳妇的钱捐了,把吃的粮食献了出来,把准备盖新房子的木头也抬了出来,掀起了集资投劳建校的热潮。他和乡亲们以满腔热情的劳动,奏响了教育兴山的乐章。
30多万公斤的沙子从8公里外的地方,经过崎岖的山路人背马驮运上了东山。1400多立方为的石块从5公里远的山箐一块一块地抬上了山。建起长90多米,高8米的石挡墙。父亲不仅组织大家劳动建校,在投劳中,我家多出义务工200多个,沙子多背800公斤,石头多背5000多公斤。
为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建一所一流的山区小学,2001年父亲费尽心思,跑州上省到处求援争取资金建学校。现已建盖起一幢330平方米,总投资为38万元的综合性三层钢混结构教学大楼,让彝山孩子接受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包括德育室、电教室、标准教室、广播室、会议室、接待室、沐浴室、电脑网络室,还有有标准的运动场、水冲式自动厕所以及厨房、餐厅等,成为巍山一流的花园式山区小学分校。
父亲爱学生就像爱子女,爱学校超过了自己家。为了使每一个适龄儿童都能受到应有的教育,他将自己的一份份爱心播洒在山里的孩子们身上。
学生阿仕荣因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父亲把阿仕荣接到他自己家里吃住,为他买衣、交学费,长达四年。毕增任是哑吧,毕老师动员她来上学,让她坐在头排,比划着教她,费尽心血,帮助她顺利读完了小学四年级,成绩良好,字写得工整、清秀。毕智文患了急病,生命垂危,是毕老师背着她连夜送到20多公里的县医院抢救,并为他付了医药费。毕国泉1997年考上了云南工业大学,家里无法凑足钱供孩子上大学,又是毕老师东奔西走找亲戚朋友,为他捐到4000多元钱,送他到昆明上大学,钱用完了,他给毕老师打电话,毕老师又千方百计找钱给他汇去,让他安心上大学,毕国泉刻苦学习,成绩优秀,大学毕业,取得了学士学位,国家招考公务员,录在州土地局工作。
一件件、一桩桩,举不胜举。在毕老师的心目中,山里的孩子,是他事业的基础,是大山的希望和未来。为了使山里的孩子全面发展,父亲还要想办法把文化知识传授给他们。
山里的彝家孩子,入学时就遇上了语言关,连汉语都听不懂,更不能说。父亲采取双语教学,上课时先用彝语讲课文内容,再用汉语表达,让孩子们慢慢掌握汉字,逐步做到了对课文知其理,明其意。随着年级升高,汉语水平不断提高,真正学到了知识,30多个春秋,父亲从事的是一师一校,1-4年级的复式教学。
十多门课程,学校的一切工作,都由他一人承担。父亲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让高年级的学生带动和帮助低年级学生,充当他的小助教、学生的小先生的带动法等。来提高复式教学质量。
几年来,草场小学在县、乡统考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优秀率都达到了100%,全州复式班教学统考每科成绩都为全县榜首。
父亲不但办好小学,又把目光转向了山里错失读书机会的青年人。1989年,父亲办起了扫盲班,组织全村青年上夜校,根据本村实际,采用便利、实用的方法,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扫盲方针,结合山区农村夜校的实际,农闲季节多学,集中学,农忙季节少学,到田间地头,入户教学,个别指导。当时,草场村还没通电,他买来汽灯,教授识字、读书、计算能力;传授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
经过不懈努力,全村49名青壮年全部脱掉了文盲帽子。通过文化教育、科技学习,山里的村民们视野开阔了,观念转变了,懂得了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改变了过去刀耕火种,不相信科学,不相信化肥、农药,不相信新品种、新科技的理观念。
免费教育
彝家山村办学难,难就难在一个“穷”字上。多年的实践证明,靠节衣缩食,靠自己一个人对困难学生的“输血”是有限的,必须搞“造血”工程,进行勤工俭学,发展经济才能促进教育的发展。
从1987年开始,父亲就探寻着改善办学条件的路子,他和村委会商量,提出了将山寨后面的荒山划给学校作为勤工俭学的基地,从此,用劳动课及课余时间,父亲带领一批又一批学生在荒山上种下了林木,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和精心培育,如今学校有华山松350亩,云南松50亩,兰桉树150亩,核桃树60亩。有的已成材,每年给学校创收数千元。学校资金短缺问题得到了解决,学生在劳动中学到了植树造林的一技之长。
勤工俭学大造林木,使山里改变了过去只砍树,不种树,树砍光了挖树根的旧习惯,激发了村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如今草场村周围的荒山又披上了绿装。
勤工俭学植树造林的成就,使父亲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但他并不满足,又在寻找、探索新的路子。
草场村以前粮食加工要到山外,人背马驮来回要走20多公里。办个粮食和饲料加工厂,既方便群众,又充分利用农作物原料,加工饲料,发展畜牧业。乡亲们认为这个加工厂由我家来办最适合了,但父亲想的还是教育,放弃自家办加工厂的有利条件,决定由学校来办。
为解决资金困难,父亲向银行代款还不够,又将省里奖给他的“民族教育特别奖”1000元和家里准备好的价值500多元的木料捐给了学校盖加工厂。
投资2.5万元的加工厂终于办起来了,山区群众和学校双双受益,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碾米、磨面、粉碎饲料,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了出来,学校勤工俭学收入也增加了,每年可创收5000多元。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英文版报道了父亲的事迹,感动了洋人,外国客人多次到草场小学考察。2002年草场小学与英国救助儿童会合作,引进外资15万元,还办了黑山羊养殖场因市场牛价下跌,牛全部出卖,暂时停办。办养殖场经济效益虽不尽人意,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以厂养校,1993年9月,草场小学对适龄儿童实现了免费教育,学生的书费、杂费、作业本、笔墨用具等由学校统一购买发给学生。困难户的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历史,在草场村彻底结束了。
草场小学用勤工俭学的一部分资金奖给考取省、州、县的大学、中专、高中、初中重点班的学生。
心系彝家
父亲作为教师,他通过学习,进一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明确努力学习提高的方向,感受到时代和社会赋予的重任。在更高层次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开拓思路,努力推动科学发展观。他是共产党员,被选为大理州九届人大代表,是省九届人大代表,他没有忘记共产党员的宗旨、人大代表的神圣职责,无时不把心系在彝家乡亲们的身上和山区的建设上。他努力争先创优,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好事。
父亲全身心投入党的教育事业,以自己的行动,大公无私的品质和情操赢得了群众的心,感动了山里人,同样他又深深地受到山里人的爱戴和拥护。
他是山寨里不是村长的村长,每逢什么大事,乡亲们都要请他商量,哪家有纠纷、闹矛盾也要请他来调解……..他宽厚为人,仁慈博爱,急人之难。十八年来,把无依无靠的残病人五保户赵小贵接到家中抚养,待之如亲人。1986年、州、县两级政府给他送来了“孝敬老人好儿女金榜奖”的奖状。他把改变山乡的落后面貌作为自己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
到了90年代,山里不通电,还处在松明子照明的时代。为了早日实现山里通电的愿望,父亲家带头交集资款,一些困难户一时筹不到款,父亲为他们四处奔走,多方交涉,为困难户担保,从银行、信用社和亲友借贷资金进行集资。经过努力,全村集了43000元。当工程进展到中期,资金用完了,父亲除向银行请求贷款外,回到家和母亲商量,把家里的两头猪卖了,再挤上部分工资,凑足了1300元,捐给了村里架电工程。1992年3月6日,7.3公里的高低压线路架通了。家家户户迎来了金光闪闪的“夜明珠”,祖祖辈辈点松明火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与此同时,父亲请求各级广电部门支持,在学校建起了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995年5月又建起了有线电视网站,成为全省“村村通”广播电视样板工程。现在寨子里有79台电视机,能收看十多套节目。电视一下缩短了深山与外界的距离,改善了山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开拓了视野,增加了信息。
通讯在高寒山区是一大困难,有什么大事、小事得下山上山几个小时,既耽误时间又费力。父亲又想尽办法筹集资金,在县、乡电信部门的支持下,于1997年6月开通了投资2.57万元的程控电话,方便了学校和群众的生产生活。草场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
草场小学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吸引了英、德等国及省内外众多的山外来客。公路不通,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严重制约着山区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把公路修进山寨势在必行。
1998年,父亲组织发动群众用集资投劳的办法修建乡村公路。乡亲们集资又成为最大困难,为了带动班干部群众集资,父亲把获得“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的2000元奖金捐给了修路工程,不但第一户带头交了全家的集资款,父亲又四处奔走,再一次为困难户担保借贷资金。施工开始了。父亲全身心扑在公路建设中,协调解决土地、沟渠、水塘和树木一个个难题。起早贪黑,废寝忘食。一次,由于劳累过度,昏倒在山坡上,当被村干部背回家时,已凌晨一点多钟。
经过全村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和各级政府的支持,1998年11月,全长7.8公里,总投资26.4万元的山区公路竣工通车了。 通过努力2005年路修成弹石路,被群众亲切地称为“幸福路”。现在村里有了汽车、摩托车,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缩短了城区、坝区与山区的距离。
草场村山场宽广,土地肥沃,但缺水严重。从山脚到村子的山路上没有一处出水的地方,群众生活用水,要到1公里外的河里人背马驮。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00年,父亲向上级争取资金,组织干部群众投工投劳解决人畜饮水、山地浇灌用水困难。当年4月初,投资10.5万元的自来水工程竣工通水,家家户户喝上了甘甜的自来水。
悠悠耕耘路,深深红烛情。30多年的春蚕之路,他孜孜以求,不倦耕耘,春华秋实。多年来,草场山寨的彝家儿女,在父亲的呕心沥血下,如今,草场村有初中毕业的有106人,高中毕业的有12人,中专8人,大学生8人。有的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教师,有的成为县、乡科技人员,有的参军入伍,有的选为村社干部,有的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的新型农民。
如今,山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电、路、程控电话、有线电视、电脑联网,做到了“六通”。山里人的素质普遍提高,全村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人们生活大改善,基本解决了温饱,一部分人家走上了科学致富的道路。山里人的素质普遍提高,全村的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人们生活大改善,基本解决了温饱,一部分人家走上了科学致富的道路。每年都有十多户建起了新瓦房。草场村被州县两级列为“十星级文明户”的示范点。
这些年,父亲流过泪、留过血和汗水,受尽不少磨难。尽管如此,他始终“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人生选择。毕老师扎根彝家山寨,投身教育事业,为民族素质的提高,民族经济的振兴作出了贡献,党和政府给予他很高的荣誉,多次受到表彰和奖励。
父亲的辛劳和付出,不仅赢得了家乡人民的信任,各级党委、政府也给了他很高的荣誉。
他是巍山县第二届至第五届政协委员、省州第九届人大代表、省州县党代表。曾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美国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陈香梅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被评为州、县“先进教育工作者”、省级“优秀教师”、省首届“民族教育特别奖”一等奖、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科技兴乡贡献奖”,等 50多项受到国务院、教育部、省州县镇的奖励和表彰。1996年出席“全国十杰”教师表彰大会,受到了江泽民主席的亲切接见,2005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
父亲曾被邀请参加全省优秀教师巡回报告团,曾被中共大理州委邀请作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报告。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到新闻单位记者亲临草场小学采访。国家、省、州、县的报刊、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多次作为报道,省州部门为他录制了四部专题片,特别是中央电视台一、二套节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光明日报、半月谈、中国日英文版、新华每日电讯的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反响。他的先进事迹曾在国家、省、州、县的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上多次作过报道,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这么多的荣誉面前,父亲有自己的认识,他说:“那是属于过去,我虽然为家乡办了点事,那是一个共产党员、人大代表应该做的,成绩属于人民,属于那些关心我们山区教育事业的人”。父亲不居功自傲,他只是默默地奉献,入党就意味着奉献,他说:“亏了我一家,幸福全村人,亏了我一个,为了下一代!”他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并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传播着文明的火种,他把满腔热血无私地洒向彝山深处,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彝山的幼苗。
作为一名优秀党员,父亲就是这样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教书育人这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认真负责地履行了一名党员和教师的神圣责任。他深深热爱着党的教育事业,热爱着山区人民,热爱着那充满求知的山寨孩子们。现今两鬓斑白的父亲,一直战斗在彝家山村,更以高尚的师德、敬业的精神、无私的奉献、一流的业绩,继续谱写着一曲曲壮丽歌曲。
2011年3月
作者通联:云南巍山县庙街镇营盘小学 毕增富(笔名博基) 邮编:672403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刘伯承和政治委员
- 2 大凉山飞出的彝族兵
- 3 彝族姑娘:姚林辉
- 4 上海大剧院为彝族金嗓子杨学进首开...
- 5 营造
- 6 忆李力
- 7 “月琴之王”阿署竹林的艺术人生
- 8 难忘阿细跤王龙文才
- 9 某色尼古――大凉山彝族口弦名匠
- 10 万选蓉:做聋儿永远的“漂亮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