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人物 Yi People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 > 彝人纪事

大凉山深处,一个彝人把50年时光铺成了家门口的铁路!

作者:​吉史巫芝 发布时间:2020-02-28 原出处:凉山广播电视报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tkelu.jpg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赵天志和他的妻子 毛陆秀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冬季,暖阳普照在大凉山腹地。走过了漫水湾,我们一行人来到冕宁县铁厂乡孙水村4组,车子刚行驶进村子,就在村口遇到赵天志出早工回来,这个有着瘦小身子板,手上戴着“铁路护路工人”袖章的人,便是我们闻名赶来要采访的人。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村里人眼里,他是一个怪人,“傻乎乎的”,因为很多人的记忆里,他不求回报的守护铁路,为这段通过自己家门口的成昆铁路奉献了自己的大部分人生,而他,却不是人们所说的“公家人”。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而在过去特定的年代里,曾涌现出了具有其时代的精神引领,继而出现了许多“跟风”的人物。1963年1月7日,毛主席亲笔题词:“向雷锋学习”。由此掀起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向雷锋学习的热潮,那时候赵天志在冕宁县民族小学求学,学校经常举办的校园卫生活动、歌咏比赛、看连环画等活动,让雷锋精神深入到了赵天志的骨髓,他将其精神牢记心中,在往后的岁月里砥砺践行。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0年7月1日,头顶大红绸的火车第一次沿着新建成的成昆铁路开进了大凉山,年仅17岁的赵天志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大动脉终于修通了,以后我们每个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晴一样爱护这条铁路!” 冕宁县铁厂公社(后改为铁厂乡)领导的叮嘱像隆重的通车典礼一样从此镌刻在了赵天志的脑海里。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在离家最近的这段铁路两边,年轻的赵天志开始了自己的义务护路行动,从70年成昆铁路通火车到现在已有50年了。从最初捡零落的道渣,到斩除杂草,再到背沙、流沙,只要对铁路有利的他都不会含糊。他这一生还救过7人,有的是在铁路上,有的是在水中,在今年,他还冒着危险掩埋了50多头因非洲猪瘟暴毙的死猪。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elu.jpg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 义无反顾,疏通铁路上的泥石流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绵长的成昆铁路修通后,赵天志的生活节奏就围绕着哐哐哐的铁轨声转,没有停止过,在守护铁路的生涯里,他不知遇到过多少危急时刻,但最后都被他化险为夷。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1年雨季,铁厂乡孙水村7组背后的铁路,被暴雨冲刷的大量泥沙堵塞住,关乎火车运行安全。西昌工务段人手不够,拟将清理工程承包给别人。赵天志听说后二话不说,不要一分钱报酬, 花了3个多小时,一个人将淤泥清理干净。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铁路上专门有工务段,还有巡道工,他去操这份心,不是傻子,就是疯子。”有村民开始对赵天志的举动投来异样的目光和非议,可“认死理”的赵天志却充耳不闻,继续清除铁道旁的杂草,劝阻在铁路上玩耍嬉戏的儿童,阻止砍伐铁路边树木的不法行为,将散落路基的道砟捡拾后放在枕木旁等。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世纪80年代,部分路段一到雨季就泥沙增多淤积涵洞排水沟,威胁到了铁路的畅通安全。赵天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从家里拿来铁铲和自己编织的竹背篼,一个人独自在风雨里、骄阳下,一铲一铲地除,一篓一篓地背,直到涵洞畅通、边沟干净和铁道安全为止。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来据不完全统计,50年来,光是团结村的隧道的涵洞,他清除的泥沙次数不少于100多场。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elu3.jpg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 孤军作战,守护铁路运输车上的物资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上世纪90年代,成昆线作为西南地区的经济大动脉,出现了货车运输时的物资不时被盗的现象。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7年,他毅然参加了当地乡政府组织的护路队。他个人参与收缴上交的铁路物资达20多类,价值10多万元,他自已却从不占有一分钱的物资。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真正有想法、有境界的人,总是与众不同,许多时候是不被理解的。赵天志为阻止不发分子抢夺铁路物资,他挨过不少辱骂;最为严重的是在和车匪路霸斗智斗勇中 ,被打掉了几颗牙齿。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妻子担心他的生命安全,劝他不要再坚持了,可他却不以为然地说:“既然选择了就要干到底!”忍辱负重,只因信念在心底,国家的财产不容许任何个人侵犯,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算是冒着生命危险,赵天志也在所不辞。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 巡路途中,及时排除铁路险情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些险情,不是没有发生,而是在即将发生的时候,有人帮我们化解了而已。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4年夏季的一天,赵天志在巡路中发现盐井沟铁路侧方有大量塌方。他火速将险情上报西昌工务段,并积极参与抢险除淤。由于抢修及时,维护了火车的安全运行。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5年,赵天志在巡路中发现有儿童在铁路旁玩耍,将石块堆放于新铁村的火车轨道交叉处,此类举动的结果是,可以让火车随时有倾覆的危险,赵天志迅发现后,火速地冲上去,拔掉所有的石块,排除危险后的几分钟,一列火车呼啸而过……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0年来,赵天志义务排除险情和安全隐患数不胜数,疏浚清除的泥沙也多达1万多立方米。50年里他几乎每天都出工巡逻行走在家门口三公里范围内的铁路沿线,风雨无阻。如果以每2天来回巡逻15里长的成昆铁路铁厂段次计算,他巡逻的路程至少有108000里,相当于一个人长征了5.475次。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elu4.jpg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 相濡以沫,半生的风雨与爱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赵天志向我们回忆他的这一生历程,追求无私奉献和简单生活是他自己最大的快乐。爱路如家的他,同样深情地爱着他的妻子。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8年,赵天志和毛陆秀结婚,婚后两人一直没有孩子。1981年一场疾病给妻子留下了终身残疾,从此她只能靠着木棍一拐一瘸的走动。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周围的人多次向赵天志提议再婚,他拒绝一切好意的劝告。一边照顾妻子,一边看铁路,还要承担公社里的任务,尽管生活已是如此艰难,赵天志只认“结发夫妻,至死呵护”、“向雷锋学习”、“铁路是我家”这些理,遵从内心,无问西东。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妻子毛陆秀还记得家里的农具时常被丈夫拿出去用,拿出去后就再也别指望会回来,那些农具直到用烂,被丢弃在外;有次丈夫出去看铁路,她带病卧床,丈夫去了诸多时候依然未归,妻子挨饿到哭泣;也有次丈夫偷偷把家里的一坛米,拿去卖了请工人、买水泥、买工具来维护铁路、在山口筑坝防泥石流,直到妻子打开米坛才发现米没了;担心妻子的身体,害怕妻子生气,赵天志习惯把买来的水泥放在邻居家,不敢拿回家。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但毛陆秀无怨无悔,丈夫一直温柔待她,就算无儿无女,两人的生活也足够和谐;得夫如此,妇复何求?现在毛陆秀对丈夫的工作已是非常支持和理解,家里砸锅卖铁也要向做好事倾斜,平日里二人靠侄子侄女的养济过日子。岁月的沉淀和磨合,已让这对夫妻对生活只有简单的盼望和守望,而铁路就是他们的爱子,爱路如家是他们毕生达成的梦。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0年来的风雨兼程,50年来的执着守望,赵天志,不要一分钱报酬,义务爱路护路几十年的传奇现在成为了乡里乡亲之间的美谈。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ielu5.jpg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报酬”是有的,就是一张张凝聚着尊重和肯定的奖状。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4年被西昌铁路分局西昌工务段评为“爱路如家”先进人物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4年被凉山州政府评为“州级文明标兵”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5年被州、县政府授予“爱路护路先进个人”和”铁路治安整顿先进个人”称号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6年被孙水9组全体人民授予“为人民无私奉献”的锦旗,2006年被冕宁县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2年被省委、县委评为“四川省雷锋式优秀志愿者”和“全县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称号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有的荣誉于他是鸿毛柳絮,他把所有证书与奖状收之箱里。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任凭岁月风化,尘埃掩埋,他始终保持自己内心的雪亮,坚持为公、为国、为民和为家做个有用的人。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凉山深处,67岁的他,把其中50年的时光铺成了铁路的一部分,未来,也将是。mdb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