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安恩溥(四)
四、结语
安恩溥出生于一个少数民族的封建地主家庭,他的一生跨越了晚清、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三个阶段,从投身反袁到建设家乡,从抗日救国到走向人民,无不反应了他追求进步,身处大变动时代而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优秀品质。这当中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他坚定不移的爱国爱民思想。早年,由于家庭出身的影响,安恩溥受到封建道德和伦理的教育。辛亥革命后,他就读于昭通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受到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极大影响,因之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破坏共和时慨然投笔从戎。军队生活又使他受到“军国民思想”的教育,“于是由狭隘的‘忠君爱国’观念发展成为‘富国强兵’的思想”。这是他一生中思想的第一次较大转变。后来,在驻防昭通期间,他将这种“富国强兵”的思想付诸实践,为昭通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而这种建设祖国的思想又是近代爱国主义思潮的内容之一。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厂,全国各地掀起了抵抗侵略的热潮,中共云南省“工委”在昆明、昭通等城镇和农村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亡运动。激发了云南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猖狂进攻,安恩溥的思想发生了第二次较大转变,他突破了云南彝族统治集团“小朝廷”的狭隘民族主义和地方主义的限制,为了国家和全民族的利益,毅然以抗日救国为己任,率滇军健儿追随卢汉,亲赴抗日前线,与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成为中华民族的先进分子。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意孤行地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遭到全国各阶层人民的反对。安恩溥感于人民生活困难,加之抗战时期对中国共产党有所认识,聆听过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讲话,因而对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不以为然。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军的节节胜利,安恩溥对国民党蒋介石已经完全失望,他的思想发生了第三次重大转变。为挽救云南,挽救云南人民,他响应中国共产党关于“和平起义”的号召,毅然回滇敦促卢汉举行起义以迎接云南解放。这期间,安恩溥为昆明起义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同时与中国民主同盟的成员合作,谈形势,谈理沦,认为“没有中间路线,只有跟着共产党”。他还组织人在共产党员吴少默的辅导下学习毛泽东的著作,“于每星期三、六夜间十点钟领导卢汉、龙泽汇我们在卢汉家里学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理论”,加深了对共产党政策的认识,完成了一个旧式军人投向人民的最后转变。
在中国近代史上,安恩溥并不是叱咤风云、名扬全国的英雄人物。他一生谨慎,为彝族统治集团的利益而追随龙云、卢汉,做过一些不利于人民的事,这是他的经历和时代所决定的。但他趋于进取,能顺应历史潮流,勇于抵抗外国侵略,富有爱国主义思想,注意为国为民办实事,是彝族统治集团中能够洁身自好的一员,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他对历史的贡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