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贤:深切缅怀凉山彝族文化的开拓者领头人——巴莫尔哈
巴莫尔哈同志籍贯越西县,是党在凉山培养的第一批彝族优秀干部。上世纪50年代参加革命,51年入团,52年入党。先后在西南团校、中央民院学习。历任原西康省青联会执委、凉山州人事处副处长、甘洛县副县长、州团委副书记兼州青联会主席、省青联会副主席、州文化局副局长兼州文工团党支部书记、团长;州农机局长、党组书记。在州文工团期间率该团赴北京演出获得过二等奖。
巴莫尔哈于1981年当选为西昌市市长、市委书记;1986年任凉山州副州长,1991年任州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1996年退休。
1981年3月,西昌市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巴莫尔哈当选为第一届西昌市长,图为西昌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与会代表合影。巴莫尔哈(前排左十)、郭明道(市委书记,左十一)
在那艰苦的岁月,四十多年工作中,无论什么地方、任什么工作,巴莫尔哈都刻苦学习,胸怀大志,廉洁奉公,意志坚定,为人正直,团结同志,认真工作,勇于担当,深受干部群众的爱戴和好评。曾十多次被省级机关和凉山州委、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荣誉奖。并编入《中国专家大辞典》、《彝族人物录》。在他主持西昌市党、政工作期间,怀着雄心壮志、高瞻远瞩,当时党委和政府的决定是:“要把西昌市建设成为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文明整洁、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城市”这一宏伟目标。于是就积极开拓进取,加大改变凉山首府西昌市容面貌,给全州树立新榜样,做出新贡献,规划了西昌市的建设发展蓝图。
1984年4月,西昌市委第一次党代会期间,巴莫尔哈(左五)与代表们交谈
一是规划兴修城南大道。开始征用农民部份土地,修好了三公里多的宽阔路基。那时在封闭的环境,有人说浪费了耕地,而后来为航天大道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成了西昌市现代化的主要街道。
二是塑立“彝海结盟”纪念碑。巴莫尔哈高瞻远瞩,深思熟虑,要为纪念中国红军长征,在最艰难时刻,顺利过凉山的伟大胜利。将“彝海结盟”的伟大历史贡献,上升为艺术文化,决定在西昌市中心区,必须用花岗石建造一座大型雄伟的刘伯承将军与果基小叶丹彝族爱国首领的雕像,表达凉山各族人民对“彝海结盟”的崇敬。大力宣讲“彝海结盟”的伟大功勋,在政治军事上的伟大历史意义,永远作为广大群众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不幸的是西昌市委和政府正在搜集材料、研究报告和碑的模型时,在州、市机关和社会少数不明真像的人,受极左路线思潮的影响下,联名写报告向省委、中央反映说:“小叶丹护送红军以后,有变节行为,抗捐军失利,他有责任,叛徒奴隶主阶级”等罪名。这一雄伟、庄严、意义重大的主要工程,突然遭到了严重打击,破坏阻碍,只好暂停了下来。在这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怎么办?谁来承担责任呢?巴莫书记思想丝毫没有动摇、退让,为了实现他的夙愿,坚持真理,主张正义。坚持了党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主动承担了责任。走访了当地知情的领导瓦扎木基老州长,又组织调查组到冕宁县城亲临多次调查,找到了原有参加过抗捐军的人,深入细致、认真了解、弄清了情况事实的真像。市委写出正式报告,结果才纠正了那些不切实际的谣言和错误认识,统一了市委和政府领导的思想认识,同意批准上报州委及州委宣传部。事后他几次赴成都、北京亲临四川省委宣传部和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政治部送报告,办理审批手续。然后托人找到胡耀邦总书记原秘书李德高同志,才带他去了总书记家客厅里汇报了具体情况,请总书记写题词。以后亲笔书写了“彝海结盟纪念碑,胡耀邦,1985年8月。”由四川省委宣传部将题词和批复转发到西昌市委,圆满完成了这件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任务,体现了他坚定信念,认真负责的态度,克服各种困难和阻碍,积极努力工作分不开的。
参加彝海结盟纪念碑落成典礼的省、州、市领导。前排左三:巴莫尔哈(中共西昌市委书记兼武装部第一政委);左四:果基尼坡(果基小叶丹之弟、州政协副主席);左五:李德高(省教委民族处处长、曾任胡耀邦的秘书);左六:郑学奇(原四川省军区副政委、少将);前排右三:祝明镜(市长)
1986年1月1日,西昌市委、市政府隆重举行了“彝海结盟”塑像落成庆典大会,出席大会的有省、州党政军领导。四川省军区副政委郑学奇和中共凉山州委书记施嘉明为揭幕式剪彩;市长祝明镜同志主持揭幕典礼;市委副书记涂仁达同志宣读了国家民委贺电和州委、州政府贺信。中共西昌市委书记巴莫尔哈同志和省军区副政委郑学奇、凉山军分区政委石大祥大会上作了重要讲话(略)。纪念大会游行队伍晚上举行了火把狂欢夜。历经两年多努力,完成了这一重大而光荣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凉山彝族自治州和西昌市国内外的知名度。
“彝海结盟”纪念碑的塑立标志着凉山人民的光荣,是民族团结的光辉典范,永垂不朽的丰碑。
2011年,党庆活动时,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九十周年,时任州彝学会会长巴莫尔哈同志思想早有准备,在中山友谊园召开了有名誉会长、顾问和在昌的全体理事参加的座谈会。亲自撰写了《历史丰碑“彝海结盟”纪念碑》特刊,精装本发行。详细介绍了刘伯承将军与小叶丹爱国彝族上层俩人简历,进一步序述了“彝海结盟”的伟大意义及其经过、雕塑的详情。并将他本人长期保存好的珍贵照片二十余幅,发表在“特刊”上。其中有凉山州委领导的剪彩,市委书记巴莫尔哈和省军区副政委、州军分区政委三位领导人的讲话;主席团就座的领导;刘伯承元帅儿子刘太行将军和夫人与参会领导的集体合影。
1986年巴莫尔哈被任命为凉山州政府任副州长,分管文教卫生、广播旅游、体育外事工作,他勤勤恳恳,努力开创新的局面。并直接策划、负责担任自己主管的工作,几年间他领导新修了凉山宾馆、凉山广播电视中心、凉山体育馆、凉山图书馆,同时兴建凉山民族中学等重大工程。这些建筑中的工程,在他具体领导下,基本上体现了凉山彝族历史建筑风格,牛头架三色文化。这里还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他提议要修建凉山民族中学校问题,方案制作好后进行集体审核时,个别领导不赞成,提出说:“各县都已经有民族中学了,我们州上还要花钱再重修一个民中来干啥子?”经两次讨论尚未通过新修州民中校方案。这时他胸怀远大,思想坚定,敢于斗争的精神,心里上总是放心不下,再第三次讨论时,经过思想的激烈斗争,他直向在座的州领导们说:“你们不愿修州民中,不出钱,不同意就算了,等我去找老板出钱来修好吧!”这翻话语气重,也有道理,再温让研究,最后同意修建州民中的方案,这才有了今天的凉山民族中学校。他工作自信、作风踏实,不怕阻挠,敢于斗争胜利精神,值得向他点赞啊!现该校已为凉山培养了上万计人才,一些优秀学子考上大学,去州外省外读书深造,这事多么的令人敬佩呀!
1988年12月23日,凉山州民族中学举行奠基仪式上的奠基培土。左起巴莫尔哈、胡乔木、施嘉明
令人敬佩的是,巴莫尔哈还培养了三个优秀女儿,人称巴莫姊妹花。她们是巴莫阿依、巴莫曲布嫫和巴莫乌莎嫫。大女儿巴莫阿依和二女儿巴莫曲布嫫曾双双在美国哈佛大学深造学习。巴莫阿依曾任中央民族大学干部学院党委书记,现已退休;巴莫曲布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二级研究员,2022年当选全国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小女儿巴莫乌莎嫫,1991年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专业毕业,在四川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分驻凉山记者站任主任记者,现任凉山州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她们三姊妹在学术上都是巴莫会长的助手,在京的两个女儿曾时常给学会寄来她们的研究论文交流分享,还在州彝学会进行过两次专题学术讲座。
在巴莫尔哈的提议和支持下,巴莫三姊妹成立“巴莫姊妹彝学小组”,开展对彝族文化的调研整理和研究。值得称赞的是巴莫尔哈的夫人刘玉兰同志,原西昌市旅游局长,已退休。她是一位善良、智慧、能干的蒙古族女性,积极帮助培养、鼓励支持孩子们从事彝族文化的调查研究工作。巴莫姊妹彝学小组自成立以来,搜集到大量彝族民间文化第一手资料,为研究课题奠定了良好基础,成果不少,出版发行了学术著作《鹰灵与诗魂》、《神图与鬼板》、《彝族祖灵信仰研究》、《彝人的信仰世界》、《彝族文化史》、《彝族风俗志》等等;出版发行了《彝族民间音乐经典》;北京中华民族园里的“彝寨”,也是由巴莫姊妹彝学小组设计的。他还支持女儿们将凉山彝族服饰、传统工艺品、传统建筑物、彝族毕摩法器经书等带去美国华盛顿大学博克历史文化博物馆展览了数月,传播中国彝族文化。
1991年11月,父亲尔哈与两个女儿讨论彝学问题
1998年退休后,德高望重巴莫尔哈同志当选为凉山州彝学学会会长。他发挥了人生的余热,高度重视彝学会工作,热爱彝学的学术研究,曾连选连任会长四届,在彝学研究领域坚守了十四年,做出了许多贡献。作者深感有幸在巴莫尔哈老领导下共事,担任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搞日常业务,为学会工作服务。我曾想有这样的好领导,思想自然安定,工作有劲,不但增长了我的知识,还结识了许多新老朋友和同志。十四年相处一起工作,坦率直爽,本族老同志,相互无话不说,对他有了较多的认识体会,他廉洁奉公,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处事果断,敢于担当,组织协调经验丰富,善于关爱团结同志。本会全体会员、理事无不对他印象深刻,一致好评。
凉山州彝学会是民间性学术团体,是凉山彝学研究的平台,对外宣传的窗口,联系群众的纽带。会员来至四面八方,多数是州、县单位退休彝族老同志,要搞好学会工作,担子任务仍是繁重而要求高的,不仅要具备学术方面知识,丰富的经验,还需要组织能力,善于团结同志,品德高尚,热爱彝学,缺一不可。除此之外,活动经费还得自己去筹集。
凉山州彝学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成功选举第五届理事会,巴莫尔哈再次当选,连任第五届理事会会长。
巴莫尔哈会长非常重视学会自身建设,新成立了中共凉山州彝学会党支部,严格按照学会《章程》执行。分工明确,制度健全,每年召开理事会、代表大会,年终做到了工作有总结报告和任务安排,使会员们时刻了解本会活动情况。每逢赴外考察有专题报告,前后参加出席过川、滇、黔、桂(三省一区)及北京多次学术交流或联谊会,他都先出安民告示,强调条件和纪律。去的人必须自带论文出席,回来要写出个人心得体会。会议活动情况怎样?每次交流都在本会刊物上发表,让全体会员知道,不能空去空回,这是他的一贯主张。因此,每次赴外活动都有文章汇报、会刊上发表。
巴莫尔哈会长总是积极带头写稿,几乎每期学刊都能见到他的论文。其中一篇《论中国彝学的学科建设》2003年被州委社科联评为“凉山社会科学研究”二等奖。由因他的多年工作表现贡献突出,在西南地区凉山对彝学研究方面成效是好的,占有一定地位。他被四川省、凉山州社科组织授予社会科学研究先进工作者奖。还被云南省楚雄州聘请为该州彝学历史文化研究院任顾问。我会五次被评为省、州先进集体单位。
由凉山州彝学学会承办的“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于2000年11月23—26日在西昌召开。图为大会主席台。
2000年冬,在凉山宾馆、州彝学学会成功承办了“第五届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国际会议”,到会二十多个国家及国内各少数民族共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历时四天,收获很大,学会办的有声有色。
巴莫尔哈任会长期间,《凉山彝学》共出版学刊二十九期,近900余篇各类文章。经编委会多次认真筛选,共102篇有代表性、学术性、可读性的优秀论文,分为两期正式在《四川彝学研究》丛书上出版向社会公开发行。
巴莫尔哈参与主编的《彝族千家姓》和他亲自用三年时间搜集、整理而成并主编的西南地区《彝族毕摩人物志》两本中国彝族珍藏历史书籍,公开发行,受到四省彝族同胞广泛欢迎。
2014年至2016年,巴莫尔哈主持《彝族毕摩人物志》编纂工作,图为部分编委会成员合影。
持续很多年的凉山火把节,巴莫尔哈都受邀参加组委会选美活动工作,亲临指导,做好选美工作。
多年在一起工作,我感到巴莫尔哈会长是一位无微不致、和蔼可亲的领导,他十分关心身边共事的同志。遇到会员来学会咨询事情或要书刊,他总是热情打招呼,亲切相见,尽量满足他们需求,教大家想办法帮助解决,若办不到的事情,也要耐心的给他们解释。
巴莫尔哈倡导、组织策划创编的《达体舞》、《阿斯且》青年舞已普及到州内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对彝区两个文明建设起到深远影响。他帮助创建的凉山“山鹰组合”和继后的“黑虎组合”即“彝人制造”常驻北京、深圳等地演出,传播凉山彝家文化多年。他直接支持举办“彝族服饰加工厂”,传承和发展了凉山彝族传统的服饰文化。所有一切,对彝族文化开拓发展,实例数不胜数,使彝族原有的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进一步发展,开创了继承发展凉山彝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先河。
1989年10月,《彝族达体舞》在成都举办的“中国舞蓉城之秋艺术节”上独领风骚,荣膺多个奖项。图为巴莫尔哈率100名达体舞演员入场。
如今巴莫尔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为我们彝族文化、凉山人民所作的工作成就贡献是永存的,不可磨灭的;他一生勤奋好学,积极工作,勇于担当作为的精神;为人正直善良,品德高尚,工作踏实,认真负责,生活纯朴,吃苦耐劳,为凉山彝族文化事业开拓创新的丰功业绩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难以忘怀的。这里,我们深切缅怀、沉痛悼念,表示应向他学习,致敬!巴莫尔哈老领导同志,安息吧!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作者:凉山州博物院 安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