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渊源——记彝族青年歌唱家杨学进
我们相同一脉的都是彝族,久久,我默默关注她的歌声。云南、贵州,我们从西部紧邻的两个地区走进上海,彼此没有联系。终于,我们约定相见,她递过来厚厚一沓各种演出的宣传册,我翻看深红、墨绿、淡蓝的册子,明白她的奋斗。我感触她现在一年几次返回家乡———云南,天高云淡的一片土地,离开十几年后她猛然回望,发现艺术的滋养仍然源源来自那里。
她会民族唱法。《家在云之南》MTV中我喜欢《布朗弹唱》、《吹起芦笙跳起脚》、《边寨小夜曲》。浓浓的民族韵味弥散,我注意《布郎弹唱》中融入的些许迪斯科音乐———边缘组合往往出彩,杨学进也歌也舞,民族舞蹈里糅进一点激荡。我随她的歌声走近丽江、泸沽湖、西双版纳、瑞丽、大理、石林。
我们面对面坐着,她一身日常的装束,未施粉黛。上海,我们现在共同生活的城市,她的歌声经常出现在银屏、舞台。一部又一部MTV《新世纪艳阳天》、《上海好看浦江潮》、《青青蓝蓝绿绿》播出,她唱这座城市的天空、江水、环境,融入为一个新上海人。胡靖舫,我听她深情提及这个名字,她起步的路上,这位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启开她的视野,从此,民族、西洋,她融会两种方法发声,独具风格。我很注意她演绎的老歌,太熟悉的《蝴蝶泉边》响起来时,我有点紧张———她把握得怎样?唱毕,圆润自如的余音缭绕,我眼前已经是蝴蝶泉边的情形。
那么,来看她考入上海音乐学院初初踏进的一幕情景:下火车,当即体检,她脱掉沾满灰尘的凉鞋站到铺了白纸的体重计上时,十个脚趾清晰留下。3天3夜,昆明至上海的旅程,她的梦已经可以在上海圆。10个脚趾,何尝不是印记一个开始呢?5年转瞬即逝,毕业、留校,她的歌声渐渐在各种演出活动中响起。我记下她奋斗所致的荣誉: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声乐大赛一等奖(1987年)、全国青年歌手大赛银屏奖(1988年)、全国优秀民歌手比赛三等奖(1989年)。她站在上海起跳,足迹远到日本、美国、印尼等国家和香港地区,进行访问演出或开独唱音乐会,传扬中华民族的音乐之声。我看那张她在著名画家丁绍光美国家中的照片。两个云南人相聚,背衬丁绍光家华丽的大厅,一幅民族风情的画作悬挂墙上,杨学进涌起怎样的涟漪?
我突然想,杨学进应该企及更深的彝族文化,打造一首边缘组合的彝族新歌,如《青藏高原》、《走进西藏》、《珠穆朗玛》、《阿姐鼓》。“阿依信”,杨学进的彝族名字。“阿依”,女孩之意;“信”,歌王之意。“心曲”(1999年杨学进北京独唱音乐会)、“爱满人间”(2000年杨学进上海慈善义演独唱音乐会),杨学进灿烂笑在宣传册画面上,彝族装扮鲜艳夺目。那么,是否顺着那条迁徙之路踏返,去看看母亲祖辈生活的彝族村寨,领悟彝族的渊源?我想,我们会等到那首歌———领悟渊源而又超越其上的歌,它属于彝族。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