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更高效 乡村更亮丽——人居环境治理提升与乡村产业发展并进的牟定县样本
牟定县把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文明新风、乡村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大战役,发动群众全员参与、全域整治,以推动人居环境治理,从“一村美”向“村村美”转变,以推动乡村治理,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以推动产业振兴,从“村庄美”向“发展美”转变。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党建强已变成现实,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上级认同感越来越强。10月31日,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召集中西部18个省区云南省牟定县召开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观摩推广先进经验会上,上级领导充分肯定了“牟定县的经验做法”。
一、创新与实践
(一)宜居宜业,从“一村美”向“村村美”转变。10月16日至17日,省委书记王宁在楚雄州调研时,高度评价牟定县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对牌坊村探索形成的人居环境治理机制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牟定县将深入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在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上发力,加快补齐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短板。同时,进一步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长效管护机制,发动群众全员参与、全域整治,推动村庄从“一时干净”向“时时干净”,从“一村美”向“村村美”转变,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逐步形成。
1、源头减量,全域整治农村生活垃圾。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收集处理模式,做实“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处理工作。开展农村分类垃圾,通过炉子烧掉、废品卖钱、积肥还田、填坑垫道、垃圾箱运走处理“5个一部分”实现源头减量。每个自然村设置废品收购站并适当补助,自然村全覆盖配备勾臂式智能垃圾箱,乡镇集镇建设垃圾中转站,县垃圾处理场集中无害化处理。全县乡镇建成垃圾中转站7座,自然村建成废品收购站535个、配置智能垃圾箱727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治理率达100%。
2、分类施策,全域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按照沼气池改造、老旧旱厕改造、洗漱间改造、联户建设、选址新建“五个一批”模式,全面完成“十四五”农村卫生户厕改造。采取县城周边纳入污水管网集中处理一批、集镇周边纳入污水处理厂处理一批、环境敏感区投入设备处理一批、分户收集沉淀+集中厌氧发酵+生态氧化塘处理一批、分户三格化粪池氧化+资源化利用处理一批“五个一批”方式,因地制宜开展村庄污水治理。采取县级整合资源筹集一点、村组集体出一点、组建土专家施工队承建省一点、农户投资投劳一点“四个一点”方式筹措资金,投入财政资金2.13亿元撬动8.7亿元的治理项目。制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明确污水处理设施管护主体、职责要求,全县自然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100%
3、典型引路,全域创建宜居美丽乡村。编制《牟定县美丽村庄建设指南》,推进全域创建美丽村庄,形成置“一名”、立“二约”、建“三园”、美“四旁”、清“五堆”、改“六小”的美丽村庄创建体系。选定15个自然村试点先行,建造特色小菜园,利用空地建小花园,平整硬化建小停车场,绘制主题墙体彩画,充分展示村源、村史、民俗文化。开展“我为家乡出把力”、“美丽庭院”、“百名美丽村庄”、“美丽村庄手机摄影大赛云上展”等活动。全县创建省级美丽村庄8个,州级美丽乡镇2个、美丽乡村17个、美丽村庄24个。如共和镇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典型经验,根据村庄的实际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按照一村一主题、一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的要求,共和镇成功打造了一批以大刺棚、南门外、东门外、发科屯为代表的“城中村示范点”,一批以习大河、丁家冲、邹城村、上金马、双树村为代表的城郊结合部美丽村庄,一批以稗子田、盛果村为代表的“山区少数民族宜居村”。今年,在前期启动3个特色美丽村庄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同步启动50个特色美丽村庄打造,全力冲刺全县100个美丽示范村庄评选活动,在牟定县4月举办的“百名美丽村庄”评比活动中,共和镇24个自然村在全县申报参加评比189个美丽村庄的角逐中,金马社区丁家冲等3个村获得示范村、清河稗子田村等8个村获得先进村、余丁盛果村等13个村获得达标村荣誉称号。目前,共和镇已有76个自然村启动第二批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处美”向“处处美”转型,年内将基本实现美丽村庄全覆盖。
4、立足生态,全域建设绿美产业园区。牟定产业园区在绿化美化建设工作中统筹考虑园区建设长期性、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数量和质量并重,务实有效推进园区绿化美化建设。首先是系统性谋划推进绿美园区建设。牟定产业园区2023年3月挂牌成立以来,科学编制园区绿美规划,精心设计园区建设实施方案,高质量修订完善《云南牟定产业园区总体规划修编(2021-2035)》《云南牟定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文件。《楚雄州关于支持牟定产业园区打造千亿级园区的政策措施》已出台,正积极争取出台《云南省关于支持牟定县建设国家级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若干意见》。大宗固废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庄三先进制造片区建设项目专债10亿元成功获批,并已发债4亿元。其次是高水平规划设计绿美园区建设。牟定产业园区管委会通过各种形式反复调研论证,找准定位,结合园区实际高水平规划设计园区绿美工作。目前已确定了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5.86平方公里,由“一园四片区”组成,总体产业定位为“一主(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两辅(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的产业体系。梳理储备园区配套基础设施绿化美化点位清单项目12个,估算投资5379.7万元。再次是绿美园区建设专业化种植管护。绿美园区建设模式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的方式,与楚雄州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项目公司,共同推进园区“投、融、招、建、管、营”一体化建设。建设主要以入园企业为载体,依托县国家储备林项目(由牟定县瑞霖林业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华邦建投股份有限公司牟定县国家储备林一期工程总承包部作为施工单位)支持牟定县绿色工厂创建。截至目前,共计实施项目8个,投入资金1165.62万元。最后是绿美园区种植场所清单化管理。落实园区、企业绿化美化主体责任,加强对园区绿化美化的管护,以乡土植物为主,合理选择适应环境、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环境效益好且对生产及人员不会造成危害的植物进行绿化美化。在新桥大宗固废产业园区开展园区道路绿化补绿提质工程,种植湿地加松2400株,边坡撒播绿化34000㎡。目前已对入住园区企业云南溢美金属、恒瑞生物、宏丰农业科技、云南盛锦达公司投资863.37万元开展了厂区绿化提升改造,对庄三、黄龙山、新桥大宗固废产业园区进行生态修复8个项目。完成植树1473株,园区公共绿地绿化及道路绿化林荫树面积32016㎡、草皮36427㎡,企业厂区绿化48483㎡、草皮45773㎡。
(二)文明新风,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
1、硬件建设。通过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农耕文化主题墙体彩画,宣传感恩党、热爱祖国、孝老爱亲正能量,展示村源、村史、民俗文化。坚持乡村治理中群众既是治理的客体更是治理的主体,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群众的思想问题,推动美丽村庄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如牟尼村委会习大河村“大手笔”整治人居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是助推牟定美丽乡村建设的“火车头”。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习大河深挖传统民俗文化“六尺巷的故事”,挖出了“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的“让墙诗”,经过总结提炼形成了当前习大河村调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六尺巷调解工作法”,营造了邻里和睦互相谦让的气氛。清河村委会稗子田村以美丽村庄建设为载体,采用清工找补的方式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投资投技参加村庄建设,把积极参与建设美丽村庄和农村公共事务作为邻里关系的润滑剂,引导农民走出“小”家,融入“大”家,让文明乡风融入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生活,探索了适应本地的基层治理模式,建立完善“红九条”、人居环境“红黑榜”、“红白理事会制度”等村规民约,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2、软件建设。培育文明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组建“党员先锋、理论宣讲、文化惠民、法律普及、移风易俗”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分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破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强化道德教化,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持续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树立身边先进典型。以新民风制管理为抓手,教育引导群众传承优秀家风民风,让新时代文明新风浸润群众心田。
(三)产业培育,从“村庄美”向“发展美”转变。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牟定县在美与富、新与特上作文章,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坚持在规划引领、农民主体和市场导向上着力,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撬动美丽村庄建设效果明显,实现美丽村庄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为促进农民增收、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1、聚焦精准规划,培育增收产业。按照“乡有主导产业、村有优势产业、户有增收产业”思路,规划形成以粮油生产、现代烟草和八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规划提升粮油产业,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粮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6万亩以上、产量11万吨以上,成功创建“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科技示范县”,为全县“米袋子”“菜篮子”提供安全有力保障。巩固提升现代烟草产业,围绕打造“楚雄州一流烟区”目标,主动融入打造“清香楚叶”品牌,落实特色烟叶种植面积1万亩、优质烟规划连片241片3.55万亩。着力打造八大特色产业,目前已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10万亩,持续发展具有增长潜力的腐乳、生猪、肉牛、蔬菜、水果、花卉、中药材和食用菌八大特色产业。2022年,全县种植经济作物28.11万亩,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6.13亿元。
2、聚焦经营主体,汇聚增收力量。引导百姓创家业,利用农村人、地、山、房、水“五不空闲”,全县共发展特色蔬菜种植10万亩,种植核桃、花椒、云南红梨等经济林果10.3万亩,实现年产值6亿元。发挥“匠人之乡”劳动力资源优势,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万余人,每年增加农民收入20多亿元。培育协会强带动,采用“支部+协会+产业+农户”模式,发挥新型经营主体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化解市场风险手段多等优势,全县累计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35个,让农民在专业合作社带动下增收致富。扶持创业促增收,释放创业带动倍增效应,认真落实“贷免扶补”政策,5年来扶持自主创业2304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6亿元,带动吸纳就业4867人。如共和镇军屯村委会围绕“烟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组织形式,探索“烤烟+N”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军屯烟区综合体,是牟定县最大粮烟轮作种植区域。积极尝试农业“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的“三变”改革和烟区产业融合发展,全村土地入股专业合作社,开展“土地入股、人头入股、现金入股”,实现全村2972亩耕地一次性全部入社,吸纳股金21.52万元。烟区综合体内年用工量达1.9万余人次,年支付工人工资213万余元,解决450户富余劳力务工机会,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军屯村委会小仓村是合作社带动发展起来的村庄,村集体有了经济实力,同时借助“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村里干部群众、企业老板纷纷捐资捐物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筹集资金9.56万元,发动群众投工投劳,为美丽乡村建设“加油扩能”。通过小仓屯村的示范带动,军屯村委会11个村民小组均开展了美丽村庄建设工作,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富民产业强力支撑为重点,突出自然、协调、生态这个主调,点面结合,统筹推进,使全村人居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逐步实现“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农村风貌。散花村委会双树村自筹资金,积极发展以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自然景观、农耕文化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初步形成了以双树亲子农耕文化园、特色水产养殖等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雏形,为“城里人”提供周末农耕体验的乡村旅游,拓宽了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村集体收益反哺村庄建设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3、聚焦市场导向,筑牢增收链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打造农特产品品牌突破市场。开展品牌建设,严格执行“三品一标”认定标准和奖励措施,注册商标33个、“三品一标”认证数量133个。培树牟定腐乳、彝家火腿、喜鹊窝酒、兰花籽油等绿色食品品牌,“牟定腐乳”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绿色食品总产值达28.3亿元。延伸产业链条。依托“牟定腐乳”等带动引领作用,大力发展黄豆、辣椒、花椒、油菜等种植业,2022年种植“双低”油菜5万亩、黄豆1万亩、花椒0.6万亩、辣椒1万余亩,带动关联种植行业实现产值6.5亿元。拓展内需市场,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线上销售、直播电商和跨境电商等新业态。2022年上半年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2.7亿元,带动就地就近创业就业2500余人、群众增收4000多万元。
4、聚焦彝绣园区,拓展增收集群。打造彝族服饰彝绣特色文化产业孵化“彝绣园”,形成产业集聚辐射带动效应。壮大市场主体形成产业集聚,统筹规划建设彝绣文化创意产业园,持续打造彝和园彝绣一条街、发科屯步行街彝族刺绣街和化湖印象彝绣园区为主的3个彝族刺绣集中经营展示区,吸纳各类刺绣企业入驻园区(街区)。牟定县现有营业性刺绣店面105个,掌握民族手工刺绣技艺的民间艺人(绣娘)8800人,近2000名绣女在刺绣加工生产中增收获益,全县民族刺绣产业产值达4000多万元。经过不断发展和创新,全县产品从原有的彝族传统服饰发展到办公用品、车内饰品、宾馆酒店用品、家居饰品、工艺礼品等30多个品种、100多种产品。
二、经验与启示
牟定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升、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三个”推动源于惠民情怀,探索实践工作各有侧重,但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不变。事实证明,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解决好“三农”发展最迫切的问题,就能不断夯实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牟定县坚持宜居宜业,从“一村美”向“村村美”转变。坚持乡村治理,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坚持产业培育,从“村庄美”向“发展美”转变。这启示我们,新时代新征程上,既要切中老百姓最关心的“关键小事”,擦亮乡村底色,也要千方百计变“美丽成果”为“美丽经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才能推动农业农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1、坚持绿色发展。牟定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城乡统筹发展等理念为引领,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过程,认真及时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准确把握乡村发展规律,切实把人居环境治理作为全面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优化农村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
2、坚持组织保障。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牟定县坚持“一盘棋”部署,研究制定符合牟定实际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围绕“村村美”目标,全面推行“干部挂村联户”制度,34名县级、55名科级领导对标履责,从县级领导到乡、村、组干部全动员,构建起“上下点线面、乡村组户人”的责任网络体系,汇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3、坚持党建引领。必须重视加强基层组织引领与充分发动农民参与相互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中基层组织是动员者、组织者、引领者,农民群众是参与者、实施者、受益者,只有将组织引领与农民群众参与有机衔接,才能实现农村环境治理、乡村治理、产业发展政策的有效落地。牟定模式的成功实践表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一方面必须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动员、引领和示范作用,准确把握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另一方面应当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鼓励群众充分参与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乡村治理、产业发展的长效动力。
4、坚持因地制宜。注重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和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
5、坚持改善民生。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
6、坚持系统治理。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造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推进人居环境治理注重建管并重,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好。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通过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农耕文化主题墙体彩画,宣传感恩党、热爱祖国、孝老爱亲正能量,展示村源、村史、民俗文化。开展“我为家乡出把力”、“美丽庭院”评比、“晒晒我家的小院子”、“百名美丽村庄”网络评比、“美丽村庄手机摄影大赛云上展”等活动,引领全县干部群众参与热情。全县727个自然村全面启动“五级”(国家、省、州、县、乡)美丽乡村创建活动,实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
7、坚持宜居宜业。以“典型引路法”全域推进美丽村庄创建,深入实施“美村容、育新风”行动。编制《牟定县美丽村庄建设指南》,开展“123456”美丽村庄创建,即:置“一名”(村名),立“二约”(村规民约、门前“三包”责任约定),建“三园”(小菜园、小果园、小花园),美“四旁”(住宅旁、村庄旁、沟渠旁、道路旁),清“五堆”(垃圾堆、粪肥堆、砂石堆、柴草堆、杂物堆),改“六小”(小管网、小停车场、小广场、小厕所、小庭院、小柴房),形成一套完整的创建体系。围绕“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思路,选定15个自然村先行试点探索创建。
8、坚持资金投入。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县级整合资源筹集一点、村组集体出一点、组建土专家施工队承建省一点、农户投资投劳出一点”方式筹措资金。由县财政局牵头制定资金管理办法,管好用好每一分钱。充分挖掘各种可利用资源聚合力量,全员动员,全民参与,以2.13亿元财政资金撬动8.7亿元的治理项目。编制《牟定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指南》,统一污水治理项目建设各环节技术规范。由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统一公开采购排污管材,保障管材质量并有效降低成本。由县人居办组建4个技术指导组适时进行巡回指导,污水治理专家按需开展施工培训,定期到实地开展技术指导。制定《牟定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明确辖区内各类污水处理设施的管护主体、职责要求以及“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村级自筹、群众付费”的运行保障等措施,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得好、用得好、管得好。
9、坚持典型引路。打造示范亮点,成立牟定县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其6个工作专班,开展美丽村庄标杆培树,运用互联网广泛开展“美丽村庄”“美丽庭院”评选活动和“晒晒我家的小院子”手机小视频大赛,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全面启动7个乡镇、89个村(社区)、727个自然村国家、省、州、县、乡“五级”美丽乡村创建,打造示范、先进、达标三个类别美丽村庄典型100个,其中:示范典型15个、先进典型35个、达标典型50个,树起各区域的示范标杆。
10、坚持长效管护。用好考核“指挥棒”,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建立“日保洁、周清扫、月考评、季奖惩”工作机制,制定《牟定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考核办法》,实行“1+N”考核,随机抽签确定考核组到各乡镇的具体时间和考核样本点。每月暗访、按季积分,评出“龙头”和“蛇尾”。考核第一名的乡镇,授红旗、奖励工作经费、年终绩效加分;考核最后一名的乡镇,授黄旗、会上检讨、年终绩效扣分;考核好的村组户上“红榜”,差的上“黑榜”。考核中实行问题记实,考核结束后及时反馈问题并跟踪督促整改。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作者简介:李振华,1968年12月26日生,男,彝族,党员,大学,西南林学院毕业。云南省牟定县人,参加工作至今。工作单位:中共牟定县委政策研究室,工作严谨,兴趣广泛,博览群书,谦虚自信。善于研究基层党建,勤于研究“三农”工作,乐于研究文学艺术。
图片来源:牟定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