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弘阿立:“中国古彝圣水――支嘎阿鲁湖”的定位
贵州毕节支嘎阿鲁湖的命名日前在省内外引起了不大不小的动静。随着一系列提升支嘎阿鲁湖知名度及其独特旅游价值的宣传和推介,围绕支嘎阿鲁湖旅游文化定位、形象宣传定位的热烈探讨也在逐步升温。
目前地区旅振委提出的初步定位是:“中国古彝圣水――支嘎阿鲁湖”。这也是当前对这个新兴旅游景区做出的一个概念性的标识,一个意蕴特别的旅游符号,一个对支嘎阿鲁湖旅游文化价值的判断。
这次命名和定位,既贯彻了我省旅游宣传、推介和景区打造、运作中毕节要主打彝族文化牌的精神,也符合黔西北,尤其是彝族文化、夜郎文化中水西文化、乌撒文化的人文脉络,既遵循了旅游产品独特性、排他性的市场法则,又凸显了我区在全力实施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中的文化策略和培育品牌影响力的文化倾向,将为我区东线旅游的崛起提供源源不绝的文化动能。
围绕“中国古彝圣水――支嘎阿鲁湖”的定位,不少从事相关工作的专家学者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见解:一加一大于二的有益尝试。
吸引眼球的产品,其价值的大小,一是来自于其自身的优良品质,二是得力于文化附加值的多少,三是来自于市场的认同。行为主义的经济学还认为,所谓市场,就是一定区域经济总量、人口总量和消费欲望的相加。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前二者的界限早被打破,有诸多的不确定性,只有消费欲望是可以因诱导力的大小而增减的。不起眼的小地方会游人如织,比如九宫山、武侯祠、周口店等等,其诱因就是李自成、诸葛亮、山顶洞人等带来的文化影响力。这个影响力,就是消费的无形广告,就是一瓶茅台酒或回沙酒的“酒母子”,就是产生消费欲望的“温床”。而与格萨尔王比肩的支嘎阿鲁,在中国民族文化历史中的分量――影响力,一旦与旅游嫁接,当会产生空前的效应,对景区打造,对民族服饰产品设计生产,对具有民族性、独特性旅游工艺品的研发,将起到非凡的引领作用。因此,支嘎阿鲁湖的命名,是一次旅游资源的裂变,是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整合出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有益尝试。
建议:主题定位可以“形散神聚”。
“中国古彝圣水――支嘎阿鲁湖”,应该是一个可以被不断完善的定位。将历史、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链接,可以得出众多的“说法”,围绕支嘎阿鲁与支嘎阿鲁湖的命名,也会产生许多的“标签”:
A:古彝圣水,乌蒙大泽
水来自威宁乌江发源地,流经毕节最重要的几个彝族文化区域,喻乌蒙彝族文化源远流长;又有传说:支嘎阿鲁为龙鹰之子,由龙养大,并被指为龙的化身,水有龙则灵,洗去支嘎阿鲁尘垢,使其显出神性;中国史上有“云梦泽”(古时最大的湖),有“大泽起飞龙”的古典和“大泽龙方蛰,中原鹿正肥”的名联。实指支嘎阿鲁湖是乌江上最大的湖,最不为人知的神秘大泽,暗指乌蒙文化的浩渺,并隐喻向外拓展、占领旅游市场和推介毕节魅力的决心。
B: 古彝圣水,乌蒙瑶池
瑶池洗身之说。支嘎阿鲁的神奇浪漫爱情。与西域瑶池呼应,亦可龙神人一体,飞游八极,依宿幽渺之池,令人感慨于自然景观的神奇造化,遐想于西部高原的圣洁瑰丽。
C:古彝圣水,乌蒙天池
大意同上。
还有人说定位应该是“乌江源头水,云贵第一湖”,因为支嘎阿鲁湖的容积和面积在云高原首屈一指。也有人建议为,“千里乌江第一湖,多彩贵州顶上珠”,理由是毕节地处贵州屋脊,支嘎阿鲁湖为乌江流域最大的高原湖泊,不论自然风光,文化积淀,都堪称贵州一绝。
凡此种种,不一而绝,大有“一湖平地起,百家竞争鸣”之势。这个场面,是毕节人思发展、谋发展的写照,是毕节试验区“跳出毕节看毕节”、更新发展观念的写照,更是毕节旅游产业谋求历史性跨越的写照。省委副书记王富玉说:“贵州的后劲在毕节”。愿支嘎阿鲁湖跑在毕节旅游大发展的主力队伍之中,成为“后劲”里的“先进”!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