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 携手奋进振兴路——武定县环州乡推进民族团结工作侧记
冬至时节,走进武定县环州乡,万松山郁郁葱葱,环州河流水淙淙,土司故地旧貌换新颜,钟楼、铜钟、牌坊、彝族特色民居,一幅乡村美景呈现在眼前,一条条硬化的村道宽阔平坦,整洁干净的农家小院、绿草、鲜花横卧在田间,乡亲们满面的笑容,令人心旷神怡……
“全国彝族第一村”省级“森林乡镇”省级“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度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2023年乡党委荣获县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4人荣获模范个人。
笔者在环州乡办公楼看到,荣誉墙上挂着一块块荣誉奖牌,闪烁着金灿灿的光芒,格外耀眼。乡党委书记杜彬彬告诉笔者:“这些荣誉奖牌,每一块都凝结着干部群众的辛勤汗水,记录着全乡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发展的轨迹。”
正如杜彬彬所说,近年来,环州乡谋定而动,砥砺前行,守望相助、同心同德,不断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围绕绿色产业、生态文明、民族团结三个目标,“万亩烟叶、万亩青豌豆、万亩林果、万亩中药材”四个万亩的打造,统筹规划好现代烟草强乡、畜禽养殖富乡、经济林蔬活乡、优质草药兴乡、文化旅游名乡五大发展定位的“345”战略。持续推进绿美乡村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组、主题街道建设,创建“一村一风貌、一村一景致、一村一韵味”绿美乡村示范村4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个,即:环州乡移山组民族团结示范村,投入资金100万;环州大村民族团结示范村,投入资金110万;打造一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街道,项目资金4.6万元;重铸了环州古钟,建设环州钟楼及附属设施共投资100余万元,民族团结进步特色乡显雏形。
搭建平台,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全乡65个少数民族村组建4支文艺队。利用春节、元宵节、火把节等节日开展文艺演出、体育竞赛、刺绣比赛等活动。2022年“送戏下乡”文化惠民演出5场,电影放映进乡村8场次,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0余场,2023年从春节、“五四”“六一”火把节,8月开山节,彝族年等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群众文艺演出和篮球比赛,送戏进村活动,30余场次。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再上新台阶。
民族团结进步,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此,环州乡以党建为引领,采用“党小组+网格长+联户长”“党建网格+基层治理服务”模式,全乡共组建78个“寨管委”,78个寨管委主任,共有234个寨管委委员,将基层自治由“村”“组”向“寨”延伸。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一体,积极构建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23年2月14日-17日,由州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州文化馆、州非遗中心、县文化和旅游局与环州乡共同承办的楚雄州第一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培训班在该乡举办。来自禄丰市、永仁县、元谋县、武定县的56名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培训。进一步推进了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深度挖掘全州彝族服饰乡土原创、服饰内涵、农耕文明、传承与发展,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入老百姓的当代生活,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因宜居。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如万马奔腾状的山脉包围了这个有着400余户2000多人口的彝族古村落,这个被神秘文化笼罩,到处充满着历史质感的村庄背靠着万松山的支脉,面临一条清澈的溪流,与威武的来子山默然雄峙。半山腰上有一块莲花状的平地,曾任元谋知县土官的环州土司三世祖李小黑便埋葬于此。环州村又是有千余年历史三百八十四年土司历史文化的古寨,曾是环州李氏土司第三代——十六代的衙署所在地。
如今,环州举全乡之力,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积极修复古井、古桥,保护流水、古树……乡亲们一张张喜悦的笑脸,邻里之间一个个美好的民族团结故事,都彰显着环州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全乡人民团结同心,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昂首阔步行走在建设幸福美好环州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