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部贫困山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贫困山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较低、办学规模小、效益低。学校布置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严重教育投入不足,自我造血功能差、学校管理差、教学质量低、社会、学校学习教育的环境较乱、较差、“普初”工作的推进和巩固难,扫盲工作困难;
对策:强化依法治学、集中教育投资,形成县乡村三级文化中心、完善内部管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采取分类教学。
关键词: 强化依法治学 入学率 办学规模 教育资源 教育环境 教育投资 教育体制 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分类教学
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工作由于受到历史的、自然的、经济的多种因素制约,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中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低,办学规模呈滑坡趋势。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必将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西部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瓶颈。四川省布拖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国定贫困县,平均海拔2000多米,又是一个高寒山区县,在西部贫困县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就以布拖县为例,浅析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较低。据调查小学入学率达94.3%,其中女童入学率为87.2%;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9.6%;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入学率为32.8%;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0.6%。小学辍学率为6.9%,初中辍学率为9.7%,小学毕业生升初中比例为61.2%。2005年,小学6年保留率为45.5%(没有考虑中途转学到县外就读因素),初中3年保留率为76.5%(没有考虑中途转学到县外就读因素)。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低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受历史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有相当多的群众, 甚至部份干部对文化教育的作用重视不够, 认识不清。尤其重男轻女的落后观念,致使女童入学率更低,初中流失的学生中多数为适龄女童。二是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群众居住分散,增加了学生读书的困难。三是部份党政领导干部对教育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教育工作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没有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没有将教育工作列入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内容。四是全县各乡镇没有制定有利于学龄儿童入学的优惠条件、办法,在《乡规民约》、《村规民约》中没有列入有关教育方面的条款,如对不支持学龄儿童入学的家庭可采取哪些强制性的惩罚措施。五是现行教材理论性强、实用性差,教学中存在着围着考试这个指挥棒转的现象。教学与实际生活、生产严重脱节。学生所学知识生活中用得上的太少,教育投资回报率太低。挫伤了群众对教育的热情和积极性,使群众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思想,认为读书所起的作用不大, 甚至读了书的学生不愿、不会劳动了。在发展家庭经济,脱贫致富方面,读不读书区别不大,甚至吃亏。
2、办学规模小、效益低。学校布置不合理,教育资源浪费严重。全县现有幼儿园1所(另有3所学校附设学前班),小学167所,中学4所(其中:高完中1所、单设初级中学1所、附设初级中学2所),教师进修校1所,教育科研机构1个。
全县现有13个幼儿(学前班)教学班,在园(班)幼儿548人;小学578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538人;初中2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60人;高中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49人。
全县现有各类公办教师935人,其中:学前教育教师29名,小学教师742人(包括扫盲、成人教育教师30人),另外现有小学代课教师达306人,初中教师133人,高中教师18人,成人中等教育和教育科研教师13人。
全县有农民文化技术学校35所, 2005年培训学员7200人,劳务输出培训学员6450人,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5.68%,扫盲脱盲人员巩固率达96%,农技培训面达33%。
全县开办中小学一类模式双语教学学校3所、5个教学班、165名学生;开办二类模式双语教学学校46所、365个教学班、11198名学生。
全县有34所学校开办了寄宿制班,有寄宿制学生5480人,其中重点寄宿制学生1680人。
从全县在岗公办教师总数计算,人均负担学生21.8人。其中小学人均负担24.98人,初中8.72人,高中8.28人。与正常要求初中人均负担学生16人相比,差距较大。如果算上代课代职教师,这一结果会更低。另外,布拖县还有一师一校近30所。由于学校(主要是村小)分散偏僻,教师、教学设备,教室、场地等教育资源利用率低,社会经济效益较差,造成较大浪费。仅代课代职教师每年代课费近16万元。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布置不合理,县城和区中心校教师超编,而乡(镇)、特别是村小教师严重不足。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受山区地理条件限制、群众居住分散;二是办学思想指导有误,教育发展总体上没有一个合理的科学统筹规划。教育资金投入分散,过分强调村村建学校,解决小学生就近入学问题。造成村小过多,学校规模小、多数学校不象样子;学校分散且分布不合理;三是学校管理不健全,尤其对学生安全管理、生活管理不正规,导致学生家长不放心,对学生寄宿制学校生活不支持;四是教育资金短缺、对学校正规化建设和学生宿舍修建投入少,无力承担更多的学生寄宿。
3、办学经费严重不足,办学条件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部分学校缺教室、缺课桌,正常教学秩序受影响;村点校办学条件差,绝大部分学校校舍都是土木结构,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除了教师和课桌外,基本一无所有;乡级及以上学校危房多,达7361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就有5281平方米(其中布拖中学存在C级生活用房1200平方米、D级教学辅助用房1500平方米;特木里小学存在C级生活用房880平方米,D级教学用房1000平方米,D级生活服务用房2060平方米);各级学校设备简陋,缺乏起码的教学用具、图书和文体器材;寄宿制学生生活用房严重不足,普遍存在借宿情况,不利于统一管理;县村小大部分校舍破旧,设备紧缺,经费困难,长期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很不适应教书育人的需要,其主要原因有:一是经济落后、财力有限,还存在办学只靠政府的陈旧观念,争取社会资金较少;二是部份领导对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认识不足,认为教育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难以体现政绩;三是各学校没有校办企业、农场,没有经济创收来源。
4、“两支队伍”建设和教育内部管理面临较多问题,“两基”巩固和推进“普九”面临巨大压力。
教育干部管理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虽然有较大改善,工作积极有极大提高,但管理理念、方式、方法有待更新和改进。
教师队伍量少质弱,教师编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有较大差距。
村级学校代课教师比例大,全县小学有近一半的教学班由代课教师代课,学生家长对绝大部分代课教师不信任,对教学成绩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对学生入学、巩固造成极大的冲击。
小学生流失量大,全县小学流失率达6.9%,巩固下滑的势头虽然得到有效控制,但治标的措施还有待加强。
女生比例低,在校生中,小学女生比例仅有27.6%。
高年级学生流失严重,从2003年“普初”验收至今,全县小学高年级共减少学生1800名,其中绝大部分是寄宿制学生。
上课率低,与要求相差很远,抽查部分乡村学校的上课率最高的有90.7%,最低的仅53%,平均只有73.4%。
5、学校管理差、教学质量低、社会、学校学习教育的环境较乱、较差。其主要原因有:一是许多学校偏僻、不便管理、监督,教学工作随意性大,特别是村小的学校管理缺少科学手段和方法。二是由于贫困县经济发展缓慢,财政困难、教师福利待遇较差,积极性不高;三是社会尊师重教风气差、校风、学风较差;四是对学生管理力度不够,一方面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少,简单粗暴地惩罚多;另一方面对有恶习的学生不敢管,甚至有“迁就了坏学生、吓跑了好学生”的现象,学生外流现象严重;五是部份教师素质差,责任心不强,不能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使当地群众意见较大,六是招生制度和毕业就业制度改革也对部分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影响。
6、“普初”工作的推进和巩固难,扫盲工作困难。据统计,布拖县的文盲、半文盲有 64000 余人,占人口总数的49.2%,每年新增文盲700余人,复盲 3300人;其主要原因有:一是部份领导对此项工作产生畏难情绪,认为人力物力投入多,见效差;二是不断有新文盲出现。三是扫盲经费短缺,要彻底消灭文盲每年需投入扫盲经费20万元;四是部份群众,尤其是年轻妇女受落后思想的影响,不愿参加学习,即使学习也只是走走形式,致使扫盲工作不易开展,扫盲成果巩固难。
二、 对策及建议
从总体情况看,贫困地区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领导重视不够,缺少信心和决心,措施不得力;群众思想观念落后,对文化教育作用认识不够;教育投入不足,争取社会资金少;学校分散,布置不合理,办学指导思想背离教育规律,办学规律效益差;学校管理差,教学方式单一;入学率、巩固率低;文盲、半文盲多,扫盲工作难度大。为此,我们一方面以“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为契机,针对现状和困难,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大教育改革力度,调整思路,解放思想,大刀阔斧地开展扶贫教育、实体教育、创新教育等,以教育发展人才为目标,以教育促经济,努力增加教育的实用性,服务于社会生产;提高教育投入回报率,增加群众对教育的热情、提高积极性;鼓励群众对教育的参与和支持,提高当地群众整体文化水平;全面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使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其主要措施有: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强化依法治教,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县乡主要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认识到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要树立“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发展与进步,最终取决于教育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高低”的观念。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教育法律,法规,切实担负起对教育工作所负的职责;加强对《义务教育法》等法律的宣传,大力提倡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从各方面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努力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每年为教师办几件实事、好事。各工委乡(镇)党委必须将教育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负责实施和管理。特别是要对当地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切实负起责任;制定完善有利于当地教育发展的《乡规民约》,特别写进强制学龄儿童入学的条款等措施,像抓计划生育一样抓教育,使之法律化、合理化,并严格执行。各工委,乡(镇)要对教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并制定实施细则,分类量化教育工作的各项指标,层层落实任务,签订责任书,实行年终考核。各工委、乡(镇)应成立教育学会,业务上由县教育局具体指导,各工委、乡(镇)党委书记任会长,区、乡中心校长任副会长,动员全社会办学力量,支持当地教育;同时,要把教育工作作为各工委,乡(镇)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制定出具体的奖惩措施,对教育工作任务完成得好、工作成绩突出的要予以表彰奖励;对未完成任务、教育事业长期落后的要限期整改,并追究责任,对有关人员进行组织处理;对当地教师和群众普遍反映对教育工作漠不关心的领导干部,要给予警告,记过或撤职处分。
2、完善内部管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职业化的技术教育;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一是抓好以“四制”改革为核心的学校内部管理。即“校长负责制”、“教师聘任制”、“教学目标责任制”、“结构工资制”;二是抓好教师“五项”基本技能培训,学历培训及教材、教法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三是抓好教育科研、优化课堂结构、掀起教改高潮,向科研要质量;四是各校必须因地制宜,创办特色学校,努力抓学生劳动技能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吃苦精神。五是农村学校必须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上课时数;六是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安全、健康、科学、国防等教育,举办多种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让学生“乐不思蜀”;七是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五讲”“四美”教育,形式生动活泼,不要说教;八是抓好学生常规训练,使学生从小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真正做到“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成才,树文明校风”,充分发挥学校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建设阵地作用。
3、采取分类教学,不同收费的办法。针对家庭情况,学生学习及学生兴趣,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等实际情况,由学校,家长及学生协商(主要是初中以上学生),采取不同收费,分类教学方法进行管理教学。
(一)、收费不同。A类学生收费低。主要是对家庭有困难的学生;或虽经济条件好,但只希望读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家庭);或学生成绩不理想,兴趣在其他方面;B类学生收费高。主要是对经济条件允许,读完小学后要继续升学、读初中、高中、上大学;或家庭困难,但本人条件好,成绩优秀,有继续深造读书的愿望。(对后一种情况,由本人写申请,当地政府予以适当补助,以保证该学生正常读书,接受良好教育)。
(二)、A、B两类学生教学内容和要求不同。一是教材不尽相同,A类学生所用教材,一方面包括现行教材,但教学中以生活、生产实际运用为目的,强调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学校、教师要有选择性教授有关内容,侧重点不在考试,而在所学知识能否适用于社会,并化为技能;另一方面学校、教师根据本县,本乡实际,传授在发展经济,脱贫致富方面所需知识,强化技能培训,如现代养殖和种植技术等;二是对A类学生要注意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先进生活方式和科学观念,民族文化、歌舞表演等;三是A类学生应有一半时间用于劳动实验,在学校农场把所学知识尽快在实践中加以验证和使用,并定期举办学生成果展;四是B类学生则按现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学习。但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五是A、B两类学生考试内容、深浅要求和方式不同,A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测试和书面成绩应各占一半。
(三)、教学方法不同。A、B两类学生在学习方式上由被动转为主动,学生不再死记硬背,教师由灌输转为引导,所学知识技能以理解运用为主相同外,A类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各阶段,除必学的科目外(不包括英语),其余大部份科目由学生和家长自己选择,或由教师建议。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对教师喜好或自身特长,或根据教师建议,选择不同课程和教师。教师的课是固定的,学生的课不固定,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有时可能在一起上课,听同一个教师授课。B类学生则按现行教学方式,但不同班级的学生有可能在一起上课,学生根据自己对教师喜好选择教师上课。B类教学同一年级必须至少保证两个班,课程安排一样,如上语文时,要由两个教师在两个班同时进行,教学进度也应保持一样,以便学生选择。
(四)、实行不同收费和分类教学的好处在于:一是保证困难家庭学龄儿童上学,提高入学率、巩固率;二是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群众对教育参与的积极性;三是促进教师教学的改进,增强教师责任心;四是有利于加强学校管理、减少教师花费在学生不守纪律等方面的精力。提高教学质量。
(五)、不同收费和分类教学目标:A、B两类学生入学率提高;B类学生升学率逐年提高;A类学生完成普初毕业后在各行各业有一定生存能力,较快适应社会,在脱贫致富奔小康有更多的技能和办法,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根本改变。
4、集中教育投资,形成县区乡三级文化中心。由于贫困山区地理条件的限制,群众居住分散,学校布置也较分散、偏僻。但分散办学存在较多问题:一是学校规模小,偏僻,不易管理、监督,教育资源和教学设施易损坏,造成浪费;二是不易留住较好人才,即使留下来的教师也不安心教学;聘请的代课教师、一方面教育水平低,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占去大量教育经费;三是各村小教学管理不正规,教学随意性较大;四是没有教育文化氛围,不利于孩子的培养教育。
为了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针对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较慢,管理水平低,县城和区中心校教师超编,村小教师严重不足等现状,希望今后集中有限的教育投资,加大群众对教育的投工投劳,以县城,各区乡(镇)为中心,形成县、区、乡(镇)文化教育中心,以化解各种现存的问题。其中关键在搞好学校管理,尤其是学生安全,生活管理和寄宿校舍的修建;同时,各乡(镇)党委,政府对群众做好动员宣传,制定好送子女入学的奖惩措施,让群众高高兴兴,放放心心把子女送到县城及区、乡中心校读书,接受教育。
5、加大寄宿制管理力度
2004――2005学年我县完成寄宿制发展计划,全县有34所学校开办了寄宿制班,有寄宿制学生5480人,其中重点寄宿制学生1680人。拖觉中心校、西溪河中心校、沙洛中心校寄宿制规模进一步发展,为了加强对全县寄宿制经费的管理,加大了《布拖县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管理使用的办法》的执行力度,寄宿制经费都按要求及时拨付,各校建立了寄宿制学生档案,据实填写了《布拖县寄宿制学生基本情况卡》并按月公布经费开支情况,深入到各寄宿制学校开展了内部审计。根据《凉山州寄宿制中小学校管理办法》,我局连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各校食品卫生安全的检查,各校加强了对寄宿制学生学习、生活、纪律、劳动、卫生、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生活管理员、事务长、炊事员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管理办法日趋完善。大部分寄宿制学校伙食堂都申领了《卫生许可证》,大部分炊事员都参加了体检,取得了《健康证明》,使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都能得到基本的保障,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得以较好发展,基本做到了让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寄宿制办学效益有所提高。
6、认真落实好国家“两免一补”
一是建立健全实施“两免一补”的有关管理制度措施,根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布拖县关于“两免一补”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严格杂费的管理、审计制度;二是严格“两免一补”对象的审查监控,确保贫困农村学生能享受国家补助,使贫困学生能在国家的帮助下完成学业,今年共为全县14925名农村贫困中小学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免除了杂费;三是加大“两免一补”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学生和家长明白国家对民族地区教育的关怀,提高了群众的办学积极性;
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定期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全县及各乡(镇)大力宣传教育,逐步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气;大力提倡教育优先,树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观念。
2、制定全县群众投工投劳的措施办法,无条件为教育服务,逐步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
3、在救济款发放上应优先照顾到有子女入学的困难家庭,最好把救济款发放到上学的学生手中,解决学生生活困难。
4、扶贫首先是教育扶贫,将部分扶贫资金应集中到学校,“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促进乡(镇)文化、卫生建设,形成乡(镇)经济文化中心。
5、A类教学的假期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如气候,农忙等情况做相应调整,但总课时不应少于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以利于学生养殖、种植等试验教学。
6、将机关的电视等有利于教学的器材、设备无偿捐赠给所包乡、并做适当的集中和调剂、进行分配。
7、结合A类教学实际、定期抽调农、林、牧、水电等农口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培训学生,传授基本的、实用的知识和技能。
8、将县、区、乡(镇)党校及农民学校集中在县城学校及区、乡中心校,集中资金的使用,既可培训乡(镇)干部,也可办扫盲班,提高各种资金的使用率。
9、加强农村教育附加费、职工教育附加费、城市教育附加费管理使用。每年要从农村教育附加费中拨出一定经费作为寄宿制学生学习、生活补贴。
--------------------------------------------------------------------------
参考文献:
1、文章有关数据参考布拖县教育局2005年工作总结;
2、《学记》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10月2日第一版);
3、《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作者 杨昌江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1日第一版);
4、《百年树人?中国教育问题》 作者 陈鸿清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1月北京第一版);
5、《现代教育圣经》作者 张彤 唐德海 蒋士会 广东旅游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