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首个彝族毕摩文化传习所挂牌成立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云南网讯(记者 吕瑾 通讯员 杨晓斌)近日,楚雄州文化馆、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彝族火把节”主要发源地楚雄市紫溪镇板凳山,开展“火把节”毕摩文化传习所挂牌暨传承人骨干培训。自此,楚雄彝族自治州有了首个彝族毕摩文化传习所,专门传承彝族毕摩文化、培养毕摩文化传承人。
“彝族火把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楚雄市紫溪镇紫溪山(板凳山)是彝族火把节的主要发源地及传承地之一,2016年被云南省文化厅列为“彝族火把节保护传承基地”。2017年6月紫溪镇岔河板凳山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及传承人的传习活动,培养民间文化活动骨干人员,提高传承人群的传承活动水平,推动楚雄彝族火把节毕摩民俗文化学习交流和传承保护工作上台阶、上水平。楚雄彝族自治州文化馆和楚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结合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需要,在紫溪镇板凳山挂牌成立“火把节”毕摩文化传习所,集中举办国家级非遗项目“彝族火把节”毕摩文化传承人及火把节传习骨干人员培训,旨在集中展示、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火把节”原生文化内涵,保存延续火把节文化遗产, 进一步促进“板凳山岔河彝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工作,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来促进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
在此次活动中,来自楚雄州东部方言区、北部方言区、中部方言区、南部方言区、西部方言区的彝族毕摩代表、民间艺人及传承人共80人,进行了毕摩文化展示和交流,同时开展了大三弦舞、葫芦笙舞、羊皮鼓舞展示等彝族歌舞展示交流活动。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