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彝文化同源异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会
2019年12月14日下午,《中国易经的天文奥秘--揭开河图洛书的神秘面纱》出版发行仪式,暨汉彝文化同源异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会,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
丁 静--浙江大学《易经文化创新应用》联合课题组项目主任
几千年来,证明“易经”起源的二张神秘图案“河图•洛书”,终于从神话传说的幔帐后面走了出来,她的天文性、科学性、哲理性、时代性、民族性终于被揭开。
浙江大学《易经文化创新应用》联合课题组,经过七年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彝族地区的实证考察,终于在前一个科研成果《老子主义——揭开道德经中的宇宙奥秘》出版发行的基础上,再次揭开群经之首《易经》的千年谜团----“河图•洛书”的神秘面纱。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文献《周易》,她的理论依据出自“河图、洛书”,而“河图、洛书”它真实的科学内涵是:以银河系为大背景,以太阳系周边“28星宿”为定位系统,以北极、地球观察者、和脚下土地为枢纽(以地球为中心)的可见宇宙中,表述了太阳系、地月系、太阳和地月系运动规律,得出地球上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气候规律性变化的“无字天书”。
黄克学--贵州民族报原调研员,高级记者,贵州省彝学会代会长兼秘书长
“洛书”(彝族称为“鲁素”)龙的螺旋,隐真的是以天北极、观察者的人、和脚下地球同步运动的视觉效果平面图(球坐标旋转变化图),讲述的是:地球赤道、月亮白道、太阳黄道三位一体的综合轨道运动,产生一年时空季节能量温差变化和螺旋轮回的平面表示图,是九宫八卦的原始雏形图,也是十月太阳历的基础。
“河图”(彝族称为“联姻”)阴阳相交,隐真的是地球自转的赤道和绕太阳公转的黄道二位合一的轨道运动系统,以冬季太阳在地球上中国的背面北方、银河的银核位置上(太阳泡在银河最宽、最深的“天水”的位置里)为一年的终点和新年的起点,春季太阳在地球的西方、地球在太阳的东方,夏季太阳在地球的前方、地球在太阳的后方,秋季太阳在地球的东方、地球在太阳的西方,四季产生时空季节变化的对应定位图,表现的是十二月太阳历的基础。
郭常平--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由此,“河图•洛书”作为远古时代的隐真天象的文化,是我们的祖先掌握了以太阳为核心的能量周期性变化,产生春夏秋冬、暑往寒来的规律,是远古时代我们祖先的历法系统(雏形),为远古时代的农耕生产、奠定了科学种地的基础;同时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以“天人合一”为指导的宇宙思想的哲学源头。
这是中华民族八千年悠久历史的证明,这是灿烂文化的结晶这,是文化自信的必然这,是对祖先智慧的肯定,这是对子孙后代的传承,这是对中华民族伟大的贡献。
王秀旺--贵州省民族古籍办副主任,彝文古籍研究专家
发布会还就联合课题组在彝族同胞、和彝学专家、伏羲文化研究学者的共同参与下,围绕中华文明八千年的起源,伏羲文化与彝族文化的同源异流关系,形成一下十点共识:
一、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从汉彝两个民族的文献史料记载和研究证明,伏羲“刻书契、画八卦”肇启了中华文明,伏羲文化总结提炼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各民族祖先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扬了伏羲文化,从而形成了当今多元一体、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二、古彝文释读西安半坡、山东丁公村、河南舞阳、偃师、甘肃大地湾、贾湖遗址、湖南彭头山、青海乐都柳湾、陕西临潼、浙江良诸、江西清江吴城、普古等地的刻画陶文,直接破解了被学术界称为“天书”的难解之谜,证实了彝文与出土刻划陶文属于同一文字体系。古彝文专家基本能够识读、破译,说明这不是简单的原始刻画符号,而是中国民族最古老的文字,是中华文明8000年最有力的佐证。
谢陆鸣--浙江大学《易经文化创新应用》联合课题组导师
三、伏羲文化能为世界发展的中国方案提供理论支撑。伏羲文化和与之一脉相承的彝族文化倡导“天、地、人同体共生”的世界观,这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理论基础,契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并能为这一方案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支撑。
四、彝族是伏羲部族的分支,彝族文化是伏羲文化保存比较完整的一支。彝族易学能够合理解释“河图洛书”的天文背景,能依据“河图洛书”推算十月太阳历法和十二月历法,能把阴阳五行、天干地支、36天罡、72地煞等文化之谜像锁链一样串连在一起。
五、揭开中国易经“河图•洛书”的天文奥秘,如果能熟练掌握和应用这套“天人合一”的宇宙全息系统,就能破除迷信全面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总结历史经验指导当今社会实践,就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就能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禄智明--贵州省人大原副主任,贵州彝学研究会顾问
六、揭开中国易经“河图•洛书”的天文奥秘,在天文背景下揭示“宇宙生命的同体性”原理;而中国祖先提出的“天人合一”,其本质是远古时代的“量子纠缠”。
高昂--贵州六盘水彝学研究会会长
七、揭开中国易经“河图•洛书”的天文奥秘,对研究太阳系行星运动产生的综合能量场,对地震、干旱、洪涝气象特征的预报,有非常科学的指导意义。
陳福来--贵州大方县委宣传部文产办主任,彝族古文字研究专家
八、揭开中国易经“河图•洛书”的天文奥秘,对建立完整的人类生命医学基础理论,弥补西方医学基础理论的几大缺陷,(如西方医学缺少对人与自然的整体研究,缺少对人与自然环境同步运动和演化的研究,缺少对人与自然时空能量季节性规律变化的研究等。)对研究中医“子午流注”、“五运六气”的天体能量周期性有规律的变化,准确预报流行性疾病的爆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社会价值。
安金黎--贵州省人大正厅级副主任
九、揭开中国易经“河图•洛书”的天文奥秘,对调整中国的天文历法体系,真正做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具有强大的理论基础和实用价值。
十、揭开中国易经“河图•洛书”的天文奥秘,对研究天文背景与战争多发、军事将领生克制化法则的实践应用,有历史研究价值和时代的参考价值。
何定安--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研究院毕摩文化研究所所长
《中国易经的天文奥秘--揭开河图洛书的神秘面纱》的出版发行,暨汉彝文化同源异流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充分说明:
彝族文化是伏羲文化中保持最完整的一支,是中华文明源头文化保持最完整的一支,同时建立在自然规律基础上的预测是科学的。而“中国易经”,是我们几千年前的祖先,经一代又一代传承和总结,从宇宙运动和演化的自然规律出发,以“天人合一、人向天合”为依据,把天体运动的能量背景,用卦和爻的形式呈现与人,用数字化的方法进行定位、定量、定向、定性运算和预测,集自然科学、生命科学、社会科学,自然哲学、生命哲学、社会哲学于一体的宏观宇宙全息系统。
发布会全体代表合影
出席这次活动的有:
禄智明--贵州省人大原副主任,贵州彝学研究会顾问;
陈运奇--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
丁 静--浙江大学《易经文化创新应用》联合课题组项目主任;
郭常平--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谢陆鸣--浙江大学《易经文化创新应用》联合课题组导师;
潘里新--浙江大学校友总会顾问;
黄冬梅--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分会秘书长;
何定安--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文化研究院毕摩文化研究所所长;
安志宏--甘肃省天水市人大副主任;
黄克学--贵州民族报原调研员,高级记者,贵州省彝学会代会长兼秘书长;
安金黎--贵州省人大正厅级副主任;
黄 平--贵州省卫健委原巡视员;
黎 斌--国际考古历史学专家;
王秀旺--贵州省民族古籍办副主任,彝文古籍研究专家;
高 昂--贵州六盘水彝学研究会会长;
康朝敏--贵州大方县人大原副主任,大方县彝学研究会会长;
陳福来--贵州大方县委宣传部文产办主任,彝族古文字研究专家;
张 林--贵州省六枝彝学研究会会长;
以及
《中国易经的天文奥秘》编撰委员会全体成员
浙江大学“易经文化创新应用”联合课题组全体成员
支持和帮助课题组研究、出版、发行的爱心企业家朋友们
本文转载于《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
声明:本站仅从资料保存角度出发转载此文,文中观点不代表彝族人网的立场。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