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武定东坡傣族乡:民族团结硕果累
走进金沙江畔东坡傣族乡,河谷里稻谷飘香、各种时鲜蔬菜郁郁葱葱,山坡上牛羊成群、果园里柑橘香味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放眼望去,尽是一片丰收美景,坐落于半山的路基干坡和达卧村的5000亩柑橘林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安茂里村和上村田村成片的软籽石榴正在采摘售卖,勐果河沿岸的田地里,各族群众在忙忙碌碌,一幅业兴、人和、乡村富美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东坡”傣语音为“顿帕”,意为“蔬菜之源”。东坡傣族乡地处金沙江畔,位于武定县城西北部,距县城108公里,乡域国土总面积215平方千米,是全县唯一的民族乡,境内居住着傣、汉、彝、傈僳、苗等7个民族。全乡辖东坡、达卧、庄房、水口、所所卡、以赤叨、东甸、白马口共8个村委会,52个自然村,68个村民小组。共有3818户1307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944人,占总人口的83.68%。
“平地经验”是全国“农业学大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曾经是全省学习的样板,“不等不靠、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紧跟党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创业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列为红色教育基地。
近年来,东坡傣族乡团结全乡各族群众,发扬艰苦风斗、自力更生的“平地精神”,变劣势为优势,实施“绿色产业强乡、惠民利民富乡、生态文明立乡、文旅发展兴乡、民族团结活乡”战略,按照“三个定位”要求,以“五共”为抓手,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将创建工作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发展等紧密结合,统筹谋划,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深深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内心深处,各族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勤劳、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与乡村振兴互促互融的新篇章,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民族专干具体抓的领导机制。成立以党委书记、乡长任“双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实施方案,多次召开会议部署推进,围绕测评指标抓创建。以开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大比拼活动为契机,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大比拼,与村干部绩效发放奖励分配相挂钩,杜绝干好干坏一个样,进一步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同时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做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目前,全乡村干部68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58人,占干部总数的85%。为进一步夯实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突出发展后劲,行民族团结进步之举。近年来,东坡乡始终坚持“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理念,全力以赴补短板、保安居、培产业、抓培训、输劳务、促增收。依托脱贫摘帽奖补资金、重点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资金、产业配套发展资金、沪滇资金等的支持,持续实施惠民利民项目,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自2016年至2022年以来东坡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共实施项目217个,累计投入资金2.1794亿元,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力,行政村道路硬化和自然村道路硬化达100%,白马口移民安置点和沿江观光公路全面建成,人蓄饮水全面巩固提升,水口自然能提水项目、大雪坡引水项目高质量推进完成,群众生活生产用水保障全面增强。全乡8个行政村实现光纤网络、无线4G网络全覆盖,52个自然村全部通10千伏动力电,并实现同网同价。
2023年,乡党委政府持续实施民生工程建设,积极争取项目实施修建东甸“致富路”,与元谋县实现“通航”;架设勐果“圆梦桥”,彻底解决了一到雨季河道涨水道路被阻断影响群众出行的情况;架通水口“幸福水”(水口自然能提水项目),彻底结束水口群众“望天求水、靠天吃饭、看得见水、用不到水”的历史,解决了“水口无水”问题,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注入“源头活水”;改造群众“增收地”,实施东甸等3个村土地整治(提质改造)项目,荒山旱地改造成为平整水田,解决了“地撂荒”问题,成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饮用“安全水”,提升改造东坡等4个行政村6个村民小组2220人饮水管道,解决了“饮水难”问题,确保“大旱之年”饮水安全。突出发展后劲。
文化是民族团结之“魂”,产业则是民族团结的“根”。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中,东坡乡始终把发展产业作为推动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抓手,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按照“河边花、半山果、高山养、反季菜”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建好平台、集聚产业、培育特色”的招商引资工作思路,通过引进奔象、德天壹品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引领种植柑橘5000余亩。依托云南尹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及种植大户发展河谷特色瓜果蔬菜、花卉等热区产业10000余亩。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大户+农户”、“劳务输出+贫困户”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土地流转、项目务工、农业发展、打开市场等方式,让贫困群众从传统种养殖业中解放出来,摇身变成项目合伙人、产业发展区日常维护经营的参与者,吸引外出务工青壮人才回流投入家乡建设,群众年土地流转租金流转收入达530余万元。截止目前,全乡50亩以上规模种植达24户,有专业合作社37家,均与群众全面实现利益联结,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致富。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东坡乡各族群众已走出贫困,过上了富裕生活。
东坡乡作为武定县境内唯一的民族乡,独特的民俗文化、民族风情和特色饮食都是东坡发展文化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的优势所在。该乡努力践行中央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把重大节日、重大政策实施与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节目特点,组级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今年开展了“四月八”泼水节、大年初三白马口祭龙祈福活动、勐傣“奥巴节”等节日,通过采取提前宣传,活动直播,节后宣传方式,参与人数达4万余人次,活动多次被中央级、省级媒体直播报道,带动经济增收100余万元,民族文化带动旅游产业发展实现“开门红”。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通过“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制度,由各村党组织牵头召开村民小组会议,组织制定以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扫黑除恶、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为主的《村规民约》,定期开展三堆清理。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靠大家、人人参与人人抓”活动,彻底改变了全乡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原有现状,提升了各民族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组建红白理事会,自发开展移风易俗,革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民俗陋俗,各族民风转好向善、互鉴良俗,宽敞农村、各族群众呈现出“地洁净、物洁净、人精神”的良好风貌。
突出移风易俗,绘就民族团结进步之画。东坡乡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通过“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制度,由各村党组织牵头召开村民小组会议,组织制定以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扫黑除恶、殡葬改革、移风易俗等为主的《村规民约》,定期开展三堆清理。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卫生靠大家、人人参与人人抓”活动,彻底改变了全乡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原有现状,提升了各民族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组建红白理事会,自发开展移风易俗,革除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薄养厚葬等民俗陋俗,各族民风转好向善、互鉴良俗,宽敞农村、各族群众呈现出“地洁净、物洁净、人精神”的良好风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今,走进东坡乡,民族团结之花绚丽绽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硕果累累,各民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建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像一颗颗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了一起,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双融合双促进的跨越发展之路。未来的东坡,将继续在党的光辉普照下,携手走进新时代,同心共筑中国梦。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李绍德、武学成,武定县委宣传部;杨丽红、东坡乡党委宣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