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金华:南华街头的“业余警察”
前言:马铭军同志是社会治安积极分子,他积极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嫉恶如仇,敢与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法行为作斗争,深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好评,社会需要他这样正气凛然的热心人。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好作品获奖证书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城的农贸市场、车站、商场等公共场所,人们总能看到一个身材高瘦、皮肤微黑的年轻人在走动,他一边和周围的人亲热的打招呼、一边警惕地注视着街上来往的行人,对好人他是卫士,对行为不轨的人他是克星。不论是外来的商人还是本地的小贩都亲切的称呼他“小马”。
小马是个生意人,名叫马铭军,几年来,他在经营好自家商店的同时还抽空做起了警察的工作——抓扒手、反盗窃,坚决与各种犯罪行为作斗争。别看他一脸稚嫩,那双眼睛可“毒”着呢,他只要到街上溜达,什么小偷、骗子都很少能逃得过他的眼睛,这些人只要被他一“粘”上,那只有一条路,就是被送进派出所。
2003年3月,马铭军和妻子在南华县城开了一家皮鞋店。一次,一位顾客来买鞋子,讲好价钱后一摸钱不在了,背包被刀片划了一个口子。小马非常同情那位顾客的遭遇,感到非常气愤。从此,小马就和街面上的违法犯罪嫌疑人较上了劲。他在和妻子一起经营好商店的同时,经常会抽空到街上,特别是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走一走、看一看。几年来,被他亲手送进公安机关受到治安、刑事处罚的违法犯罪分子已有39人,其中扒窃分子21人、实施诈骗13人、抢夺金项链耳环2人、实施盗窃3人。协助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提供破案线索10余条,受到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称赞。2005年12月,马铭军被评为南华县“社会治安积极分子”,受到县委、政府表彰。
2003年6月27日中午,马铭军在南华县城东门外车站听到有群众议论:有个偷电动自行车的贼往个私街跑了。马铭军判断窃贼可能会往龙泉广场边的菜园方向逃跑,于是独自一人追上去,到菜园里查看了几遍都不见小偷的踪影,查找中,他突然发现小河涵洞里有洪水流出,洞里一片漆黑,他卷起裤脚涉着齐膝的污水走进涵洞,抓获了躲藏在洞内的盗窃嫌疑人胡某。
2004年8月3日中午,南华县城赶街的人很多,马铭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发现了一个可疑的身影,一名男子尾随一个牵牛的老乡进入牲畜市场,直到下午老乡卖了牛,一路尾随到农具市场,趁老乡挑选农具时实施扒窃,男子刚得手就被马铭军人脏俱获,老乡卖牛得来的860元现金失而复得。
2005年2月15日上午9时,马铭军发现两名学生模样的“聋哑人”在街上装作互不相识,并不断进入各个商店询价。至11时,一人进了农牧局外茶叶商店,比划询价,另一人趁机盗窃店主的提包溜走,马铭军追到电影院将两人一举擒获,缴获被盗手机一部、人民币400元。
2006年4月10日上午,三名外地男子在南华街头不停在转悠,眼睛始终盯着来往的行人,虽然他们装作互不相识,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但他们的举动已被正在守店的马铭军看在眼里,便悄悄跟在他们后面观察动静。中午12时,一位老人从某银行出来,刚走到龙泉路中段,三人中的一人快步走到老人前面,故意掉下一沓人民币后继续向前走,老人未理睬。一个年轻人跑上前捡起来与老人搭讪了几句后,并拉着老人往龙旗路走去。马铭军迅速与派出所民警取得联系,在商住小区将正在进行诈骗活动的字某、王某、郑某3人抓获,公安机关顺藤摸瓜,破获诈骗案件两件。
马铭军去做这些善事,耽误了店里的很多生意,妻子一个人忙不过来,常常抱怨说:“你别去干了,又危险又没有报酬,还耽误了自家的生意,即便你回家闲着我也安心些。”但他总是笑着说:“我们把街上的小偷、骗子清扫干净了,你做生意才更省心呢”。
马铭军同各种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精神也感染了他的家人。2007年1月27日傍晚,他的妻子正在商店门口休息,发现一名妇女走进附近一家服装店偷了几件衣服塞进提包后悄悄溜走了,她立即打电话给马铭军,小两口追了上去,把小偷杨某人脏俱获并送进了派出所。
由于马铭军敢于和善于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他在同行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一起做生意的店主们有什么事都喜欢向他请教,特别是发生了纠纷,只要马铭军一到,很快就能平息,有他在街上,人们做生意也更安心,如今,马铭军已成了当地群众眼中的平安卫士。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注:本文原载《楚雄日报· 楚雄晚刊》2007年12 月17 日。
作者:普金华,系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人民解放军原中校;人民警察原四级高级警长、一级警督;南华县“菌乡银发”志愿服务团副团长、矛盾纠纷调解志愿服务队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