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第一村”老年爱心助餐服务点正式运营
2023年11月28日,被誉为“中国彝族第一村”的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环州乡首个乡村老年爱心助餐服务点在环州乡正式运营,当天中午,就有30余位老人前来用餐,打造一餐热饭“小食堂”成就老年 幸福“好食光”,深受老年群众欢迎,此举善属全县乡镇之首。
中国彝族第一村——环州村,一个在中国地图上难以找到的彝族小山村,一个引起国内外人文学者高度关注和浓厚研究兴趣的特殊人群。在西南地区彝族历史文化的壮丽图景上,古朴而神秘的彝家村落——武定环州村。
环州村,是云南省武定县一个边远的彝族聚居乡,位于武定县城西北,距离县城114公里。全村有500多户,1800余人,全部为彝族。历史上,这里曾是李氏土司的世袭封地。环州李氏土司统治大小环州共历经3朝16代计384年。
近日来,武定县环州乡积极探索多元融合的“家门口”养老新模式,通过党建引领、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爱心人士为主体,以“树牢一个理念、聚焦两个群体、克服三个难题、抓好四个细节”的工作思路成功打造“环州村老年人爱心助餐服务点”。
树牢一个理念。环州乡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并以县委“五小”(小食堂、小家政、小代办、小药箱、小热线)为着力点,牢固树立“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有效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意识,积极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群众家门口。
聚焦两个群体。武定县环州乡通过聚焦农村困难老年人和留守老人两个群体,通过前期走访调查,摸清需求底数,将环州村有助餐需求的33人,其中留守老年人10人,残疾老年人8人,低保老年人17人,患病卧床需要送餐老年人3人,其他有就餐需求老年人10人,纳入乡村爱心助餐服务范围。
克服三个难题。环州乡通过资源整合将靠近村口的“同心亭、清廉亭”、爱心人士餐饮店作为乡村老年助餐服务室内室外食堂解决场地难题;通过“政府补贴一点+村集体经济扶持一点+爱心人士捐助一点+群众自己承担一点”的方式解决“谁来出资”难题;依靠“一名爱心党员”李晓燕解决“谁提供服务”难题;落实社会力量参与老年助餐服务,确保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价廉味美、安全卫生的爱心餐。环州村爱心助餐服务点向辖区内困难老年人及弱势群体,每人每餐收取5元,村内其他人员或者外村人员到爱心助餐服务点用餐,每人每餐收取10元,按照当地习俗周一至周五每日提供午餐,菜品为一荤两素两汤。
(爱心人士安会武捐赠桌椅)
(食品留样)
抓好四个细节。爱心助餐服务点通过执行食品留样制度确保食品安全风险有效管控;通过组织开展报餐、预存刷卡制度,规范运营、杜绝铺张浪费;通过鼓励邻里互助带餐,联合党员、志愿者送餐上门,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不出门就能解决吃饭难题,满足老年人个性化需求;通过创建“1+N”工作方式拓宽助餐服务内涵,联合乡卫生院不定期在老年人集中时、就餐前开展免费血压测量、中医中频治疗、红外治疗、老年人慢性病咨询等义诊活动提升服务质量。
一顿暖心饭,温暖老人心,老年爱心助餐是关系老年人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下一步环州乡将继续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和做法,积极倡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活动,营造敬老、爱老、为老、助老的良好氛围,让辖区广大老年人都能够享受到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周绍华、王家真,武定县环州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