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白路彝乡:荒地种甘蓝 群众采收忙

作者:​李绍德 武学成 张义能 郭晓文 发布时间:2024-05-31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眼下,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白路镇基丁普彝族村的500多亩甘蓝全部进入了采收季节,走进种植基地,一片甘蓝组成的绿色画卷映入眼帘,山地里10多名村民穿梭其间,背着背篓“提刀上阵”,手起刀落的瞬间,一个个硕大饱满的甘蓝放进背篓,收割、运送、装车,现场忙碌而有序。
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limage001.jpg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田间一角,村民李学鲜和同伴互相配合,不一会儿就砍了一堆“莲花白”,喜悦之情溢于言表。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甘蓝的栽种到中期的管理,还有甘蓝的采收,我都一直在基地里面打工,每天的收入在一百多块左右,一个月三千多块,在家门口就找得到钱,对我们农民来说是相当方便,在家老人娃娃都照顾得着,所以说还是好呢。”李学鲜告诉我们。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路镇地处高寒山区一直都有种植甘蓝的历史,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种出的甘蓝(俗称莲花白)叶肥汁多、甘甜脆爽,2016年注册的“云路”牌甘蓝就被认定为纯天然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limage003.jpg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何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有效夯实种植前端链?白路镇依托独特的自然、气候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当地致富能手、种植大户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产业,鼓励村民积极种植甘蓝,让原本撂荒近20年的土地变成了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的“黄金地”,既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又充实了百姓的“菜篮子”。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白路镇岔河村种植大户杨作斌说:“我三月份流转了590多亩土地现种植甘蓝,现在已经采收第二批,每亩产量在三吨左右,每公斤市场价在1.5元—2元,一年可以种两季,今年收入可以有500万左右。”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limage005.jpg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仅仅三个多月的时间,杨作斌不仅盘活了这片撂荒的土地,还开辟了一条进山的公路,成片的甘蓝种植基地给原本寂静的山林平添了几份“绿意”和生气,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流转土地的租金收入,还解决了附近几个村的村民就近、就地务工,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limage007.jpg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们村片土地由于离村子比较远,加上交通和水的不方便,土地也不平整,所以大多数群众都不愿意种,通过土地流转这种方式把我们土地流转出去,最多的一户有20多亩,土地资金收入每年每亩在2000元左右,而且可以长期在基地打工,可以解决我们村五十多人的务工问题。”基丁普村村民小组长李学良说。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glimage009.jpg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种得好是前提,卖得好才是关键。为了确保种植的甘蓝抢先上市,走俏市场,争取利益最大化,杨作斌修建了冷库保鲜保质的同时,积极与各大沿海城市对接,加大对甘蓝的产品包装,经过筛选、称重、装箱后,第一时间发往目的地。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采收冷藏后主要发往重庆、广州、深圳、武汉等地,每两天发一车,深受市场喜欢,现目前来看是供不应求。”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下一步,我们白路镇将一季接着一季栽,一茬接着一茬种,在合理布局、科学轮作,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蔬菜产业的经济效益,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白路镇党委书记宋允华表示。vKO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李绍德、武学成,武定县委宣传部;张义能、郭晓文,武定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