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武定县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打造“幸福家园”

作者:李绍德 延杰婷 发布时间:2025-01-20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近年来,武定县通过党建引领深化基层治理,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的社区治理新路径,不断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规范化和智能化,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通过党建+网格化、社区多元共建,以及“五小”工程的实施,武定县社区的治理效能和居民的幸福感得到了显著提升。vZ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武定县通过构建“乡镇党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网格责任体系,确保了基层治理的责任落实到人,服务对象覆盖到每一户。社区党员通过“红色巡逻队”“党员先锋队”等组织,带头参与治理工作,推动了“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的工作模式。vZ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image001.jpgvZ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走进狮山镇南街社区,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社区里的树,每棵树下都有管护人的名字。“在党员的带动下,每个居民都能融入管理管护工作中,社区里每棵树都有专人管理,我们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南街社区居民李先生说。武定县狮山镇南街社区就是党建引领下的一个典型社区,在党建引领下南街社区的社区治理积极发挥“大党委”作用,调动共建单位、商户和物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推进“阵地同管、要事同办、服务同行”的“三同”工作模式。南街社区党总支书记孔祥辉说:“我们把各商业协会、少数民族协会都纳入社区党总支,利用社会团体、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对邻里纠纷和社会矛盾的化解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vZ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image003.jpgvZ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南街社区为深化基层治理,实施了“12345”社区工作法,以党建为核心,将党建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形成了强大的治理合力。通过组织54名党员巷长、80名楼栋长、566名居民户长参与社区工作,实施“群众点单,党员接单”,实现了服务零距离。社区与11家驻区单位建立共建关系,借助“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有效整合各方资源,解决了老旧小区改造、环境美化等多项民生问题。此外,社区还通过引入优质物业企业,推动物业片区化管理,强化社区居民自治机制,推动基层民主协商。vZ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image005.jpgvZ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为了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南街社区通过“五小”工程实施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社区建设了便民服务站,为居民提供集中办公和上门办事服务;通过“南街小食堂”和“连心家政服务公司”,为老人和失地人员提供温馨的服务;通过“小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帮助闲散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社区还通过“小热线”连接干群通道,确保群众诉求得到及时响应,真正做到“群众点单,党员接单”。vZ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孔祥辉说:“我们通过‘五小’工程来实现为民便民,群众有需求打电话,我们做到十分钟之内给答复。很多问题和矛盾都能得到及时的化解。”南街社区通过整合辖区资源,结合“雪亮工程”和“天保工程”平台,开展了线上线下联动服务,成功解决了3620件群众诉求,极大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通过这些创新举措,社区的服务事项从传统的线下处理逐步转向了智能化、便捷化,确保了问题的及时反馈和解决。vZ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zimage007.jpgvZ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互联网+网格化”方面,武定县将科技手段与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建立了数字化平台,通过“一户一码”数字门牌,实现便民服务事项的全覆盖。据了解,武定县将继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着力加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动传统社区管理向现代社区治理转型。通过加大服务触角,拓宽社区治理共同体,力争打造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幸福家园。vZh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延杰婷,武定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