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武定康乐村老年人的幸福食光

作者:​李绍德 李莉 发布时间:2025-02-19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正月十五元宵节,云南省楚雄州武定县狮山镇椅子甸康乐村幸福食堂举办了一场“爱在元宵节,情暖老人心”主题活动,为村里的老年人带来了浓浓的节日祝福。
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01.jpg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活动现场欢声笑语,老人们围坐在一起,一边搓汤圆,一边畅谈着如今的美好生活,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除了传统的汤圆制作,幸福食堂还精心准备了猜灯谜、套圈、手工粘土、文艺表演、打跳、爱心义诊等活动,老人们在浓浓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03.jpg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知不觉间到了晚饭时间,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饭菜、软糯香甜的汤圆、各种美味佳肴被端上饭桌,大家坐在一起品尝。汤圆象征着团团圆圆,边吃、边笑、边唱,欢歌笑语憧憬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05.jpg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椅子甸康乐村聚居着彝族、苗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60岁以上的老人有73人。幸福食堂成立于2024年2月,共有46位老人在食堂就餐,一年来就餐累计24536人次。目前,幸福食堂按照“政府扶一点、个人出一点、村委会添一点、村小组补一点、驻村工作队助一点、企业帮一点”的多元筹资机制建设运营,村、组干部也在不断探索老年幸福食堂的管理模式,让老年人享受“幸福食光”。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07.jpg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老年幸福食堂作为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就餐环境,让老人们能够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随着食堂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现在康乐村幸福食堂不仅能提供营养均衡的餐食,还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在晚年依然能够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的尊重。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09.jpg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夜幕降临,村里举办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篝火晚会,各族群众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围熊熊篝火翩翩起舞,在这个充满温情的节日里,让老人们体验到了传统节日的乐趣,也展现了镇、村干部、驻村队员对老年人的关心关爱,让“尊老、爱老、敬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更加深入人心,让老年人在温馨的幸福生活里过好每一天。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dimage011.jpgADR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李莉,狮山镇党委宣传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