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要闻

“楚雄好人”毛家文:昔日见义勇为 今朝又行善举

作者:李绍德 李昕蓉 发布时间:2025-04-06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20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乙巳年三月,云南省武定县插甸镇安德村委会双龙村活动室里悄然增加了20张漂亮的吃饭桌子,村民们在下车,搬运时,口口声声传颂着捐赠者毛家文昔日“见义勇为”今朝又行善举的传统美德。
sh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cimage001.jpgsh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毛家文是插甸镇客运站交通管理员,太平洋保险业务员,多年来他全力维护交通安全,奋不顾身救人,疫情防控期间捐方便面、矿泉水等给医护人员,获得了楚雄州“见义勇为”“楚雄好人”荣誉称号。“过去村里进入田间劳作,只能在仅有20厘米宽的这条三面光沟帮上行走,背谷子、背粪手脚并用,微耕机请人抬进田,村民多次提出来要修这条路,村干部也几次商量,但苦于没有资金购买材料而望“沟”兴叹。毛家文看在眼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方争取153块预制块,钢筋、钢模等,群众投工投劳,终于将这120余米断头路修通,极大地方便群众出行和田间劳作。”双龙村村民小组长毛红伟说。sh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cimage003.jpgsh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听说毛家文要组织村民铺筑全村多年想做而做不了的这一田间路时,全村人踊跃参加,多位村民出动自己的车拉预制块分文不取。在毛家文的号召下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投入100余工,硬是把一块块水泥预制块用人工抬去安装起来,如今看上去,这条长120多米,宽1.5米,投资3.5万元的田间路像绿色栅道,既解决了本村人田间运输的困难,还方便了邻村群众田间机耕、运输。sh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ccimage005.jpgsh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据了解,双龙村有115户,432人,设一个党支部,有11名党员,过去这里是有名的“老大难”村,镇村干部都不愿来这里开会,占道经营、占路、占沟,公益事业建设开展难而远近闻名。sh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近年来,双龙村在毛家文“见义勇为”“楚雄好人”英雄事迹的感召下,新的村民小组党支部书记、组长上任后,注重加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群众的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教育,干部群众的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村干部的带头下、村民自发捐款4万余元,投劳400余工,在村前河道上建起一座桥,桥头植树种花,立村名标志的大石头,目前笔直的水泥路,大桥头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sh7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李绍德,武定县委宣传部;李昕蓉,武定县插甸镇党委宣传委员)

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