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彝族山乡面貌新——云南武定县插甸镇扶贫开发见闻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近年来,武定县插甸镇在省委组织部的大力帮扶下,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实施“十个一”工程,即:“发展一棵烟、种好一片菜、栽好一棵花、养好一批畜、管好一块石、打造一块地、美化一条街、挖通一条路、开发一条河、建好一个村”,扶贫攻坚取得了乐可喜的成果。
一看种植新变化
在被当地人称为粮仓的安德坝子,只见千亩良田既不种稻谷,又不种麦子,而是引进农业龙头企业种植玫瑰花、鲜切花、猕猴桃、雪核,村民们拿了租金后又在基地打工,在安拉上沾良、增益、乐茂河烤烟基地里,成活的烤烟一天天发绿,烤烟收获后种植豌豆,亩产值超过万元,康照、水城、老木坝、和尚庄等山区村委会万亩洋芋郁郁葱葱。镇长张建云说:“过去周而复始地种植包谷、水稻、麦子,一年仅有半年粮,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不仅粮食吃不完,钱袋也鼓起来了。”
二看猪鸡牛羊壮
“至少能产八九个”、“我看十来个都不止”,增益村委会安乐村民小组的七八个妇女围在李国富家即将下崽的老母猪旁猜来猜去,他家最近出售了小猪8头,卖得6000多元。去年以来,随着子猪价格的不断攀升,加上政府对能繁母猪的保险,全镇每年组织两次免费动物防疫整乡推进,各村经常举办畜牧养殖培训班,精准扶贫挂钩单位又对贫困户进行畜牧养殖产业扶贫,极大地调动了全镇人民的养猪积极性,全镇户户养猪,收入从来没有这样高过。养鸡、养羊、养牛更是该镇的一大优势,每个赶集天,省内外客商开车来这里抢购,农民心里乐滋滋的。
三看基础设施变了样
走进插甸镇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昔日的坑坑洼洼、脏乱的街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整洁的水泥大街,规范有序的商品、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将要建成的客运站,现在投资1500万元的新大街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施工,是全县异地搬迁重点推进项目,副镇长李葆文介绍说:现在县镇通油路,镇村水泥路,家家户户用电实现一户一表,村村建起卫生室、文化室、活动场所。进过烟田建设、沟渠配套、高稳农田改造、水利化程度大大提高,农民出行难、就学难、就医难、饮水难、用电难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
四看农村新气象
沿着武定县插甸镇政府驻地向北前行,大约30多分钟,只见不远处一座山头上现出一片亮眼的灰白色,一幢幢两层楼的小洋楼顺着山势整齐排列,与环绕四周的深深浅浅的绿树林搭配在一起,犹如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汽车拐过几个弯,便到了康照村委会大黑山村民小组。
村民杨国珍家宽敞的客厅内,两个孩子坐在电视机前,兴致盎然地看着动画片,“咯咯咯”笑个不停。一旁的爷爷靠在沙发上,微笑地看着眼前的孩子们,“这样的日子,以前真的是不敢想。”
几年前,杨国珍和村里的70多户苗族、彝族居住在远处的高山上,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在省委组织部、州、县、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33户搬到了统建点。房子、水、电、路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生活。
政府每家给补助了将近6万元,我们自己只花了1万多元就盖起了一层水泥小洋楼,又宽又亮,还结实。”杨国珍说,再不用像从前一样一家5口挤一个20多平方米的木屋子了。
家门外,村庄环境也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从前凹凸不平的村内泥巴路变成了平整的水泥路,崭新的路灯立在道路两旁,点亮了山村的夜晚。排水沟、洗涤池相继建成,村内污水横流的现状得到了极大改善。村里还建起了篮球场,修缮了活动室,茶余饭后,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