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马巫:优秀劳务输出“领头羊”
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曾经脸朝黄土背朝天。2002年,他走上了进城打工之路,凭着敢闯敢干的拼搏精神,他成就了自己的致富之路。
他心系家乡,致富不忘故乡人。从2005年至今,他为深圳等地成功输入务工人员已超过1200人,目前,农民工来源已覆盖到越西县、甘洛、布拖、美姑等区域,由于管理有方、工作到位、协调有序,达到了家长满意、务工人员满意、用工单位满意之效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他就是沙马巫和。一个平凡却让人肃然起敬的人。
穷则思变 致富路上率先飞
现年42岁的沙马巫和出生在越西县瓦岩乡茶园村,和大多数村民一样,成年后,结婚生子,守着几亩田地,靠着土地上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虽然勤劳能干,但仅靠种地,到头来日子仍过得十分艰难。
穷则思变。为了让老小都过上舒坦日子,为了供孩子们上学,沙马巫和寻思着找一条致富路。2002年开春,他义无反顾地走出大山沟,汇入浩浩荡荡的打工族洪流中,踏上了创业之路。
在广东省东莞市有化工业区金风玻璃玩具厂,他找到了一份工作。勤劳能干的他在厂里工作积极,并能按质按量地超额完成工作,获得的工资也较高,三年的拼搏,让他成为了当地老百姓津津乐道的致富能手。
同时,他的踏实能干也得到了厂领导的认可。茶余饭后在跟厂领导一起闲谈交流中他发现,厂里紧缺民工,心想是否把家乡的兄弟姐妹也带出来,一则让他们打工挣钱,见见世面,二则也能解决厂里员工紧缺的困难。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厂领导后,厂领导立即同意了沙马巫和的提议。
心系家乡 致富路上共同飞
2005年,刚过完春节,他将自己十几个亲朋好友及子女介绍到厂里,经任用考察后厂领导都很满意,厂方专门给了沙马巫和一个特殊的工作——专为工厂选拔输送工人,报酬按他平常上班的双倍发放,沙马巫和回到家乡,在新民、城关、中所、普雄等片区积极宣传,召集了一百多人,带着他们走出家门,寻求致富路。
一年后,从穷山沟里走出去的首批务工农民个个都向家里寄来了自己打工挣得的钱,最少的除日常开支外给家里寄来一万多元,多的则达到二万元。这对于以土地为本的农民而言,那可是一笔不少的数目,有的甚至一辈子连见都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尝到了外出务工的甜头,大家喜笑颜开,请他“牵线搭桥”的人源源不断。沙马巫和带领的农民工人队伍逐渐壮大,民工来源不仅覆盖越西县各片区、各乡镇,甚至北至甘洛、南至喜德、布拖,东至美姑等都慕名而来。截至目前,沙马巫和带领下外出务工人员已超过1200人,成为远近闻名的劳务输出经纪带领人。
强化管理 致富路上苦乐歌
在众多打工者中,很多都是初次离开家乡,远离父母亲人来到热闹喧嚣的大都市,城市对于他们来说既新奇又陌生。初来乍到的他们在彷徨、失落时,沙马巫和会以家长的姿态进行交流沟通,帮助姑娘、小伙儿们渐渐适应城市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对于部分染毒、酗酒的年轻人,沙马巫和或对他们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或采取个别交谈、集体动员等多种形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地批评教育,让他们渐渐改变陋习,回归健康生活。
每到节假日或重大节日,他会举行节日庆祝活动,如歌咏比赛、达体舞比赛、摔跤比赛等,并邀请公司领导参与,互相敬酒祝贺节日快乐,增进了相互间的情谊。
由于农民工人数多,广泛分布于广州十多个公司和企业中,为了便于管理,他选拔十一个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人员,负责管理各公司农民工,帮助他们解决具体困难,处理协调日常事务、分发民工工资等,他本人则总体协调、全局指挥,拟定完善管理制度,落实方案。
这些就是沙马巫和工作的一个缩影,在农民工眼中,他就是自己的严师慈父。在他的影响下,所带的农民工勤奋实干,为务工人员树立了良好形象。
“家长满意、务工人员满意、用工单位满意。”这是越西总工会对他的评价。对这样的评价,他一笑置之,他知道,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如今,家乡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在县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沙马巫和在继续做好劳务输出的同时,在老家茶园村承包了两百多亩地种上优质核桃苗,少部分已开始挂果。他说,如果有机会他还想承包更多些,同时带动周边老百姓,让荒山荒坡披上绿装,在保护水土的同时,也能增加收入。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