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穷乡僻壤的美丽蝶变——武定县插甸镇改革开放四十年回眸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已步入花甲之年,我出生在大跃进的1958年,到了读书年龄又碰到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初中毕业虽然成绩优秀,又恰逢知识青年上乡下乡,我们被称之为回乡青年,于是回到生产队当农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半年后被推选为生产队会计,后来担任民办教师、小乡乡长、村公所、村委会书记、主任,40多年的风风雨雨,亲身经历了从生产队、土地联产承包、改革开放的每一个飞跃,见证了一系列农村改革、发展的沧桑巨变,真切体验到了插甸农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方方面面。
四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祖国大地强劲吹起。插甸这块极度贫困的土地也得到了改革开放春风的滋润。四十年过去了,回眸展望,今日的插甸,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灿烂光辉,伴随着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雄健步伐,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到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生机盎然的景象。
特别是近几年来省委组织部在插甸开展挂县包乡驻村联户,干部直接联系群众,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后,县、镇、村干部带领全镇各族人民,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全镇村村通了水泥路,户户用上自来水,小洋楼如雨后春笋,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衣食住行极大改观,教育、卫生、通讯等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因此,插甸成为标杆,“插甸经验”誉享省内外,今年以来通过开展利长远,固根本,抓基层,打基础,党建扶贫双推进,成效显著。为此,前不久,武定县委书记李玉林接受新华网的专访,全方位介绍插甸镇的发展变化。这些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动力就是两个字——改革。党的改革开放阳光,给插甸彝乡苗岭带来巨大变化,插甸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绽放在罗婺故土风情走廊线上。
缺粮村变成余粮村
过去农民苦,插甸的农民则更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尽管各级党委花了很大的气力大抓“以粮为纲”,但事关民生的粮食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加上穷山僻壤的地理环境,插甸一直是有名的缺粮大乡。70年代初,粮食总产只有240余万斤,单产只有120多斤。那时候分配给农民的年人均口粮只有180---240斤左右,而且这个数字中杂粮、洋芋要占大部分,农民一年四季是吃了杂粮吃洋芋。大米饭只有在逢年过节才能享用,遇到灾年,粮食只够吃上半年,大多数人要吃国家三四个月的供应,最多的年份全公社要吃上百万斤供应粮。
1978年,中共中央关于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帷幕,为了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中取得经验,1979年插甸公社将我们增益大队安乐一队列为试点,派出公社党委副书记毕富才来蹲点,当时只能搞包产到组,包交提留,统一核算,在群众大会上,大多数群众不同意包产到组,要干就直接分到户,毕副书记也相当害怕,不敢做主,只有回去汇报,结果遭到公社党委书记唐福升的严厉批评,文件明明规定只能搞包产到组,你怎么能搞分田单干,这不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了吗?”受到极大委屈后的毕副书记,就像霜打过的茄子,可回到我们生产队就态度坚决地不准我们搞包产到户,而大多数群众顶着不干,因为饿怕了,老队长是党员,又是大队支委,他也不能违抗上边政策,更不敢得罪上边干部,此时干部与群众之间的意见分歧很大,情绪十分的不稳定,工作再也无法开展下去了,当时,我是会计,还不是党员,正直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时候,我就大胆地提出,通过群众表决,结果家家户户同意包产到户,虽然没有像小岗村那样冒着极大的危险按下鲜红的手印,但也是有着很大风险的,因为当时改革开放还有很大的阻力,左的思想根深蒂固,这个时候公社、大队干部们无奈了,叫我们对外只能说包产到组,实际我们是分到户了,分到土地、耕畜、农具的农民如获至宝,起早贪黑地在自己的土地里劳作,经过我们一年的实践,家家户户获得较大丰收,真的是盆满钵盈,彻底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羡慕我们。第二年,公社干部来总结我们生产队的成功经验,当时我还在全公社三级干部会议上发言交流经验呢!
1982年,全公社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以搞集体、评工分到包产到组、包产到包户,最后全部实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彻底改革。这一改革最根本的变化是从生产方式上改变了过去“一平二调、一大二公、大锅饭”的平均主义问题,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与此同时,粮食生产的良种、良法、化肥、农药等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也极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改革后的短短几年,人变勤了,地变肥了,过去的“懒汉”变成了致富模范,过去不产粮食的土地变成了单产千斤田。一批批收入万元钱,贡献万斤粮的农户榜上出名。安德村委会咪基嘎村农民贺应喜,改革后不出两年,他一心一意种田经营,成为全乡贡献粮食最多的万元户,率先买大卡车营运,出席了州、县劳模会,当上了县政协委员。哪吐村委会下核桃树曾经开,在种好自家土地的同时,养殖中华地蝙虫,成为全县有名的万元户。到1985年,全乡粮食总产达到1200万斤,比改革前的1972年增长两倍多,全乡共向国家出售商品粮800万斤,超额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全乡粮食贡献总量和人均贡献均在全县其它公社前列。名不见经传的插甸也因粮食贡献大而在全县有了一席之地。因为她确实实现了缺粮乡到米粮仓的巨大变化。随着粮食问题的解决,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不断改善,“三间瓦房一照壁,打开柜子就撮米,进门闻到腊肉香,一天两顿饱嘟嘟”成了当时的插甸人民进入温饱时期的生活写照。
现在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优良品种的推广,科技措施的支撑,基本农田里有的种花、种菜、种药材 ,种植粮食的并不多,但粮食自给不成问题。
调结构 农民腰包起鼓来
在广大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基础上,怎么样使农民走向富裕之路,又是一个中央1号文件,吹响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号角,插甸人以满腔的热情投入了新的创业热潮。
插甸有着远久的洋芋种植历史,过去由于受到单一经营的约束,该产业一直没有形成气候,到1978年,全乡洋芋面积才1000多亩,当时是一无规模,二无品牌,三无效益。
1995年武定发生了百年不遇的6.5级大地震,插甸乡康照是重灾区,房屋变成了一片废墟,县乡村干部在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恢复重建的同时,考虑着如何发展产业,让老百姓的腰包鼓起来,时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蒋开华大胆地提出他的设想,康照有广褒的土地,比较适宜种植洋芋,但是农民为什么不敢大胆的种?一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二是担心生产出来后卖不出去,三是部分农民怕苦怕累。找到问题的结症后,乡村两级一面发动群众连片规模化种植,一面向上争取子种、化肥、农膜的补助,乡村干部、农科人员进村入户动员,田间地头手把手地辅导,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全村种植的4000亩洋芋喜获丰收,平均亩产量达到2000公斤以上,为了使农民生产出来的洋芋卖得出去,乡村干部四处奔走,寻找市场,联系客商前来收购,做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洋芋亩产值达到2500——3000元,这在当时的康照真是打了一个不小的涟漪。一花引来万花开,从此,插甸洋芋种植形成规模,覆盖到水城、老木坝、增益、和尚庄。
目前,插甸镇每年种植8000多亩洋芋,收入达到1600万元,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种洋芋吃大米的夙愿全部实现,种洋芋,鼓袋子、建房子、坐车子的比比皆是。
插甸坝子里不再是祖辈沿袭下来的稻谷、包谷、麦子老三样,而是调整产业结构,什么赚钱种什么,市场需要什么种什么,荣丰村千亩连片玫瑰花基地,安德猕猴桃基地、蔬菜基地、哪吐花卉基地,康照雪桃基地、水城苹果基地、乐茂河、安拉、上沾良利用气候优势种植烤烟、豌豆、农民拿到地租后又到基地打工实现双赢,安德、古普、哪吐、增益、康照等全镇土地流转1.5万亩,有力地带动农民致富,助推脱贫攻坚。
资源开发点石成金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说的是插甸的自然条件状况。在过去,人们把它视为穷山恶水的象征,而今却又成了令人羡慕的旅游资源,环保装饰建筑材料、木纹石工艺品。
1996年和尚庄村委会书记张子祥,多方争取资金,发动群众开挖进村公路前,请来了工程师进行测设,走了一天之后,惊呆了,除了山还是山,过了岩子还是岩子,怎能打通这条致富通道呢?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要群众发动起来了,什么人间奇迹都能创造出来,饱偿交通闭塞之苦的和尚庄人们群众在开挖公路的过程中,发挥出极大的工作热情,硬是用大锤、炮杆、一点一点地凿出来的,当时人们在舆论,要是这些石头管钱该多好啊!公路开通后,这些石头果真管钱起来了,这里沉睡千年的石头既然是木纹石,一时间,省内外客商纷至沓来,昔日荒凉,人迹罕至的大山变成了沸腾的矿山,偏僻边远的和尚庄苗族山区整体带动发展起来了。如今,村里通上柏油路尚属全州第一。
据地质资料表明,全县有34亿立方木纹石存储量,其中90%在插甸,它分布在武定、禄劝交界的长冲、和尚庄、哪吐、增益几个村组,由于资源丰富、有序开发,在长冲建起了石材工业园区,33家木纹石加工企业入住,产品远销国内外。
在山清水秀,群山连迤的水城河,清澈的河水在宽阔而坚硬的河床上静静地流淌,即有高原平湖的明净,也有深谷飞瀑的壮美。沿河而下,随着地势的变化,形成了一道道高低不同的瀑布景观。由于大自然的天工之作,造就了数道0.5米─20余米不同类型的瀑布。这条河最美丽最壮观的风景要数飙水岩瀑布,顺河而上,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个由多层瀑布组成的小瀑布群,而那道三十米高的大瀑布,还藏在深谷之间。流域范围内植被茂密,湖光水色旖旎迷人,有溪流瀑布欢唱,高原平湖静思,云雾高山缠绕,巨石险壑耸立,深谷村落悠然……丰富的景观类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一区域到处充溢着清新与自然之美。流域范围内植被茂密,丰富的景观类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这一流域内处处充溢着清新与自然之美.河床两岸处处是质地优良的红砂岩,红砂岩由于其色鲜而质软,且较易于雕刻,普遍被用于房屋装饰。风光旖旎,群山逶迤,独具丹霞地貌特色的水城河观光,,是 喀斯特地貌云集的云南不可多见的距昆明最近的丹霞地貌群,是旅游科考的人间仙境。
村村寨寨水泥路
居住在上沾良村民小组的杨春学说,过去上沾良村不通公路,全靠人背马驮,有一年他家养了两头肥猪,当地没有人要,只好请8个人抬出来,除了费用所剩无几。要是遇到危急病人也只好找人抬,由于路途遥远,有的延误救治时间而离世。要致富,先修路成为人们的共识,上沾良人民在村党支部书记杨春禄的带领下,战严寒、冒酷暑,父子齐上阵,夫妻共克艰,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努力,将13公里的进村公路用一锄一杆挖通。这是插甸公路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插甸人因交通不便吃够了苦,因此在修路上是不余遗力,不惜血本。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努力,现已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交通网络。老108国道穿境而过,长己公路纵贯南北,12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90%以上的村民小组通村公路,村间道理全部硬化。
白云深处见洋楼
在茂密的森林中,到处时隐时现着崭新漂亮的小洋楼,这属插甸一大景观。尽管现时插甸农民的居所还不能完全和外地比,但要在四十年前是想也不敢想的。那时连集体单位都没有一栋象样的楼房,就更谈不上农民住楼房。东倒西歪的土坯墙,低窄潮暗的茅草房,是当时人们栖身的场所。随着经济的发展,从90年代起人们开始改善居住条件了。一方面,有了钱的农民出现了建房热,另一方面,政府扶持实施的危房改造,安居房建设、消灭茅草屋工程,使全镇2000多户农民住进了宽畅明亮的新房,年年实施的土坯危房扶持重建,使1000多户东倒西歪的房屋得到了改造,如今,全镇有2200户农民住的是小洋楼,占总户40%,有2500户实施了庭院净化工程,有860户实施了“一池三改”工程。农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一部分农民进城购房已开始城乡两居了。
吃水一直是困扰插甸的大难题,因为插甸属于喀斯特地貌,天上下雨不少,地面存水不多,那时无钱兴修水利设施,家家户户饮用水都要到很远的小坑小堰里去挑。关于吃水难,在插甸流传着一个吊井上锁的故事,80年代,插甸集镇大街、单位、农户都是喝井水,一到赶集天,大大小小的吊井都上了锁,生怕赶集的人来打水喝,来插甸街一到干天,喝酒容易喝水难。从90年代初开始,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帮助插甸人民解决吃水难的问题。十多年来,在插甸实施了烂泥箐、锅盖梁、大沙田等5座小(一)型、小(二)型水库出险加固、实施了44公里三面光配套沟渠,安德河、水城河整治,集镇引水工程,实施4个小型罐区水利工程,修建水窖2468口,全镇100%的农户吃上自来水,吃水难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改善。
目前全镇12个村建起了为民服务站,电商平台,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全面普及,电脑的网络也正在向深山伸去。
合作医疗惠农家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是惠及千万农民的民心工程。以前,老实憨厚的农民见到享受公费医疗的,真是羡慕不已,没想到他们今天也是如此,真是好事新鲜事。广大农民参合热情极高,到2017年,全镇参合达到6016户,22680人,参合率达到96.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兴办,使那些被重病困扰的家庭,不会再因无钱医治而恶化病情,不会再因病又回到贫困的处境。现在山区农民小病找村医,大病到镇院,严重的送县城,过去小病抗,大病拖的窘境得到明显改善。镇卫生院经过不断的改革、完善、充实,扩大医疗设备、增加医务人员,实行城乡一体化,门诊接待人数、住院人员不断上升,一改过去卫生院里不卫生的状况,人民群众评论说,过去一进卫生院,无病也头疼,现在一进卫生院,有病也好三分。村级卫生事业也得到了加强,现在,村村都建起了功能完善的卫生室,方便群众的小病小医,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正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日益提高健康水平的需要。
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史上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四十年,也是插甸镇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四十年,我们应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开拓进取。
(作者:李绍德,彝族、农民作家,武定县插甸镇增益村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