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形势下彝人如何树立民族观与文化观
首先我的新形势概念是,中国人在几千年的“皇民”思想步入国民意识,八十年代开始步入了“争先恐后”的个人发展时代。本届政府领导人提出新形势论断,我个感触颇深之处在于提倡“工匠精神”。国民幸福指数的高与低除了跟生活质量、经济收入有关以外,还有一个很重的要素就是价值观。“争先恐后”的精神状态是幸福指数的致命杀手,人民患上“饱慌症”幸福指数怎么能提高?老百姓一天到晚奔波赚到的血汗钱只会存在银行里等到看病,市场经济怎么活起来?辛辛苦苦几年攒下的钱不够子女升学的择校费;老百姓几年的积蓄还没有腐败分子签个字多,怎么能不慌?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措施除了政府层面的不断完善外,国民自己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静下心来生活,用“工匠精神”来滋润自己的生活,是新形势下全国人民值得品尝的一碗汤。以上是我个人的新形势下的生活观。
回到彝族人的问题,彝族人的“北来说”、“本土说”、“外来说”等等问题,在我个人看来没有必要花好多时间去研究,从彝族十月太阳历和玛雅太阳历惊人的相似,再到彝族文化与说不清道不明的三星堆渊源,我们自己永远都搞不清楚到底北来还是南来……主要是搞清楚从哪里来的意义和价值也不高。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口号的今天,从人类作为一个以合作性较高的物种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个口号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现实。因此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轻民族观而重文化观”。从彝族创世史诗关于人类来源的角度来看,当今人类都是远古一对夫妇的后代。民族只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地域产物。而重文化的意义在于,文化虽然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产物。不同的是文化是人类存在的内生动力,人类存在的价值归根结底是文化存在的意义。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我们提倡保护文化多样性的意义也在于此。如果有一天世界上没有了民族的概念了,人类仍然会存在;但如果文化走向单一,人类创造的灵感就会枯竭。这就好比地球上只有一种树,到处都只开一种花,那时人类就会无聊得恐怖。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族别存在的意义是有局限性的。当今13亿多人口的中国人,百分之九十多的汉族,其实大部分也不是汉族。毛泽东论著关于民族里面就提过汉族是个融合民族。当今世界各民族的信仰繁多。人类存在信仰就该存在,信仰的存在是人类存在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有些信仰的初衷是来源于政权的需要,因此有些信仰也是可有可无的。如果要让自己民族的信仰在新形势下继续存在而且得到发展,就需要注入新的内容。这些内容应该包含引导自己的族人向善、包容、博大。而民族所特有的语言、文字、文化是本民族发展史过程中的所有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各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是该民族长期生活、劳动中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和认识的特殊方式和形式。文化存在的意义在于为人类生产、生活和创造注入不断的、多样的生命力。不同的是,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能或应该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得以继承和发展的。比如,杀婴祭祀的文化习俗该继承?冥婚的习俗该发展?非洲性启蒙营该继续存在?只有具备丰富多彩的生活意义、独具一格的浓厚韵味、饱含人情的向善精神、海乃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充满创造力的民族文化才能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源远流长。我个人提倡“轻民族观而重文化观”的原因举个例就可以阐明。假如你穿梭于世界各国的都市人海中,是你的族别身份重要还是滋养你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文化土壤重要?假使你的民族够优秀而处于肩负着一个地区,甚至人类命运的巅峰时,你的族别概念相对于你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孰重孰轻?因此不管是任何国家、地区和主导人类发展的权利机构都应该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各土著人群的语言、文字、和文化。
再次回到彝族人的问题,彝族是个重精神而轻物质的民族。彝族有句谚语:“人活一个名,虎活一张皮”。说白了就是彝族人重“面子”。这个“面子”问题内涵丰富。一个人连面子都不要还有什么意义?信用、荣誉、价值不都是面子的衍生物吗?局限的是彝族人的这个“面子内涵”在新形势下亟待注入新的含义了。时代不同了,有些“面子”有让我们杀鸡取卵式的存在的趋势。比如家里来客人了为了面子把唯一的母鸡杀来招待,为了面子一场葬礼我们就得付出半生的积蓄,为了照顾亲戚的面子有些权力掌握者破坏了社会公平的价值等等。
彝族文化深厚、博大和悠久的程度可以说是世界罕见的。从宇宙起源观到人类演化论,从天文学再到活用至今的古彝文字等等。(称彝族文化博大、深厚而世界罕见的原因,具体另见文章《彝族人为何天生有种民族自豪感》)。如此深厚的民族文化既是本民族的财富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除了官方政策的支持和保护外,更要靠本民族自己去继承和发展。以上是我认为新形势下彝族人应该重视经典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原因。
彝族人在红军长征时期有缘结识并帮助红军顺利渡过大渡河。在党中央不忘革命初心的带领全国人民走上富裕道路之际,我们应该认真领会、贯彻党的各项政策,充分发挥自力更生的精神走上精神和物质共同富裕的道路。新形势下彝族人民应该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维度来树立我们的发展观和价值观。
政治上坚定不移的拥护党的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树立祖国富强、和平、统一的荣辱观与责任感。彝族文明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夏朝以前,是中华文明的主要缔造族群之一。以贵州水西土司为主的彝族人民带领西南各族人民一同,从西汉至清朝的一千四百多年维护了中国西南领土的完整。在抗日战争期间以卢汉和张冲带领的60军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小叶丹为首的彝族群众也为党中央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因此彝族人民在政治上永远是中华民族完整、统一的坚定不移地维护者,也是中国共产党坚决拥护者。因此不管是行政官员还是其他身份的彝族人都应该把自己从语言、行动、价值认同等多方面清楚的界定为中华民族的一个主体身份。其实很多人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文人墨客都需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把中华民族的主体身份明确化。很多人都觉得中华民族的主体身份应该是汉族人。这样的潜意识会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你和你的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个格局永远边缘化;二,当你在为自己民族争取经典文化发展和传承权益时你觉得自己的行为是自私的。只有少数民族自身在思想上把自己界定为中华民族的主体身份,这样一来你才更好的懂得怎样丰富中华文化,懂得更好的继承和发展你的本民族的文化。假如你认为你和你的民族根本就不想从思想上界定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主体身份,那么在这个人类命运越来共同化的潮流中,只有越来边缘化、极端化和狭隘化。
经济上,彝族人民在得到党和政府的帮助的同时,树立自力更生的发展观,坚决杜绝“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彝区主要分布在山区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过去由于交通、信息、文化水平等原因,我们的经济发展很受局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彝区的教育、交通、信息、政策给予了极大地改善和帮助,在这样的政策关心下,我们的老百姓要树立自强的精神来发展。我们的彝族官员也要敢于提出和解决老百姓的实实在在的困难,党和政府需要的是一个善于和敢于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的少数民族干部,而不是一个欺下瞒上的摆设。
文化方面,我的文化重要观在上文已经给予阐述,这里主要谈谈各群体对文化继承的责任和彝族的亲戚观,首先亲戚方面,这里把彝族的亲戚观拿出来讨论是因为彝族(尤其是大、小凉山的彝族)是个很讲亲戚的民族。有人情味自然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讲亲戚的好处有很多也有很多方式,在此我不细谈。)彝族的亲戚观有两个致命的弱点。一是强者觉得在关键时候只有亲戚靠得住,过去我们生活在固定的地域、明确的亲戚网络当中,加上我们没有太多的对外交流,因此我们觉得只有亲戚才是一劳永逸的靠得住。只认定和依赖固有的亲戚网络其实就证明彝族开始衰败了,不管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因为当他没有能力开拓更大的交流格局和领域才开始退守和依赖固有的、确定的关系。假如现在你是个世界五百强的老板,遍布全球的几十万人不是靠现代管理文化和技术而只有靠你的亲戚去管理才放心?这是弱化和狭隘的思维结果。二是弱者过于依赖亲戚帮助,我们老百姓平时埋怨在职的彝族官员不为彝族文化发展做贡献,我们自己却时时遇到一点麻烦就缺少自力更生的精神,为了得到个人点利益,费尽周折地找到亲友关系来委托在职官员来为我们走后门办事情,长此以往他们的腰挺得直吗?
最后谈谈各群体对文化继承和发展的责任。首先,政府官员对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眼观问题,好比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个长期才能见效的问题,文化的预期比教育要长得多。行政部门在职的彝族同胞在坚持政治方针和大局的前提下,为本民族的文化继承和发展做出努力时不要觉得对不起党和人民,党和人民需要一个有前瞻性干部。自己民族文化的精髓只有少数民族官员自己才清楚,自己都不保护其它民族怎么懂得该去保护哪些?老百姓对文化的继承是没有批判的,既有全盘性也有盲目性。在一定的时期内,知识分子和文人墨客对文化的选择性是较高的。彝族文化土壤十分深厚,我们的彝族作家、音乐人、导演等先进的群体,在党的新形势下应该对民族文化给予新的诠释。过去,我们的彝学、文学、音乐、影视都似乎有个走不出一个说不清的朦胧的“沼泽地”,彝学里面有个朦胧的“沼泽地”是因为彝学太深,反过来就是我们的彝学研究者、艺人的功夫还不够能真正的触碰到彝学的深层次神经。目前只有刘尧汉前辈的彝族十月太阳历研究成果和吉狄马加先生的诗歌在近代彝学的“沼泽地”上画出两道闪光,希望在党的新形势、新思想、新环境下,我们的民族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价值观、世界观,为人类的文化繁荣发出自己民族的光辉。
作者简介:二毛叔,书名,毛德华,盐源县树河中学教师,所撰写的“彝族宇宙观与自然演化论新探:彝族文献中对宇宙与自然演化的描绘”一文受国际人类学与民族渥太华大学2017年学术论坛邀请,于2017年5月旬参与国际人类与民族学专家学者交流,并受到了表扬。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