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社会.发展 Yi Society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发展 > 彝乡发展

插甸坝区绿意浓 蔬果丰收村民乐

作者:李绍德 发布时间:2019-11-0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未标题-3.jpg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秋后的武定县插甸坝区一派生机勃勃,成片绿意不减的青花菜,生菜、甘蓝、鲜切花、三七、羊肚菌大棚、龙虾养殖基地,构成一幅鲜活的丰收画卷。
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插甸坝区包括插甸、安德、哪吐、古普、增益的部分,坝区总面积12000多亩。近年来,插甸镇紧扣“八要素”,精准产业选择,通过实行高效轮种、引进龙头企业、大力推动乡旅结合“后备厢经济”,让坝区产业发展欣欣向荣。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4.jpg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去,插甸坝区主要以发展水稻、油菜、玉米等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投入多、产出少、收入低成为困扰地方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在全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潮中,插甸坝区充分利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宜人、沟渠道路、四通八达、风光秀丽等资源优势,引进多家企业入驻坝区发展青花菜,生菜、甘蓝、鲜切花、三七棚、龙虾养殖等经济作物种养殖。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元谋县种植业有限公司老板杨绍山经过多次考察,选择在插甸镇增益种植辣椒、白菜、树豆,他对笔者说:“这里种植的蔬菜品质优良口感好,价位自然也高,主要销往浙江、上海、广东、福建等地,一年四季销路不愁。”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jpg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今年,插甸坝区已种植了6000多亩青花菜,生菜、甘蓝、鲜切花、玫瑰花、三七、羊肚菌、龙虾养殖,年亩产值可达12600元,每亩纯收入10000多元。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每户有1人务工,每年可实现18000元以上收入。这些产业直接、间接带动了坝区286户贫困户1062人脱贫增收致富。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基地打工的贫困户马学珍高兴地说:我们每亩田每年拿到750元的租金后,又到基地打工,每个月2000多元的收入,家门口上班,还可以照顾家庭,脱贫出列有了稳定的收入。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扯衣咩村基地,土地收获荷兰豆后,已经种上了青花菜,当地群众正在大棚里收生菜。“我们紧跟市场,做好市场调研,种植跟订单接轨,以市场来指导我们具体生产,在农田里实施蔬菜轮作种植,既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改良土壤,还能持续不断的给群众提供就业岗位,一举多得。”基地负责人李万东介绍说。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安德村党总支书记张文海告诉笔者,现在土地一年可轮作两到三季,坝区四个区域亩产值均可达到10000元以上。“现在大部分种的是大棚蔬菜,种植结束,又将种植其他高效农作物,让土地最大化利用,农村产业革命让群众明白了科学种植高效作物带来的巨大效益。”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6年以来,插甸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多家企业入驻插甸坝区,并大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确保产值最大化。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插甸镇党委书记张美权说:“插甸坝区资源非常好,根据土地面积的大小做好统一规划,哪个区域适合种什么品种,把面积落实到丘到块。通过龙头企业带动,通过合作社把农户们组织起来抱团发展,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pVF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