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说说祥云这条彝山“小街”的故事
2022年1月29日,离虎年春节不到3天,在祥云大山深处,一条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彝山小街”,身着民族服装的各族群众正在购买年货,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透过这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让笔者想到,生活在这里的各族群众是多么的甜蜜幸福呀!其实,作为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彝家孩子,笔者深深地明白,如果让时光倒流5年,或没有党的精准脱贫政策和各族同胞的守望相助,乡亲们哪会过上这么惬意的小日子呀。在这辞旧迎新之际,就给大家讲讲这条彝山深处“脱贫小街”的故事吧!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金旦大村 李世祖摄
这条彝山小街坐落在祥云县下庄镇东北角的金旦贫困村,每到周六固定“赶集日”,祥云人管它叫“街天”,这里都是车水马龙、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其实,说它是一条街,这也不完全是,因为这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云南省住建厅挂钩金旦村之后,为解决彝族群众远离集镇,商品交易难的问题,于2015年在美丽的中河边上投资新建的一个农贸市场和一个民族文化广场。想不到仅仅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2016年初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恍然演变成了一条连接“两镇一乡五村”,赫赫有名的彝山深处的小街。都说“无农不稳、无商不活”,自从这条小街建成之后,一年四季都源源不断地为彝乡脱贫事业注入着新鲜的血液,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与思维方式,金旦彝族同胞们都亲切地称它为“脱贫街”。下面,笔者就给大家说说一年四季发生在这条小街上的故事吧。
"这花帽子,好像比我头上戴的更好看哦!"
初春,金旦这个偏僻的贫困彝村,山箐里、背阴处,寒意还没有完全消退,中河边的柳树却早已吐出一个个翠绿的小嫩芽,抽出一根根青翠的枝条,缀满了嫩绿的新叶,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彝家少女在摇曳、在舞蹈。河堤两边,成片的油菜花,金黄灿灿、随风翻涌,无数只可爱的小蜜蜂,从这个花朵飞到那一个花朵,嗡嗡地忙碌着。沿着柳条与油菜花点缀的河堤望去,在金旦大村这个古老的彝族传统村寨人口最集中的中河边,省住建厅刚刚帮助他们修建起来的农贸市场上,好一片吵杂繁忙的景象。原来今天是周六,是金旦小街每周一次的街天。再过十多天就要过年了,与数百年来金旦彝族儿女要人背马驮地把山里自产的柴火、山草、野生菌、土鸡蛋拿到十七公里以外的下庄街出售,换成钞票后再去备办年货不同,今年这些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彝家人在自家门前就可做成生意和买卖了。自从2015年秋天开街以来,小街是一个街天比一个街天更加热闹繁华,卖衣服的、卖糕点的、卖农具的、卖化装品的,什么都有。与外边进来摆摊设点的小商小贩们相比,当地的彝族同胞卖瓜果蔬菜、卖核桃、卖土鸡、土鸡蛋、土蜂蜜,卖小猪猪、小狗狗的摊位也一点都不逊色。彝族乡亲们把自家的特产换成一沓沓人民币,再去购买心仪的衣服、糕点、儿童玩具等年货,一个个脸上都堆满了开心的笑容。来这里赶街的外地人,图的是在这个地方能够买到百分百纯正的土鸡、土猪肉、土蜂蜜,价格还比外边的集市上稍低一些,不亦乐乎!一位从下庄街前来摆摊卖衣服的40多岁的张姓大姐开心地说:“金旦小街开街后,我们每个街天都来,这里的东西好卖,山区人淳朴老实,我们的价格也很合理,今天我已经卖了十多件衣服了。”正说着,一位彝族小姑娘要来挑衣服,张大姐只能草草结束谈话,开心地忙活去了!不用多说,洋溢在这里每一个人们脸上的笑容已经全然告诉世界,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因为有了这条小街,无论是人们的生活或思维方式都在悄悄地发生改变,而也许这样一个贫穷了千百年的彝族山寨,最缺乏的就是这样一种思维和理念的改变。
一名彝族小伙正在金旦小街上挑选自己喜欢的“花边”
盛夏,河岸两边杨柳依依、翠竹成林、稻田环抱,山雀、鹦鹉停落在葱绿的柳枝上、竹林中和悄悄躲藏在不远处的玉米地里,叽叽喳喳的歌唱声,为这个美丽的彝族山寨增添了许多的生机与活力。从村子对门的山头上远远望去,日日夜夜、奔流不息的中河把寨子围成了一把漂亮的“筲箕”,金旦彝村就成了大自然这支神奇的画笔下,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在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里,最活跃的还是要数河边那条到了深夜还不想沉静下来的“脱贫小街”。清晨,虽然没有外边的集市那般热闹,但是卖瓜果蔬菜、新鲜猪肉、石膏豆腐的还是不少。到了中午时分,随着大清早就带上干粮去深山老林找菌子蘑菇的彝族村民们陆陆续续地从山上归来,外地前来收购野生菌的大大小小的老板们早已云集小街的各个角落,还没等气喘吁吁的村民把从山上找回来的,大篮大篮的香菇、木耳、鸡枞、牛肝菌、青头菌、干巴菌、鸡油菌、虎掌菌、老人头、奶浆菌等五花八门的野生菌放下,老板们就争着出价收购。卖菌子的、收菌子的、卖小吃的、看热闹的、带孩子的、打歌的,人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小街越来越热闹了。到了下晚,不知不觉,小街的民族文化广场上早已聚集了大群大群的男女老少,随着悠扬的芦笙响起,在这样一个又一个盛夏的夜晚,彝族阿哥阿妹们载歌载舞,手牵着手围成一个个圆溜溜的圈子,舞动着双手、跳动着双脚,用传承了千百年的彝家习俗——打歌,来欢庆精准扶贫给他们带来的美好生活,小街油然演变成了一座彝山深处幸福欢乐的海洋。
老老少少都来小街上凑热闹
中秋,河边两岸的稻谷开始成熟,金灿灿、黄橙橙的,散发着醉人的芳香。一阵风吹过,惊飞了躲在稻田深处偷吃谷子的麻雀,成群结队,很不情愿地飞落在河边、山梁的树梢上,嘀嘀咕咕地吵个不停。好像在说:“你们都脱贫致富了,还舍不得几粒谷子吗!”真是一个美丽纯朴的地方,连麻雀都这么有灵性。送走了热情如火的夏天,山村在一场场绵绵的秋雨中渐渐变得凉爽起来。再过一个星期,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小街上琳琅满目,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月饼。在这样一个春华秋实的季节里,金旦彝山的红辣椒、秋豌豆、玉米棒子、核桃、板栗都熟了,小街的空地上停放着好几辆农用小卡,收购红辣椒、秋豌豆的小老板们正忙着称秤、过磅。刚刚售出自家种植的农特产品的彝族大哥、大嫂们手里数着一沓沓红灿灿的百元大钞,心里乐滋滋的,脸上露出了甜蜜蜜的笑容。彝家人的核桃、板栗,还有秋天才会长出来的铜绿菌、松茸、茯苓,因数量不多、物以稀为贵,自然成了小街上的抢手货,大家都不太讨价还价,三下五除二就成交了,买卖双方都觉得很合算,边付钱边交谈,小街上一片繁忙和谐、欣欣向荣的景象。听村支书李世登介绍,为增加群众收入,在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果的同时,从2016年开始村里又培植了花椒、秋豌豆、蚕桑等新兴产业,还在离村子约一公里的山坡上建起了畜禽养殖小区。通过发放苗木、种子、化肥等款项和提供种养殖户专项补助、技术指导等,将本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了其中。如今,这些贫困户通过发展产业、自力更生、脱贫致富,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日子,个个心中都乐开了花。
在金旦小街上卖“珠珠”的大姐
深冬,河畔的杨柳、草木都枯萎凋落了,汩汩流淌的中河水也一改往日的欢快活泼,似乎已经恬静地睡着了,而正是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季节里,彝乡的每一个角落却还是散发着她古朴含蓄的美。与静悄悄的冬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条坐落在河边的“脱贫小街”依然热闹繁忙。今天是冬至节来临之前的最后一个街天,外地来的小商小贩们怎会放过这样一个商机呢,难怪整条小街都散发着一股淡淡的糯米香味,原来今天小街上有好几家在卖糍粑呢。当地的彝族阿哥、阿姐们也不甘示弱,提前几个街天就卖起了山里的土蜂蜜,吆喝声比外边来的商贩们还大:“卖土蜂蜜喽、卖土蜂蜜喽,最纯正的彝家土蜂蜜,一百二拾块钱一斤,要买要尝、赶紧赶快!”看着小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听着彝家人自信、洪亮的吆喝声!人们渐渐发现,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金旦村通往外界的弹石路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并与周边的大小仓村、东山乡新郎村、干海村,普淜镇石门村、云里厂村连通了起来。金旦这条“脱贫小街”渐渐成为了大山深处一个小小的交通结点,车和人都一天比一天多了,昔日冷冷清清的彝家山寨不知不觉中变得拥堵起来。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省住建厅又帮助投资新修了一条6米宽的环村公路。到了街天,原来的农贸市场和民族文化广场已经容纳不了越来越多摆摊设点的小商小贩,新修的环村公路又延伸为小街的一部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挂钩我们村的省住建厅的帮助支持下,我们村是一天一个样,特别是这条小街,让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自家需要的东西,又方便又便宜。”今年已80岁,从小在这里长大,年轻时还当过生产队长、大队干部,现在义务承担金旦大村李氏宗祠维护兼导游的李渭然大爷如是说。
是呀!自从党的十八大后,精准脱贫的春风吹进这个穷怕了的山沟沟,金旦彝村的一切都在改变,道路变宽了、房子变新了、产业变多了、生活环境也变美了,更为重要的是彝家人的腰包变鼓了,彝族阿哥、阿妹脸上的笑容变灿烂了。而最为欣慰的还是这条“脱贫小街”给彝家人带来了生活上的快乐与方便,创造了商业的氛围,并一天天地改变着彝家人封闭了千百年的思维方式。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作者单位:祥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