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服饰文化

非遗名录:彝族服饰(省级 凉山)

作者:凉山非遗中心 发布时间:2021-04-18 原出处:​凉山非遗网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导读】

彝族先民为世人留下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彝族服饰文化艺术,保持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体现了彝族人民独特的审美心理与文化习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凉山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异彩纷呈,在全国绝无仅有。   
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彝族服饰盛装    摄影:游小军

项目名称: 彝族服饰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是一个古老而独特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寒山区,人口约880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人民以睿智、勤劳和顽强的生命力,创造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文明。彝族先民为世人留下的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彝族服饰文化艺术,保持了浓郁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特色,体现了彝族人民独特的审美心理与文化习俗,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凉山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异彩纷呈,在全国绝无仅有。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产生年代】

据彝文古籍《起源经》记载,彝族弹毛擀毡,始创于先祖阿约阿先时代,而纺线织布,则始于彝族英雄支格阿鲁的母亲蒲嫫列依时代。在《后汉书》卷86《南蛮西南夷传》载:“哀牢夷知染采文绣蜀。”在彝族毕摩古籍中也说“哀牢夷”就是今天的彝族先民。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册府元龟五代会要》、《旧五代史》等书都有记载:“其俗椎髻跣足,首领披虎皮,下者披毡”。《天下郡国利病书?蜀中风俗记》66卷:“夷椎髻披毡,以射猎伐山为业,巫鬼,好诅信盟”。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唐书》卷222栽:“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9月3日,南诏隆舜复遣使……献珍怪毛毡百床”。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元史》卷16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7月中书平章政事撤里等奏;今来贡毡衫(军需品)四百领,又四十六囤阿楼,落帽、高州,上罗计,下罗计等蛮官皆言:每年共入毡衫四百领,各请给驿。臣等议:毡衫八百领,每岁输纳,合应付铺马一匹。秦旨:准”。“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2月戊寅,附马铁别赤进罗罗斯雨毡六十,刀五十,弓二十。”“五月丙辰,叙州等处诸部蛮夷进雨毡八百”。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铜俑中,有纺线织布的场面。而在昭通后海子东晋霍氏墓壁画中,有身披袈什,头扎兹体的叟兵部曲形象,其发式、服饰与今天凉山彝族男子服饰如出一撤。凉山彝族服饰分布在凉山彝族地区的圣扎、义诺、所地等三个方言区的17个县市。以昭觉县为代表的凉山彝族服饰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凉山彝族服饰中的“加什”曾为地方特产作为贡品和征用的重要物资。它的发生发展都与彝族人民的衣着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从目前资料看,最早见于汉代文献,但它的起源和存在应与汉文献记载更早。在云南晋宁石寨山古墓群——“滇王家族”墓地出土的铜俑中有的身着麻装,也有的身着袈什、瓦拉,显得十分华丽。由此可见,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的“滇国”时期,西南彝族的纺纱品除了麻布,还有工艺精美的毛制、麻制、棉制加工品袈什、瓦拉和各类棉料服装。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居住地域广阔、支系众多,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彝民具有不同的服饰习俗,彝族服饰的造型和款式种类繁多,异彩纷呈。根据各地彝族服饰的特点,大致将彝族服饰分为凉山型、红河型、乌蒙山型、滇东南型、滇西型、楚雄型等六种类型,其中以凉山型和楚雄型最具代表性,基本保持了独特完整的传统服饰文化体系。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彝族服饰传承人 摄影:游小军

【分布区域】

凉山型服饰主要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毗邻各地,以及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南岸,以被誉为彝族服饰文化艺术之乡的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到彝族北部方言区的圣扎、义诺、所地各方言土语区,汇集了凉山彝族地区的服饰及服饰文化艺术。服饰特色古朴、独特、较完整的保持了传统风格。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基本内容】

凉山彝族服饰随着不同地域、生态和方言而各具特色。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中的耀眼明珠,是物化的精神产品,是活态的文化。穿在身上的服饰凝固了每个特定时期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生活环境、传统工艺、心理素质、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等。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彝族妇女以织、绣、挑、贴等各种手法创造了或古朴纯正、或繁缛华丽、或疏密有致、或典雅别致、或色彩斑斓的图案纹样世界。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在衣服的衣领、衣襟、袖臂、项背、下摆、裤筒、裤脚、帽子、头帕、挂包、围腰、裙边等部位装饰各种花纹,最常用的工艺习俗有贴花、挑花、穿花、锁花、盘花、补花以及刺绣、滚绣等。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由彝族服饰可以看出年龄、性别、婚育等差异,还能看出节庆、婚礼、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彝族女孩长到一定年龄时要举行换裙仪式,表示女孩已成人。彝族老年人丧服面料禁忌使用色彩鲜艳的红、黄二色,多用黑白二色。并在灵堂下方及两侧挂礼服以示祭奠;婚礼新娘装,头缠黑、青布帕,饰以金花银泡,上盖一块头巾,颈饰银领牌,耳坠银饰品,上身着以绣花宽袖长衣,下着百褶裙,手饰金银手镯及金银戒指,外披蓝色双层加史等华丽盛装。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随着不同地域、生态和方言而各具特色,异彩纷呈。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义诺服饰:青年男子,喜缠绕头帕,并扎椎结指向天,左耳饰以密腊或珊瑚或玛瑙或银耳环;上衣肩、胸部和袖上多绣以月牙、窗格、火镰、牛眼等精美图案,圆领,窄袖;下装是大摆的大裤脚,一般用三四十尺青布或蓝布做成;小脚部缠以布条绑腿,腰挂匕首,外披袈什、瓦拉,并在瓦拉下边镶加一层宽约三十公分的黑布为饰。年轻女子上衣以紧身、艳丽为美,多讲求胸饰,喜戴红色珊瑚珠串和银制耳饰、领饰;下着红、黄、绿相拼接的百褶裙,腰挂三角包,用于装针线或小饰品等;头戴由蓝色或青布叠成的长方形头帕,已婚育女子头帕改为荷叶帽。中、老年装以素色为主,耳饰为圆形玉耳佩。未成年女子,裙子为白色、镶黑边的三节百褶裙,辫子为单辫,耳饰多为海贝。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圣乍服饰:俗称中裤脚。不论男女,披白色、黑色、蓝色带须的瓦拉,衣饰选料以黑、蓝色为主。青年男子上衣以紧身、窄袖为美,环肩、襟、摆均用有色布镶饰细牙条布道;中老年男子外衣有对襟、大襟之分,一般较为宽大,既不饰边也不绣花于上。青年女子上衣身长超过膝,袖窄,坎肩多饰花纹,袖口及衣摆镶雪白的兔毛为饰,头顶帕为瓦盖型,多为几层或单层,较义诺土语女子头帕轻而薄,上绣精美纹样,耳饰一般选用黄色的大块密腊珠,流须,裙子与其它服饰地区差异不大。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所地服饰,因男性裤子较其它地方小而称“小裤脚”。男装多用黑布料,其特点是腰大,裆宽、而裤脚小,喜在裆中心饰—太阳纹案。上衣以紧而短,穿之露脐和半露臀部为美,镶排银扣立领,裳边以黄色或红色条边为饰。青年女子衣身饰涡纹或波纹传统纹样,以贴花为主,头饰以花锁边的青布巾,折叠后立于额顶,外披黑、白羊毛擀制而成的毡制坎肩或瓦拉,从头到身喜佩银饰,尽显高贵华丽。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有独特的服饰制作和穿着的习惯及禁忌,一般在属猴、属虎的日子禁忌设计、测量、裁缝或穿着男性新服饰;而在属猪、蛇、兔的日子禁忌测量、裁缝、穿着女性新服饰。在彝文典籍《时日禁忌》里记载:“虎日不裁衣,裁衣不穿衣;猴日不穿衣,穿衣不长命;猪日不着服,着服不长命”等。凉山彝族服饰禁忌中主要有:羞体禁忌、色彩禁忌、面料禁忌、丧服禁忌、穿着禁忌、色彩禁忌、制作时日禁忌等。在凉山彝族服饰禁忌中,不难发现彝族传统道德行为的规范、彝族服饰文化的底蕴、人生修养的愿望、古朴素净的审美追求等文化事象。在彝族服饰禁忌文化中依据服饰禁忌内涵和寓意,可分为宗教信仰禁忌、道德行为禁忌、污秽禁忌、审美禁忌、伦理禁忌等。其中,彝族服饰禁忌文化是彝族禁忌文化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彝族服饰禁忌是彝族服饰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包蕴了宗教信仰和人类道德行为规范以及传统审美观念。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彝族服饰的装饰配色中,红、绿、黄、白、紫等原色被姑娘们大量使用,其中以红色为主。妇女们深谙色彩规律,她们善于运用对比手法表达创作意图,着意白对黑、红配绿、橙与蓝、黄与紫,使两种色相间明亮度、纯度极强的暖色同纯度虽强而明度却暗的冷色汇合,另以中性色相间杂,起过渡或提升亮度的作用,使装饰纹样变得新鲜、醒目、生动、跳跃、丰盛,整体服饰显得绚丽多彩、绮丽无比,充分地反映了彝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与淳厚、奔放的民族性格。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彝族妇女以织、绣、挑、贴等各种手法创造了或古朴纯正、或繁缛华丽、或疏密有致、或典雅别致、或色彩斑斓的图案纹样世界。这些图案以装饰特有的概括、提炼、夸张等手法,以鲜明、生动的装饰形式,或直接的再现了彝族人民的民族风貌、生活习俗与民族信仰;或间接、寓意地表达了彝族人民的思想感情与对生活的美好愿望。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

彝族服饰制作过程 摄影:游小军

【基本特征】

彝族服饰集多种工艺与一体,纹样丰富多彩,色彩艳美和谐,既保持了古老的文化传统,又体现了不断创新的审美追求。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工艺的主要特点是“做花”工艺。“做花”即是对彝族服装及其用品上的纹饰工艺的统称,是在衣服的衣领、衣襟、袖臂、项背、下摆、裤筒、裤脚、帽子、头帕、挂包、围腰等部位装饰上做各种花纹,其最常用的工艺习俗有贴花、挑花、穿花、锁花、盘花、补花以及刺绣、滚绣等。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基本价值】

彝族服饰体现着彝族民间社会所认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生活情趣,同时也折射出宗教、信仰、伦理、工艺技艺、民间审美等民俗文化内涵,具有独特的工艺价值、美学价值、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正如郭沫若先生所说的“由服饰,可以考见民族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兄弟民族间的相互影响,历代生产方式、阶级关系、风俗习惯、文物制度等,大可一目了然,是绝好的史料。”彝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是民族工艺中的一颗亮丽明珠。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是民族工艺美术的一面镜子。彝族服饰的穿着习俗与制作习俗,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彝族服饰是维系民族情感的纽带,特色鲜明,风格独特,自成体系;彝族服饰是彝族文化的载体,由彝族服饰可以看出年龄、性别、婚育等差异,还能看出节庆、婚礼、丧葬、崇尚、信仰、礼仪等习俗。彝族服饰的质地除有毛、棉 、麻和绸缎制品等外,还以羊、牛、兽皮作面料。特别是彝族武士服漆器皮盔、漆器皮铠甲、漆器皮护腕的制作工艺最为精细别致,其髹漆、画漆技艺最为耀眼亮丽。彝族服饰技艺及其习俗,以她的精美绝伦、博大精深,成为世界服饰文化中一枝独特而斑斓绚丽的奇葩。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名录级别】省级

【传承人基本情况】

彝族服饰习俗代表性传承人俄吉阿呷,女,出生于1973年11月,彝族,是省级传承人,传承谱系:曲比阿各—拉马阿牛—文古日洛—俄吉阿呷。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唐且乡布且村该传承人的作品手工精细、花样丰富多彩,技艺精巧,技法巧妙独特。其精美作品大量流传于彝族民间,彝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技艺得以传承。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精美作品大量流传于彝族民间,彝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技艺得以传承。该代表性传承人的主要代表作品有:所地地区彝族男女老少服饰。上装、下装、头巾、头帕、腰带、腰包、背带等精美作品。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曲比克西,女,彝族,生于1966年7月1日,是省级传承人,传承关系为家承关系,传承谱系:吉克西牛—勒俄阿妞—勒俄恭喜—曲比克西。目前带5个学徒。是四川省昭觉县庆恒乡比子一里村色尔古社农民。自从13岁起跟着母亲学习捻线、回线、搓线、纺纱、测量、裁缝、针技、线技、剪花等彝族服饰制作技艺。16岁后能在衣服的衣领、衣襟、袖臂、项背、下摆、裤筒、裤脚、帽子、头帕、挂包、围腰、裙边等部位装饰各种花纹。17岁已掌握了贴花、挑花、穿花、锁花、盘花、补花以及刺绣、滚绣等工艺技艺。18岁出师自立门户,其作品丰富多彩,工艺精湛,在彝族社区影响很大。xht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