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甘孜州彝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关键词:彝族;服饰;特点;分析
甘孜州九龙彝族服饰(图片来源:《甘孜日报》
服饰文化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划分族群的显著标志之一,它是随着氏族、部族、民族的形成而产生的,彝族服饰文化的形成过程也如此;它是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在漫长的繁衍生息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彝族的服饰文化,彝族人民在生活与生产实践中又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他们的服饰文化。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发展,如今彝族的服装已形成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展示了内容丰富和款式多样而且美观大方的民族服装;受到国内外各界人士的重视与好评。由于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学者对彝族服饰的款式、质料、制作工艺、花纹图案、刺绣艺术、服装种类等各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论述了彝族的服饰文化;所以本文仅就甘孜州彝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社会地位和不同职业的服饰特点,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族关系等方面的情况来探讨和分析甘孜州彝族服饰文化的特点。
一、具有严格的年龄和生育限制的头饰
在彝族服装中,有些服装是不受任何性别、年龄、生育限制的。例如,男女老少都可以穿“瓦拉”即嚓尔瓦、“什都”即披毡、羊皮褂子等。然而有些服装是受到严格的年龄和生育限制的,例如头饰在彝族服饰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彝族对头饰有严格的规定与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彝族男性的头饰受到严格的年龄限制。彝族对男子的头饰有非常严格的年龄限制,例如虽然彝族男性都戴头帕,在头帕的左侧上方装饰着一“姿贴”,汉语称之为“英雄结”。但是不同年龄段的男性的“英雄结”构造与形状是不一样的。即青年人和中年人戴的头帕上的“英雄结”长约有二十至三十公分,下部约有手拇指粗,呈现下粗上细形状,多数人的“英雄结”是用红、黄、绿色丝线缠绕头帕布捆扎而成的,少数人为了使“英雄结”刚劲有力,在头帕布内还装进一根细竹枝,有极少数人还在“英雄结”的顶端用彩色丝线挂吊结须。中、青年人的这种“英雄结”光彩夺目,奋发向上,充分体现了青年人朝气蓬勃的精神锋芒。老年男性的“英雄结”的结构与形状要比中、青年人的“英雄结”简单得多,是直接用头帕布的前端搓束一个十五公分左右长,粗如螺髻的尖锥体,则成为老年男性的“英雄结”了。老年男子的“英雄结”斜指苍天,具有雅典、大方、庄重之美。中、青年男子和老年男子的“英雄结”不但形状结构不一样,而且不能互相交换。凡是满了六十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就再也不能在头帕上装饰中、青年人的“英雄结”了。否则就是老不正经的表现,而且会遭到人们的讥笑。因此,广大彝族男性都自觉地坚持这种已约定俗成的头饰习惯。
二是彝族女性的头饰受到严格的生育与年龄限制。生育与年龄限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从彝族女性的头饰中可以看出明显的生育标志。彝族未婚与已婚女性都戴头帕,彝语称之为“俄珐”。这种头帕一般有里、中、表三层(也有三层以上的),其中里层为红色,中层无明显要求,只要是厚实经用的布料即可,表层为黑色。在缝织时一般先用红、白、黄、绿等丝线在表层上绣出规则而又美观的花纹图案,然后再把里、中、表三层缝织在一起,款式成方形。有的在头帕的后沿接上一条经过精工缝织的约六十公分长的双层布条,这一布条在与头帕缝接处跟头帕一样宽,然后逐渐收窄,到下端约有十二公分宽。已生育的彝族妇女则戴荷叶冒,彝语称之为“俄尔”。荷叶帽是用黑布缝织而成的,为里外两层。中年妇女带的荷叶帽,在帽顶后部正中镶嵌一条精致的箭状带,箭头朝上,并且在帽顶上镶嵌一颗精致美观的圆形银牌,箭头与银牌相连接。老年妇女戴的荷叶帽就既无箭状带,也无银牌。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女子结婚怀孕时,其母亲为她做好荷叶帽,并且让女子将荷叶帽带去备用,在生第一个孩子那天就把荷叶帽戴上。从此以后,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再戴头帕了。对于未生育过的彝族年轻女性也一样,在任何情况下都只能戴头帕,而不能戴荷叶帽。否则就有失体统。除了头饰外,别的如衣服、裙子等服装就不受是否生育之限制。
其次,彝族妇女的头饰除了受到生育限制以外还要受到年龄限制。按照彝族的传统习惯,如果一个女人终生不孕,失去生育能力,那么在她进入50岁以后,就由一位与她有亲戚关系的彝族老年妇女缝织一个荷叶帽,选择一个吉祥日子送给她戴。这种风俗习惯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彝族女性中,不但未生育过的中、青年人不能戴荷叶帽,而且岁数较大的女性也不能再戴头帕。因此,在彝族地区没有见到过戴头帕的老年妇女就是这一习惯所致。
(甘孜彝族服饰,图片来自《甘孜日报》)
二、套裤、绑腿、毡袜、竹麻鞋
由于受到环境、气候与生产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甘孜州九龙、泸定彝族地区直到解放初期,还流行着一些原始、古朴的服饰,例如套裤、绑腿、毡袜、竹麻鞋等。这些服饰具有明显的民族、环境与气候等各方面的特点,是环境与气候的产物。
1.套裤
本文中所说的彝族“套裤”并非指普通意义上的一条完整的裤子,而是两支裤腿,并且两支裤腿之间互不相连,在两支裤腿的前上沿各系一根带子,穿用时先将两支裤腿分别套在左右腿上,然后把套裤上前沿上的两根带子分别栓在左右前方的裤带上。那么这种套裤是用什么原料制作出来的?彝族为什么要穿这样的套裤呢?
这种套裤是用羊毛制作出来的,其基本的工序是先把羊毛纺成毛线,然后织成毛布,最后根据所穿用人的个子大小来缝织成以上所说的套裤就可以穿用了。制作这种套裤一般需要1公斤左右的羊毛。这种套裤的使用价值在于保护裤子。有些彝族在上山打猎、挖药材、砍柴等生产活动中,经常穿越长满荒草、布满荆棘的地方,有时一件棉布裤子穿不到十天半月就会穿烂。因此,为了保护棉布裤子,节约度日;于是彝族人民就形成了制作与穿用经久耐用的毛布“套裤”的习惯。彝族只是在上山打猎、砍柴等情况下穿套裤,在田间地头种地除草的时候就不用穿套裤。由于在彝族社会中,男女在生产活动中有约定俗成的分工习惯,即上山打猎、采药等生产活动都是男人们的事,女人主要从事田间活路和家务事宜。因此,无论在新旧社会里,女人都不穿套裤,这是因为一是在他们的生产活动中不需要穿套裤,二是在旧社会里彝族妇女都穿裙子,所以不便穿套裤。因此,穿用套裤有明显的性别特点。此外,在等级森严的旧社会里,依靠剥削奴隶生活的奴隶主男性也是从来不穿套裤的。
2.绑腿
由于大多数彝族一般居住在海拔较高的高寒山区,冬季寒冷,夏季蚊虫多,为了保暖与护肤;所以彝族人民有绑绑腿的习惯。彝族的绑腿有用棉布和毛布制作的两种。绑腿一般长约2~3米,宽约15厘米。绑腿的制作方法是,需要制作棉制绑腿时,直接将棉布撕成约15厘米宽,2~3米长则可以了。毛制绑腿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制作毛制绑腿时,先把羊毛纺成毛线,然后再用毛线织成上述宽窄长短的毛布绑腿。这两种绑腿都是由彝族妇女自己制作的。彝族的绑腿虽然只有棉制和毛制两种,其长短、宽窄也基本相同,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年龄、气候、性别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到年龄限制。例如彝族的棉制绑腿有白、红、蓝色三种,老年人的绑腿一般为蓝色,可以绑白色绑腿,但是不能绑红色绑腿,如果老年人绑红色绑腿,就被视为老不正经。中、青年人也不能绑蓝色绑腿,否则被视为未老先衰。青年人可以绑白、红色绑腿,但是中年人则只能绑白色绑腿而不能绑红色绑腿。二是棉制绑腿和毛制绑腿的功能也有所不同,毛制绑腿主要起到保暖和护肤的作用,而棉制绑腿除了具有保暖和护肤的作用外,还有装饰的作用。例如彝族男子在穿裤子时把部分小腿亮出来,让人们看见他的绑腿。这是因为彝族男子的裤子下半截是黑色的,所以配上白色绑腿就黑白分明,显得美观大方。因此,彝族男子春夏秋冬都可以绑棉制绑腿。毛制绑腿的功能是为了冬春保暖和夏秋防止蚊虫叮咬,无装饰作用。特别是彝族男子多数情况下,在下地劳动或上山打猎的时候绑毛制绑腿。这是因为毛制绑腿既保暖,又防水,同时羊毛是自产自消的,成本低。因此,人们都喜欢绑毛制绑腿。但是在走亲访友,参加红白喜事仪式等庄重场合时,一般不绑毛制绑腿。三是彝族妇女一般不绑棉制绑腿。这是因为彝族妇女在出席红白喜事仪式或走亲访友的时候,裙子要把小腿遮完,所以不需要绑绑腿,即使绑了绑腿也起不到装饰与美观的作用。因此,彝族妇女只有在田间劳动或上山割草等时候才绑毛制绑腿。四是在旧社会里从来不参加生产劳动的奴隶主男子是不绑毛制绑腿的,奴隶主女性则一律不绑绑腿。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在甘孜州的九龙、泸定等彝族地区,大多数人逐步养成了穿汉装的习惯,由于汉装裤脚小,加上形成了穿胶鞋、皮鞋和袜子的习惯,所以如今除了居住在高寒山区的少数彝族中老年人绑绑腿外,大多数的彝族男女老少一般都不绑绑腿了。“绑腿”这种服装将在彝族社会中由人人都离不开的常规服装变成了极少数人的服装了。但是在彝族老年人去世的时候就必须给他绑白色绑腿,这是从古至今沿袭下来的丧葬习俗。
3.毡袜
“毡袜”是用羊毛擀制而成的,其形状如统靴,有无底和有底两种,其主要功能是御寒和保暖。在旧社会里,甘孜州的彝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毡袜,毡袜是一种民族特色比较突出的服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彝族人民在穿着毡袜的时间上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情况下,到了冬季才穿毡袜。这是因为毡袜具有御寒、防湿和保暖的作用,例如当你穿着竹麻鞋和毡袜在雪地上走一天,毡袜的表层沾满雪珠的时候,毡袜里层仍然是干的,你的脚也是热和的。有些彝族居住在海拔较高,气候寒冷的高寒地区,所以冬天冰雪多。然而由于放牧、砍柴、打猎等生产活动的需要,所以有些人成天在冰天雪地里行走,如果保暖差,就会伤脚。因此,既保暖,又防湿的毡袜就成了彝族人民冬季必不可少的服装了。但是按照彝族人民的传统习惯,在春夏秋这三个季节中都不穿毡袜,特别是忌讳在夏秋季穿毡袜。二是彝族的毡袜分为普通毡袜与特制毡袜两种。制作一双普通毡袜一般需要0.5公斤左右的羊毛,大人穿的约需要0.5公斤,小孩穿的约需要0.25公斤羊毛,大人小孩的毡袜的长度都及膝以上,其厚度均匀。通常情况下,彝族男女老少都穿普通毡袜。擀制一双特制毡袜约需要1公斤羊毛,这种特制毡袜的长短与普通毡袜相同。其突出特点是大与厚,其厚度又体现在袜筒的前后两面,前后两面不但加厚,而且成菱角形,其余部分的厚度与普通毡袜一样。特制毡袜的主要用途在于保护穿着人的腿脚部安全,彝族称这种毡袜为“前开雪后防狗毡袜”,其大概意思是,穿上了这种前后加厚的毡袜后,无论遇到再大的雪都冻不了脚,狗咬到毡袜也伤不到脚了。一般猎人、放牧的人和在旧社会里远征打冤家的人才穿这种特制毡袜。
解放以后,由于彝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穿着习惯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穿毡袜的人越来越少了,如今只有极少数居住在高寒山区的中老年人穿毡袜了。例如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今已无人制作与穿着以上介绍的特制毡袜了。笔者也未见过这种毡袜,是根据访问彝族老年人的口述整理成上述内容的。如今许多二三十岁的彝族青年人都没有见过毡袜了。由此可见,“毡袜”这种服饰将要在甘孜州的九龙、泸定等彝族社会中逐步消失了。笔者认为毡袜是一种具有较长历史的彝族服装之一,而民族服装体现民族文化。因此,虽然如今由于彝族人民穿着习惯的改变,不需要大量地制作毡袜了,但是不应让这种服装在彝族社会中消失。
3.竹麻鞋
在旧社会里,甘孜州的彝族在到了冬季大多数人都穿竹嘛鞋。竹麻鞋的样式与普通草鞋基本相似,编制方法也基本相同,二者之间的区别是,一是用于制鞋的材料不同,草鞋是用稻草等各种可用于编制草鞋的草作为主要材料。而制作竹麻鞋的主要材料是竹麻,因此,彝族称竹麻鞋为“玛谷计习”,意为用竹麻编制出来的鞋。那么何谓竹麻呢?在解放前,到了每年的秋季,九龙、泸定地区的彝族就上山扯竹嘛。他们首先把一岁左右,每节竹节约长35厘米以上的竹子(不是所有的竹子都可以扯出竹麻来,只有彝语称为玻玛和玛狃供这样两种竹子才能扯出竹麻来)从竹节上砍成一节,一节的,必须做到每节竹节都是一头有竹节,另一头无节,然后把这些竹节放入火堂灰中加热到适度时就取出来,这时才用一种特制的铁夹子,夹住无竹节那一头的竹皮往有竹节那一边拉扯,撕扯下来的这些竹皮松软如土麻差不多,它就是以上所说的竹麻了,用这些竹麻作为材料编制出来的鞋就叫竹麻鞋了。二是普通草鞋栽的耳子少,竹麻鞋栽的耳子多。三是彝族只是在冬季穿竹麻鞋,其主要用途是御寒。而草鞋一年四季都可以穿。
由于彝族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解放以后在彝族地区穿竹麻鞋的人越来越少了。据笔者调查,改革开发前还有少数人扯竹麻,穿竹麻鞋。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再也没有人穿竹麻鞋了。
(甘孜彝族服饰,图片来自《甘孜日报》)
三、地区特点与民族文化交流的产物牦牛毛制品
由于甘孜州九龙县的部分彝族是与当地藏族杂居的,所以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藏彝人民经过长期的相互学习与交流,彝族人民不但学会饲养牦牛,办起了牛场,吃到了酥油和牛肉,而且学会了使用牦牛毛制作彝族服装。因此,在九龙彝族的服饰文化方面也体现出了明显的地区特色。这些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牦牛毛嚓尔瓦
人们都知道彝族的嚓尔瓦是用羊毛织成的。但是居住在甘孜州九龙县的彝族则不仅穿用羊毛织成的嚓尔瓦,而且还穿用牦牛毛织成的嚓尔瓦。彝族称之为“补尼沙瓦啦”,意为用牦牛毛织成的嚓尔瓦。这种嚓尔瓦的纺织方法和工序与织羊毛嚓尔瓦的程序相同,即先把牛毛弹松软,然后纺成线,就可以采用与制作羊毛嚓尔瓦相同的方法织出牛毛嚓尔瓦了。虽然牛毛嚓尔瓦和羊毛嚓尔瓦的纺织工序相同,但是在用途与穿着方面却有比较多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虽然牛毛嚓尔瓦和羊毛嚓尔瓦都有保暖、御寒、防水的作用,但牛毛嚓尔瓦防水保暖的功能比羊毛嚓尔瓦强。这是因为据彝族人民说,一方面牛毛比羊毛热和,另一方面是用的料多,例如制作一件成人穿的牛毛嚓尔瓦时一般用3公斤牛毛。因此做出来的嚓尔瓦就厚实得多。织一件成人穿的羊毛嚓尔瓦一般只需用2公斤羊毛。也就是说,羊毛嚓尔瓦要做得精致美观一些,牛毛嚓尔瓦要织得粗糙厚实一些。因此,彝族人民在走亲访友,参加红白喜事仪式的庄重场合就穿精致美观的羊毛嚓尔瓦;在上山打猎、放羊、挖药材的时候就穿粗糙厚实的牛毛嚓尔瓦。二是两种嚓尔瓦在颜色上也有所区别,彝族妇女在织牛毛嚓尔瓦时,直接选用黑色牛毛织成黑色的牛毛嚓尔瓦,此外再无其它颜色的牛毛嚓尔瓦了。而羊毛嚓尔瓦就可以选用黑、白、灰等各种颜色的羊毛织成不同颜色的嚓尔瓦。为了寻求美观,有的人还用染料把白色的嚓尔瓦染成蓝色嚓尔瓦来穿,或者把灰色的嚓尔瓦染成黑色的嚓尔瓦来穿的人也不少。
2.牦牛毛花毯与挎包
九龙彝族妇女不但会用牦牛毛织嚓尔瓦,而且还会用牦牛毛织花毯与挎包。首先她们选用黑、白两色牦牛毛,织成黑白相间的花色毛布,然后根据个人的爱好与需要将毛布缝织成大小不一的毯子,多数跟普通毛毯的大小差不多。这种牦牛毛花毯,既美观大方,又经久来耐用,并且便于清洗;更突出的特点是与牦牛毛嚓尔瓦一样,具有较好的防水保暖的作用。因此,如今许多彝族青年在上山放牧、挖药材的时候都喜欢带牦牛毛花毯去。因为这种花毯不象普通毛毯那样难以清洗与保护,然而牦牛毛花毯的御寒保暖的作用却比普通毛毯还好,只是比普通毛毯粗糙一点而已。
如今在甘孜州九龙彝族地区流行着一种彝族称之为“补尼沙挎包”的毛织旅行包,制作这种挎包的原材料是牦牛毛。彝族妇女制作牦牛毛挎包的方法是,首先正如以上织牦牛毛花毯时一样,先选用黑白两种牛毛纺成黑白两种毛线,然后将一部分白毛线染成红毛线,并且用这三种毛线按照一定的图案和花纹,织出黑、白、红相间的花毛布,最后按照一定的尺寸和比例缝织出大小不一的牦牛毛挎包。彝族妇女缝织的牦牛毛挎包的样式与普通旅行包大同小异。但是当地彝族不称这种包为旅行包,而称挎包,所以本文也尊重他们的习惯而跟随称为挎包。彝族的牦牛毛挎包的构造是中间是主包,包口边沿有若干眼子,用布带子或者皮带子穿眼收扎包口,挎包的正面系两根背带,挎包的两侧各有一个小包,多数有包盖,也有少数的无包盖。由于缝织这种牦牛毛挎包,工序比较多,设计制作与裁缝都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能缝织这种挎包的彝族妇女不多,一般在一个村子中有一两个人会做这种包。
牦牛毛挎包既美观适用,又防水耐用,例如在雨天,没有雨伞的情况下背着这种挎包在野外走一天,挎包内的东西还是干的。因此,有些彝族妇女做这种包卖,销路很好。还有一些彝族青年男女把牦牛毛挎包作为珍贵的礼品互相赠送。这是由于物以为稀为贵所致,就彝族学会制作上述三种牦牛毛织品的时间而言,据笔者调查,甘孜州的少数彝族在解放前就会织牦牛毛嚓尔瓦,在21世纪80年代起会织牦牛毛花毯,而缝织牦牛毛挎包是2000年以后才逐步学会的。因此很多人喜欢用这种挎包。
3.牦牛毛垫毡
如今牦牛毛垫毡已经成为九龙彝族不可缺少的床上用品了。彝族自古就有使用羊毛垫毡的习惯,随着牦牛毛织品的逐步推广与普及,经过长期摸索,在20世纪90年代末甘孜州九龙县的彝族学会了擀制牦牛毛垫毡。擀制牦牛毛垫毡的方法和工序与擀制羊毛垫毡的方法和工序基本相同。
擀制一个牦牛毛垫毡一般约需要2至3公斤牛毛,例如擀制一个2米长,1.5米宽的牦牛毛垫毡,约需要3公斤牛毛,擀制一个2米长,1.2米宽的牛毛垫毡,约需要2公斤牛毛。据彝族民众反映,使用牦牛毛垫毡既经济又实惠。如今在九龙、泸定彝族地区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腿耕还林等政策以后,封山育林,绵羊越来越少,甚至在一个有几十户人家的村子里,只有几家人有绵羊了,并且数量很少。因此,使用牦牛毛垫毡,缓解了缺少羊毛的困难。而且使用牦牛毛垫毡既方便,又热和。牦牛毛垫毡比羊毛垫毡和棉絮热和,与棉絮相比,棉絮弄脏后不能清洗,而牦牛毛垫毡则可以随时清洗。因此,彝族群众不但在家中的床铺上使用牦牛毛垫毡,而且在上山挖药、打猎和外出打工的时候也喜欢带上牦牛毛垫毡。这是因为牦牛毛垫毡既耐用热和,又可以随时清洗。据彝族群众反映,牦牛毛垫毡的保暖功能比棉絮好得多,特别是在冬季更明显。因此,如今在九龙彝族地区大多数的家庭都有牦牛毛垫毡。正如牦牛嚓尔瓦一样,牦牛毛垫毡都是选用黑色牦牛毛擀制而成的。此外,进入2000年以来,由于擀制牦牛毛垫毡,工序复杂,花费时间,所以九龙彝族又在尝试用牦牛毛加工牛毛垫絮。其制作方法和工序与加工普通棉絮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点在于,为了避免牛毛脱落,在牦牛毛垫絮外套上一层其形状如被套的黑色布料。经过几年的摸索,现在许多彝族家庭中不但有牦牛毛垫毡,而且又用上了牦牛毛垫絮了。制作一个牦牛毛垫絮约需要3公斤牛毛。
四、与生前的服饰习惯有细微区别的寿衣等服装特点
笔者经常参加九龙彝族地区的彝族老年人去世的丧葬仪式,久而久之,发现彝族生前的穿着习惯与去世时的服装有一定的区别,并且已经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丧葬习俗,无论死者的子女有无能力都必须照此办理。这些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来缝织彝族老年人寿衣的布料的颜色以黑、白、蓝色为主,忌用红、黄、绿等颜色鲜艳的布料;即使是中、青年人病逝也按照上述习惯办理。二是彝族生前男女老少都穿嚓尔瓦和披毡,可以只穿嚓尔瓦或者披毡,也可以把披毡穿在里面,把嚓尔瓦重在外面,特别是生活在高寒地区的人在冬春季节都是这样穿的。但是在老年人去世的时候就一律只给死者穿披毡。在颜色方面,生前可以穿黑、白、灰、蓝(没有蓝色的羊毛,为了追求美观,彝族用蓝色燃料把白色披毡染成蓝色的)四种颜色的披毡。但是在去世时女性一律穿黑色披毡,男性可以穿黑色或白色披毡。三是彝族女性老年去世时一律不绑绑腿,男性老年生前绑蓝色绑腿,而去世时一律绑白色绑腿。老年女性生前一般不穿白色裙子。但是去世时可以穿白色裙子。四是彝族生前男女老少都可以穿布鞋、胶鞋、皮鞋、草鞋等;也可以穿黑、白、蓝、灰等各种颜色的袜子。但是在彝族老年人去世的时候无论男女都一律穿纯棉的白色袜子和黑布面子,白布底子的纯棉布鞋。
以上的这些服装习俗反映了彝族的传统习惯,彝族是一个尚白,尚黑的民族。这些尚黑、尚白的传统观念首先体现在彝族的自称上,彝族中有自称黑彝、白彝的;他们认为黑色庄重肃穆,白色纯洁清白。因此这种传统习惯在彝族的丧葬习俗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彝族老年人去世时,不但给死者穿白裙子、袜子等,而且无论男女都要在死者的身上即其披毡上面再盖上一层白布,脸上也盖上一个洗脸帕子一样大的一块白布。
五、在旧社会里等级观念也在彝族的穿着习惯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在暗无天日的奴隶社会里,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权威,在穿着习惯方面奴隶主与奴隶之间保持着明显的等级差别,这些差别不但表现在奴隶主与呷西(锅庄娃子)、阿甲(安家娃子)之间的穿着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奴隶主与曲诺之间的穿着方面。
一是表现在奴隶主与呷西、阿甲之间的区别方面,在奴隶社会里,呷西、阿甲是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人,他们穿羊皮褂子、麻布裤子等,有时能够检到一件破烂的旧衣服穿就算幸运的了,有的人一辈子没有穿过一件用布料缝织的新衣服。而奴隶主则丝绸满身,披金戴银。因此,呷西、阿甲与奴隶主的穿着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是表现在奴隶主与曲诺之间的区别方面,自古以来,黑彝与白彝的服饰就有明显的区别,黑彝与白彝服装的款式基本相同,但是在服装的镶边、文饰、花纹、图案等用料与色彩上就大有区别,既黑彝用黑色、蓝色和灰白色材料镶边和绘织服装图案与文饰,而白彝则用红、白、黄、绿等各种色彩鲜艳的材料。但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在旧社会里,黑彝妇女可以穿红裙子,而不准白彝妇女穿红裙子,黑彝妇女说,穿红裙子是她们的特权。因此,解放前在甘孜州只有没有黑彝居住的泸定县的白彝妇女可以穿红裙子。此外,在旧社会里,黑彝妇女穿裙子时,裙子下沿要遮盖上脚板背,这样才体现出奴隶主阶层的富有、高雅、大方。而白彝妇女穿裙子时,裙子下沿不准遮盖上脚板背。否则就分不清是黑彝妇女还是白彝妇女,然而也就体现不出黑彝与白彝之间的等级差别了。
六、甘孜州的彝族服装制作由大众化向专业化发展
解放前甘孜州的彝族有自己动手制作服装的传统习惯,例如男人擀制披毡、毡袜、缝制羊皮褂子,女人缝织嚓尔瓦、衣服、裤子等,基本上自制自用,无论哪种服装,制作出来后作为商品出卖或者交换的现象很少。加之彝族地区交通不便,商品经济不发达,所以几乎每个家庭中都有人会制作服装。也就是说处于自产自消,自给自足的状态。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解放初期。解放以后,有少数人着汉装,改革开放以来,平时无论男女老少,绝大多数人都穿汉装,只有在逢年过节、走亲访友、参加红白喜事仪式等情况下才穿彝族服装了。因而彝族服装的消耗量也大大地减少了。
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制作彝族服装费工费时,而且又多花钱,所以大家都愿意买汉装穿。因此,制作彝族服装的人就越来越少了。如今多数人不愿自己制作本民族服装,而愿意花钱去买来穿。笔者在九龙县湾坝彝族乡调查时发现,现在多数年轻人不会制作彝族服装,老年人年事已高无力制作本民族服装。因此,一旦遇到老年人去世,需要寿衣,青年人结婚,需要嫁妆时,大多数人都要到石棉县城去买,石棉县城有三个彝族服装店,销售各种服装,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这些服装店的店主身兼数职,她们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员,即她们自己进料,自己设计、裁剪、自己缝织,自己销售。因此,我们说彝族服装的制作逐步由大众化向专业化发展了。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制作彝族服装上也逐步由手工制作转向机器制作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原载:《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文字来源:四川社会科学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