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服饰文化

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的美学表现

作者:刘冬梅 发布时间:2023-04-12 原出处:《西南民大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6) 点赞+(

摘要:凉山彝族常装服饰作为一种结合了美与实用性的民间艺术样式,有其独特的美学意义。本文试以审美的视角,通过对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的造型、色彩、装饰、材质的分析,探讨其中所体现出来的真诚与平常之美学。
关键词: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美学表现;民间艺术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凉山彝族常装

传统彝族服饰通常可分为节日盛装、行军打仗的武士服以及平时劳动的普通服装三大类。常装服饰是日常生活中最贴身亲近的物品,是每个人都有的必需品,因而也更能如实地传达出这个族群、这个时期、这个地域的整体的审美趣味和文化变迁。因此,凉山彝族常装从某种意义上说,更能反映出凉山彝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凉山彝族常装服饰虽然在的细节上千差万别,但从整体来看表现出共同的地域特征:男女都穿右衽大襟上衣,男子留“天菩萨”,包头帕、裹“英雄结”,穿长裤;女子顶头帕,育后戴荷叶帽或缠长帕;无论男女老幼,皆常年不变地身披擦尔瓦或披毡。这样的装束,如果说在今天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区只是偶尔可见,那么只要前往凉山彝族腹心地区,去到那些被称作老凉山的县上,一路上都可看见这样一些身着平常彝装,在山坡或田间劳作的彝人。特别是在大凉山东部的昭觉县,更是因聚集了凉山彝族三大方言区款式服饰,而素有“凉山彝族服饰文化长廊”之称的美誉。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的美学表现

日本民艺学家柳宗悦说:“民艺学是研究‘平常之美’的美学”。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平常之美”的内含,也可理解为一种自然、平凡的境界,或是在自然与平凡中达到一种自由自在混然不觉的状态。能称得上是民艺品的民间造物,便可用混然不觉来形容。它就是这样一种美的、但又是习以为常的、融入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的事物,而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的美就在于此。无论是从款式造型、色彩的搭配和适度的装饰,还是材料的选择和制作方式上,无不体现出真诚与质朴,展示了基于实用目的之下的“用具之美”。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造型美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常装服饰带给人的美感,首先来自它独特的款式所呈现的造型美,于形体轮廓线的扩张与收缩产生出节奏和韵律感,同时表现出一种简洁、洗练的美学风格。以依诺款式⑧女装为例,从她们穿戴的荷叶帽、高领、披毡和百褶裙之间的错落,形成了宽-窄-宽-窄-宽的变幻重复的节奏:用于遮挡高原的太阳和风雨的帽子(或头帕),同时也将头部装饰得美丽大方,也能达到增加身高的修饰作用;高领保暖,也能将女性的颈部修饰得更修长秀美;宽大的披毡和上紧下松的百褶裙,让女子更显风姿绰约。而男子服饰,则呈现出另一种如三角形的造型:宽大厚实的擦尔瓦,显出了彝族男子的大山一样的气魄。同盛装相比,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省去了那些繁缛的装饰,简洁大气的款式造型,不仅方便实用,也很好地起到了修饰人身的效果。正如凉山彝人阿吉拉则所说:“彝族服饰矮小的穿上它变得高大魁梧,老人穿上它变行年轻洒脱,丑的穿上它变得美丽大方,美的穿就变得更加令人心醉神迷,如饮蜜汁一般。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色彩美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近年来,在西昌街头常可见到一些旅游商品店中销售的所谓的彝族服装。这些为迎合旅游者的猎奇心理而成批量生产的彝装,只从色彩上看,便是花花绿绿俗不可耐。这是商业浸入,利益影响之下的浮躁和虚假之作,生产和销售者也大多不是彝人,称不上是真正的彝族服饰。而作为平常的彝族服饰来说,色彩是朴素而沉着的,即便是破旧了、褪色的衣服,它的色彩也是谐调的。凉山彝族常装服饰中色彩的选择保留了其民族的信仰与传统,黑色成为最基本、普遍的色彩。此外,最具少数民族风情的藏青色也深受彝人的喜爱。正是这两种最为常见的色彩,奠定了凉山彝族常装服饰深沉、宽博美的基调。即使是其中的红、黄等强烈的艳色,也是纯正而内敛的中黄、大红、深红,绝不轻佻。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的色彩美,除美在服饰材料本身的色彩外,另一方面就是表现在色彩的搭配上。所地女装善于将黑、白、红、黄、蓝、绿六种强烈对比的色彩进行巧妙的安排,用繁缛的纹饰将色域分割成小面积的对比,还有利用补色的视角效果,使色彩富于变化而和谐统一于古朴斑斓中,色彩多而不杂,艳而不俗。依诺女装上衣主调色为凝重的黑色或红色,沿边襟、后项背、和衣袖被层层叠叠的各色的绣花装饰成彩虹般多姿,而百褶裙也是用宽大的色布依次按大红(或深红)、水红、蓝色(或绿色)、黑色镶接成五彩裙,如云裳般美丽。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装饰美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的装饰美一方面是体现在衣服上的饰花工艺装饰上,另外便是体现在稍加点缀的佩饰上。在衣服的装饰上,喜在衣领、襟边、袖臂、项背等部位以各种手法饰花,而对纹饰的选择和排列的不同,所表现出的是不同的美学风格。如所地青年女装多镶饰羊角纹、火镰纹或波纹以及几何纹样,以贴花为主,风格粗犷、古朴艳丽。而依诺、圣乍女装则较多以几道细条盘花作点缀装饰,疏密相间,秀丽典雅。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相较于盛装多而繁复的佩饰,凉山彝族常装服饰重在实用,因而省却了盛装中过分的装饰,只是在必要的部位加以装饰。如男子左耳佩密腊珠,胸前佩装饰过的獐牙、口弦等;女子颈间的银领牌、腰际佩挂的三角形荷包等,既有其避邪或盛物等用途,也带给人以别致、高贵的美感。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材质美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传统衣料以自织自染的毛、麻为主,犹以毛料为上。麻料可散热、毛料可保暖,以适应高寒山区多变复杂的气候,亦经久耐用,所以凉山彝族日常生活服装中鲜少见有绸缎这样的细软面料,而多是手工自制的土布、羊毛制品。由这些天然本色呈厚重、粗犷的面料制成的衣服,自然也拥有了质朴而博大的美。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结语

凉山彝族常装服饰作为一种活态的民间艺术样式,与博物馆中的陈列品相比,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古老的凉山虽然相对闭塞,但在历史的演进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来自政治、商业、旅游等外来因素的影响。如果说研究传统是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民族民间服饰的美学意义也是指向未来的。近年来,在各民族地区都纷纷打出了“从民族资源向民族资本转变”的宣传标语,凉山彝族服饰作为民族文化资源之一,开始被作为商品形式被大力宣传和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讲,商品彝族服装可看作是彝族常装的一种演变形式,其在参与经济交流的过程中,也将会担负起文化上与外界交流的重任,而这又必然会反过来对凉山彝族常装服饰的今后的发展、变迁产生深刻影响。因此,彝族服饰的商品化不能简单地被理解为款式的单调化、纹饰的简化、材料的劣质化、做工的粗糙化,而应是对常装服饰中实用和审美的因素的继承和发展。希望在这场旨在宏扬民族文化的服饰变革中,不要失去凉山彝族常装服饰存在的传统文化的命脉,也不能丢失凝固于其中的真与美的本质:朴质、诚实、厚重、宽博。MQc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6);文稿来源:四川社会科学在线。
作者:刘冬梅,本文发表时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美术学2004级研究生。
图片来源:搜狐号-沧海一粟走走看看;摄影:开心修罗。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