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音乐舞蹈

年代精神 | 走进迤沙拉,寻找600年非遗谈经古乐

作者:乡约栏目 发布时间:2019-06-15 原出处:乡约栏目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四川攀枝花东区,这大明时期的古村落——中国最美乡村彝族迤沙拉,还保留着600多年的古老而神奇的谈经古乐和羊皮鼓舞。好客的彝族儿女端起酒,唱起歌,奏唱谈经古乐,跳起羊皮鼓舞,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210732640.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中国最大的彝族自然村——迤沙拉村坐落在四川攀西地区最南端金沙江畔的大山深处,居住着400多户人家,多数集中在一处小山坡上,建筑风格类似于苏皖民居的木瓦房,错落有序,高墙深巷,仿佛置身于江南小镇。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235902525.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一走近村子,就传来了彝族女子的甜美歌声,静静地听这女子的歌声,远观这古色古香独具特色的村落,陶醉在这一方山水中。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253339945.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迤沙拉村至今约有600多年历史,是汉族与彝族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个独特群体,既传承了古老彝族的民族特性,又融入了汉族的文化元素,现在这里居住着1500多人,有起、毛、纳、张四大姓,民间有“起家车轮子,毛家笔杆子,纳家包谷子,张家酒坛子”之说,有资料记载他们的祖先是明朝南京人,是“洪武开滇”历史事件的见证者。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272918623.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72岁的老阿婆在古树下吹奏着祖辈传下来的一种乐器——口弦,有五片一寸左右的铜片组成,是这里最小的一种乐器。迤沙拉村是四川进入云南的第一个驿站,被称为“西南丝绸古道”。迤沙拉为彝语的读音,其中“迤”译为汉语是水、洒或漏;“拉”译为下去;连接起来,大意为“水漏下去的地方”。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293444611.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6、跳羊皮鼓舞前,行头要一件件进行穿戴,一丝不苟。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317893520.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灾害,迤沙拉村的核心带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灾后重建的它,既保留了纯朴、传统的俚濮彝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居建筑,也将一些信息科学等现代元素融入其中。这里的人们以快乐的心态,把生活、建设、生产、文化,传播的更广泛。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336218524.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8、他们能歌善舞,劳作之余,山道跋涉、节庆、婚嫁、丧葬以及青年男女相互交流都能用歌舞来传情达意。跳羊皮鼓舞,在自唱中手脚比划舞动。据说,起源于彝族祖先收获时的劳动场面,逐渐演变,发展成群众性极强的舞蹈形式,是迤沙拉村民男女老幼都喜爱的大众性文体娱乐活动。山歌在迤沙拉村较为盛行。有一人独唱,三人对唱,群口对唱三种形式。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355404437.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9、这里别具一格的民居建筑、民俗风情,绽放异彩的谈经古乐、魅力四射的服饰、饮食文化成为这里独具一格的文化元素。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379149908.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迤沙拉的“谈经古乐”,堪称彝家“奇葩”。在迤沙拉,探询那些从岁月的久远之处游弋而来的远古传说,倾听寨中老人们用二胡、京胡、三弦、笛子、唢呐、大鼓、木鱼、磬、锣、钹、箫等民间乐器演奏古朴轻灵、悠扬婉转的“谈经古乐”,那些尘世的烦扰,那些不知于何时悄然潜伏于心底的躁动,彷佛刹那间都飘然而越。“谈经古乐”,以一种淳朴的力量,引领你进入物我两忘之境,顿生出一种空灵中漫步的感觉,堪与纳西古乐媲美。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400326380.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1、相传在攀枝花金沙江以南及周边地区的“谈经古乐”不是纯粹的“洞经音乐”,而叫“俚濮谈经古乐”。它是洞经音乐的前身,既有宫廷音乐的悠扬婉转,又有江南水乡的小调韵味,是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与融合而流传至今。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459435726.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2、谈经古乐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盛唐时传入南诏国(现云南大理),唐朝中后期,这种音乐在云南逐渐被佛、道两教运用在布道、颂经时的伴奏,成为佛、道教音乐,到了明朝又传入大姚、永仁一带。清朝中后期,谈经古乐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深受民间喜爱,逐渐被推广运用在民间的各种庆典活动中,如庙会、寿宴、婚丧嫁娶仪式等。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671789740.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3、仁和区比较流行谈经古乐和羊皮鼓舞。谈经古乐在明朝洪武年间有过兴盛,但仅仅是昙花一现。到了民国初年,谈经古乐的队伍只有黎光辉、纳有才、起崇诲、毛超仕等八人,之后原来的大部分民间老艺人已相继去世,这份古老的民间文化遗产临近失传。为了让这一古老民间文化继续发扬光大,让沉默了半个世纪的民间古乐重新与世人相约,2000年,平地镇迤沙拉艺人起光禄、起朝华等人重组乐队,开始收集整理古乐乐谱。历经四年,发展演奏人员十五人,能演奏出二十三首中的十四首,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英国音乐博士海伦女士于2001年10月来采访时称“这是神奇的古乐……”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560577722692674.jpeg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4、谈经古乐乐队目前已经能演奏出较高质量的古乐,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迤沙拉村是一个感天地恩、感万物恩、感祖先恩、感父母恩等独特的村落历史和文化传承者。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迤沙拉村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风俗民情、动听的“山歌”、欢快的“打跳”、古老的“谈经古乐”,已成为非遗文化名扬海内外。PJq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所属专题:

彝族非遗保护与传承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