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传统文化 National Culture

当前位置: 首页 > 传统文化 > 彝族传统音乐舞蹈

浅述黔西南州彝族山歌文化

作者:车朝忠 赵磊 发布时间:2019-11-26 原出处:中国彝学网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摘要: 在彝民族众多支系中,黔西南州境内彝族属于布、默后裔那瑟铺分支,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彝族东部方言盘县次方言那瑟铺土语系,自称那瑟铺。在州内以大分散,小集中方式居住,村落依山傍水,临田而居,松林环绕。与其他兄弟民族大杂居,随着时间的推移,或多或少受到周边其他民族影响,相互借鉴融合,逐渐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有别于其他民族和彝民族其他支系的鲜明独特文化,其山歌更是别具一格。
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2.jpg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彝族山歌起源及产生的时代背景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山歌是中国众多民族歌曲中的体裁之一,浩瀚而瑰丽,广泛流传于州内彝族聚居区,源于人们在生产生活劳动中创造出的精神智慧,抒发情感时即兴哼唱的一种曲调。一般是在山林田涧唱,人们便习惯称为“山歌”,词句短小,旋律动听,通俗易懂,是集民族性、地域性、娱乐性和艺术性等于一体,传播于民间的口头文学,往往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存在于民间,流传至今的山歌汇聚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经历人群的集体智慧和情感体验。通常会有几种固定曲调,不同曲调各自特色,根据不同场景现场编词演唱。又因歌唱者多为年轻人,所以歌唱内容大多为倾诉男女间的相互爱慕之情,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媒介,地方话也称为“唱花园”,内容丰富、抒情绵绵,简洁质朴。彝族山歌亦是人们在放牧、赶集、婚丧嫁娶仪式中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山歌历史源远流长,具体年代无证可考。听当地彝族老人们说,自从彝族人迁徙到这片土地上便有了山歌木叶相随,黔西南州境内彝族大部分为元明朝代不同时期分别从今云南大理、昭通一带迁徙而来,民族繁衍鼎盛时期曾发展为彝族土司十二营,隶属当时的普安州管辖。如今倮倮营、阿计营等遗迹还清晰可见。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3.jpg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黔西南州彝族概况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民族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川滇黔桂四省区,总人口近千万。越南、老挝、缅甸等国还有近百万人口。彝族支系繁多,有那瑟铺、诺苏、聂苏、纳苏、罗婺、阿西泼、阿哲泼、阿细、撒尼等自称,通常称为武、乍、糯、恒、布、默六大支系和东、西、南、北、中、东南部六大方言。由于历史地域原因,诺苏支系是彝族中人口较多,彝族传统文化保留相对较好的一支,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云南的大、小凉山地区及各周边地带。各支系彝族方言间无法进行直接沟通,但有百分之三十左右的词汇似同,有相似的语法结构,有共同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和“彝历新年”。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通用的彝文约有一千余字。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黔西南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北接六盘水市,东与安顺市接壤,南邻广西壮族自治区,西与云南省毗邻,面积1.6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20万。分别居住有布依、苗、彝、回、汉等33个少数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48%。下辖兴义市、兴仁县、晴隆县、普安县、安龙县、册亨县、望谟县、义龙新区等市县区。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州内彝族主要居住在兴仁县老大山片区的部分村落,大山镇的大野场、小野场、嘎纳、杨柳树、野猫红,猪槽庆、马店、双泉寺、安逸、新庄、上务等村寨也有少量彝族居住;波阳镇的赌白、寨益、腊窝、野屯;百德镇的厂木头、银厂、逼格、雨普;马马岩镇的营上、构皮寨、金竹山;屯脚镇的卡坪寨;东湖街道的新寨、卡猪;长尔的大洞、沙姑;下山镇尖山等村寨,其中野场彝寨最为集中。晴隆县彝族主要居住在三宝彝族乡、小寨、大坪、罗天、雨集、满寨;碧痕镇的母支、者氽;马场乡的野寨;光照镇的乌寨;紫马乡的贾呷、梭竹;安谷乡的桐木树、武箐、猫猫坪;鸡场镇的波绕、石古藤、普格陇、小寨、团坡等村寨。普安县高棉乡的细寨、地瓜镇格拱、三板桥镇梅子井一带,兴义市鲁布格、安龙县等地也有少量彝族居住。全州彝族人口约10万,至今还保留彝语为主要交流语言工具的比例约为百分之三十。彝族姓氏有杜(倮木)、车(祁则)、苏(波搂)、毛(木达)、孔(裴岛)、李(芍久)、谢(撤西)、甘(裴西)、柳/刘(捏西)、彭(斐西)、罗(左西)、王(果西)、赵(雅波)、张(阿倮补)、康(凯西)、龙/陇(倮西)、高(朝毛)、吴(雅伍)、兰(培西)、杨(切西)、文(姆扯)。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截至目前,掌握彝族文字的人员相对较少,仅有野场村车朝忠、谢朝阳等人。享誉于海内外的,被喻为东方踢踏舞的彝族姑娘出嫁舞《阿买期托》舞蹈发源地为野场和三宝,起源于彝族祭祀、婚礼、庆典活动的《海马舞》也发源于该州普安县。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有英、美、日、新加坡等国外友人来到野场村考察和参观彝族文化系列活动。1993年川滇黔桂四省区彝历新年联谊活动在野场村举办。1994年暑假现贵州民族大学夜郎文化研究院院长柳远超教授到野场学校教授两个月的彝文课程,附近通晓彝文的同胞大都是这一期培训的学员。其中谢朝阳1999至2001年在贵阳参加为期两年的彝族毕摩文化系统学习。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4.jpg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黔西南州彝族(彝语汉语)山歌特色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山歌是黔西南州彝族文化表现之一,是集地域、民族、原生态文化一体,没有任何华丽粉饰而又朴实的天籁之音,带有较强的民族气息及时代特征,在曲调上有明显地域特色,婉转悠扬、悦耳动听,以歌声传情,彝族山歌是彝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传承彝族文化的途径之一。涉及的面相对较为广泛,记录了彝民族的历史哲理、生产生活、传统人文等丰富多彩的彝族文化,具有较强的社会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点山歌特色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节奏自由,主体部分规整,往往在下句起始部分增加一个前缀呼喊。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结构短小,一般为七言四句或五言四句。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旋律统一,婉转悠扬,没有固定的唱词,通常是根据现实场景即兴编唱。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一般为男女对唱、独唱、合唱、连唱、问答式等。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个类型
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唱花园”,彝族青年男女的一种社交活动,农闲或逢年过节在松林田涧,通常以对唱为主,男方先唱,女方再根据内容应和。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也有成套传统唱词,旋律委婉悠扬、淳朴自然,形象生动,男声洪亮高亢,女声甜美细腻。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劳动歌”,在放牧途中或劳动生产时唱的山歌,以减轻疲劳,往往带有鲜明的劳动氛围。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对答式唱”,通常在婚丧嫁娶场合唱,句式整齐押韵,在短短数句歌词中运用比喻、排比、夸张等手法,内容环环相扣。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5.jpg未标题-6.jpg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山歌是远离彝区游子的精神归宿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的进程中,州内众多彝族青年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就逐渐加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力量中,为家庭而奔波于千里之外的的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区域。随之,彝族山歌也与时俱进,不再歌唱高山涧放牧、松林玩耍的情景。通常唱出门在外的遭遇处境,或表达工作之余的喜怒哀乐等精神诉求,歌唱地方由高山松林田涧转换到车间、宿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山歌演唱地也从线下发展到线上,拓展到微信群和QQ群里,彝族青年们“对着手机”歌唱,互诉家乡情结,工作现状,给予在天各一方的同胞彼此温暖。是对异乡的生活、工作及乡愁情绪的现实状态场景展现,丰富充实各自的业余生活,同时也作为彝族山歌延续传承所面临时代转折现象。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笔者所涉及的微信群和QQ群里,山歌优秀演唱者大多为年过三十远离家乡在外谋生的彝族青年,他们工作之余亦是山歌高手,很好的声线条件,即兴创作能力较强,其实力不亚于部分流行歌手。如兴仁县野场村柳汉祥、柳阿当、杜家怀、杜红秀、车彝、赵朝平等,晴隆三宝的王正洪,王艳等人。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以下摘录他们在群里唱的部分山歌: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正月打工是新年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过了新年去挣钱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外打工虽然苦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苦中也会带着甜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女: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不唱山歌不记情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想唱山歌不得闲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每天忙着把钱赚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好想家乡和亲人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男: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都说南方像天堂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又说南方像银行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虽说打工实在苦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日后也能创辉煌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女: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你爱我来我爱他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出门在外心莫花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的是来把钱赚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多想家乡和娃娃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未标题-7.jpg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彝族山歌传承面临的紧迫性及其路径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西部建设步伐加快,以及十八大后国家倡导文化强国战略,弘扬发展民族文化,让精神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软实力。而语言、文字、服饰、民风习俗等作为一个承载民族文化的核心内容,黔西南州彝族山歌是该民族的文化结晶,充分揭示了彝民族的生活人文。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这一原生态的没有任何华丽包装而又朴实优美璀璨的文化,已经在慢慢失去了自身发展的土壤。除了特定的组织外,在松林里、田地间很少能再听到这天籁般美妙的旋律了。如今,彝族山歌的传承面临巨大挑战,即使在黔西南州彝族聚居的晴隆三宝和兴仁野场,很多九零后、零零后的彝族人几乎都不会唱彝族山歌了,即使偶尔有些急功近利的舞台展演,那些表象的文化符号依旧不能很好的传承。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讲述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通过《最后一课》,我们了解到母语文化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这故事使人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陷时,只要好好保存住自己的文化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希特勒曾说过,“要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要消灭承载它的语言;消灭这种语言,首先要从他们学校里下手”。回头想想这何不也是对当今彝族文化发展传承所面临的真实写照呢?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综上所述,彝族山歌的传承保护必须提上日程,尽管有犹如临终前的慰藉之嫌,力挽狂澜记录和还原山歌文化的本质特征,彝族山歌作为民族文化传承、情感表达、娱乐交流的特殊媒介,也是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人文、民风民俗的重要窗口,具有较强的人文研究价值。最好的传承方式是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起来,不断进行优化改良,与时俱进,注入时代新元素,使其更具时代生命特征。村民经常自发组织举办山歌系列活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引导,使其进入校园课堂,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只有这样,彝族山歌文化才得以更好的传承,民族的天籁之声才能传播得更加久远!绚烂!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者简介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车朝忠,彝名祁则阿忠,1952年出生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大山镇野场村,州内为数不多的精通彝文彝语人士之一,已搜集整理出黔西南州彝族毕摩祭祀经文数部。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赵磊,彝名雅姆阿松,贵州省兴仁县人,现居上海。以图纸为生,偶尔写点文字陶冶情操,部分字句散载于中国诗歌、海上诗刊、诗红河、齐鲁诗歌、贵州民族报等。Wqa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所属专题:

黔西南彝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