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动态与资讯

新平散存民间彝文古籍达1500余册

作者:饶平 发布时间:2017-08-07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

image.png
KV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百年前的彝文古籍手抄本

新平是滇南彝族的主要聚居地,也是彝族文化古籍的重要蕴藏地之一。据统计,目前,散存民间的彝文古籍有1500余册,按内容和用途主要分为毕摩祭司古籍、民众古籍和其他古籍。KV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新平县境内共有彝族13.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50.36%,有毕摩200余人,全县12个乡镇(街道)都有彝族人口分布。新平彝族分为聂苏、纳苏、车苏、山苏、腊鲁、蒙化、罗武、拉乌等支系,新平彝族没有明显的宗教信仰。明清时,偶有人信道拜佛。新平彝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它不仅反映在自己的语言,还反映在有年代、古老且发展完善的古老文字当中,彝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少数民族文字一直沿用至今。据调查,彝族聚居的鲁奎山,历史上曾多次兴办过学校,培养出众多的毕摩,清代官府发布文告均用彝汉两种文字。KV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目前,新平散存民间的彝文古籍文献有1500余册,按内容和用途主要分为毕摩祭司古籍、民众古籍和其他古籍。其中,毕摩祭司古籍最为常见,且数量最多,体系最庞杂,内容最丰富,现在还在民间普遍使用,它可细分成很多小类,比如祭献类、招魂类、丧葬类、婚仪类、祈祷类等。民众古籍可分为创世类、传说轶事类、神灵故事类、伦理道德类、童话类、情歌类、译著类、字典字集类等,这类古籍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此外还有部分其他类型的古籍比如畜牧、医药、农事、建筑、工艺、艺术、地理、民俗、信札、布告、账本等以及与彝族有关的其他民族的记载的彝文古籍,这类古籍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实用价值。KV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文古籍的载体可分为石刻古籍、崖画古籍、木牍古籍和纸书,其中纸书是主要形式,数量最多,其次是石刻:纸书的纸张有土纸、皮纸、绵纸、草纸、宣纸五种;石刻古籍即刻在石头上的彝文材料,这类古籍主要包括墓碑和修桥筑路碑,其中前者的数量最多,后者的价值较高。彝文和彝文典籍掌握在民间知识分子或毕摩等少数人的手里,涉及彝族古老的文学、经济、军事、艺术、历史、哲学、宗教、医药、天文、地理、历法、伦理道德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记载了许多彝族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现象,是世代流传下来的民族文化结晶。这些优秀的彝族文化散落在彝族集聚的村庄和角落,传播和传承着良好的家风、家训和家教,讲述着彝族民族的经典故事,为民族团结进步树立了典范。KVe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原载:玉溪网2017-08-01,记者 饶平摄影报道。)
通过彝-族-人-网,你可以阅尽千里彝乡,略万种风情,宣传彝族文化,从我们自身点滴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