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观点与学术争鸣

云南景东彝族民间故事的内涵解析

作者:王桂 发布时间:2024-12-02 原出处:​景东网 点赞+(

摘要:景东彝族民间民间故事紧密地伴随着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表达了彝族人民的思想和愿望,赞颂人民的劳动和智慧,歌唱坚贞的爱情,表现劳苦人民对未来的期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显示了景东彝族人民率真而朴实的现实生活。
关键词:彝族;民间故事;内涵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jd1.jpg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景东彝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学作品,其中,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主体。从广义上看,彝族民间故事包括神话、传说、故事、笑话、童话等多种艺术形式。在景东彝族民间故事中,脍炙人口的传说,源远流长的彝族神话,是彝族民间故事中很突出的部分,是彝族远古社会基本面貌的反映。景东彝族民间故事中的种种情节和人物感情,不仅仅反映了彝族传统的习俗、观念、常识,还深刻透露出了彝族民间深层次的宗教信仰观念,反映了彝族先民对世界的思考和体悟。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提升大众道德素质的思想宝库

彝族民间故事具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和群众基础,深刻折射出彝族传统价值观,生动表达出彝族人民对传统美德的不懈追求。因此,彝族民间故事在当今仍然有着巨大的观念引领作用和自我教育功能,能够对人们的人格完善和美德养成产生深远影响。尤其在当今社会中,它具有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净化人的灵魂的意义。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比如,彝族十分重视勤劳勇敢,并把吃苦耐劳、热爱劳动当成他们的道德准则。在彝族民间故事中,崇尚勤劳的内容比比皆是,而那些贪图利益、好吃懒做的人则要受到嘲弄和鞭笞。如《懒婆娘投河》借那个懒婆娘之口告诉女人们,要热爱劳动,用自己的双手致富。这个故事表现了彝族人民热爱劳动的高尚品德。《卖香香屁》告诉人们只有劳动才能有收获。在众多彝族爱情故事中,姑娘们心目中的好男人都具有勤劳勇敢的品质。这些民间故事中对勤劳品德的推崇,能够对当今人们树立热爱劳动、劳动光荣、勤劳致富的思想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彝族人民相信,只有勤劳才能过上美好的生活,因此,必须通过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在艰险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生活中求得发展。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又比如,彝族人民历来爱憎分明,惩恶扬善是彝族民间故事的一条主线,彝族民间有着许多赞美善良品行,鞭挞卑劣行径的故事。《行恶好还是行善好》《阿古与阿奇》《杞生和杨土司》等故事中,人们对行凶作恶的人毫不留情地加以揭露和批判,对心地善良、行侠仗义的劳动人民和英雄人物满怀热情地加以肯定和颂扬。彝族民间故事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清好坏善恶、分辨美丑、识别是非敌我、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非观,对于提升当今人们的道德水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还比如,彝族民间故事中有着大量歌颂美好爱情,赞扬夫妻忠贞义务的故事,这些故事对当前人们婚恋观念巨变的时代具有特殊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纯净朴实的爱情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在此背景下,这些爱情故事能够对当今社会的人们更好地树立社会主义婚姻道德观念,破除某些不良思潮的消极影响,做好家庭美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如《背老子箐》等彝族民间故事中大量的行孝积德故事,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继承和发扬彝族优秀传统孝文化,能够对正在步入老年化社会的人们以深刻的启迪,促进社会形成尊敬老人、孝敬老人的风气。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经典教材

彝族民间故事,主要靠口耳相传,经过世代民间艺人的口述和演绎才不断保存下来,因此,它们保存了许多宝贵的历史资料,是文化人类学研究非常珍贵而有益的“活材料”,其价值是无法估计的。在千百年的口头流传中,这些故事打上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烙印,记录着不同时期本民族的生产生活和人们的思想变迁历史。作为口头艺术形式,民间故事带有原初的质朴性,是彝族先民历史、文化和心理变化的真实反映,是彝族各时期的生产水平、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感情、审美观念等等的艺术形式的再现。尽管年代久远,且是口头流传并经过人民群众的加工改造,但民间故事所反映的本民族基本历史是不变的。我们可以透过它们去了解彝族的历史和文化。彝族民间故事作为彝族历史和文化的忠实记录者之一,散发着久远年代的彝族文化光芒,必将在我们探究和追怀本民族古老辉煌的历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故事能够让我们了解远古时候彝族先民的精神信仰状况。在人类形成初期,由于受到自然界的支配,对自然界怀着恐惧心理,由此产生了各种自然崇拜,彝族也不例外。在历史上,彝族曾经产生过多种多样的自然崇拜,如对日、月、星、山、水、火、雷、雨、风的崇拜,对龙、蛇、虎、熊、鹰、蛙经及葫芦和各种竹、松树等树木的崇拜等。这些崇拜对象,都被赋予美丽动人的传说,或者成为民间故事中的重要元素。这些传说、故事,我们能够深刻理解彝族源远流长的信仰文化。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故事反映了远古时期彝族社会文化的演进及风俗流变情况,生动体现了彝族先民朴素的哲学观、历史观。比如,彝族民间故事中的《山峰的由来》《百家姓的来历》,是彝族先民古老的兄妹神话的流变形式,深刻反映了彝族先民对人类来源和世界万物起源的思考。而不少彝族民间故事中兄妹二人成婚的故事,反映了人类早期血缘内婚制的婚姻形态。在彝族民间故事中,《昆岗龙潭》《三媳妇》这些故事,是对妇女高尚品德的热情歌颂,是对母系社会时妇女在生产生活中起主要作用的美好回忆。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陶冶大众情操的精神养分

丰富多姿而又独具异彩的彝族民间故事凝聚着彝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烈向往,展现了他们为追求自由和幸福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蕴含着他们独特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趣味。所蕴含的美赋予彝族民间故事以深厚的审美价值,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审美情趣,并从中感悟人生,感悟社会,了解并认识自然。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千百年来,彝族民间故事以其丰富的内容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彝族人民,那些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激励人心的英雄故事、诙谐幽默的动物故事等,让彝族人民在生产劳作之余得到精神的慰藉和美的愉悦。彝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生活匮乏,当他们劳作之余坐在火塘边、树荫下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精神上得到的愉悦和心灵受到的洗礼是难以用文字叙述的。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当前,彝族民间故事仍然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审美娱乐素材,让我们从中感受精神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得到心灵的放松和灵魂的净化、升华。如《人是怎样来的》《阿务录和阿皮则》《生活用具的起源》等神话和早期传说故事中描述的彝族先民开天辟地、创造万物、繁衍人类等,《智杀山霸王》等神话故事中描述的彝族先民们智斗恶势力的事迹,《背娃娃山》《巧结良缘》等故事中彝家姑娘与土司、财主等斗争的故事,让人们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英雄豪气,对未来充满信心。众多爱情悲剧中彝族青年男女反抗不幸婚姻,追求生命自由殉情而死的场景,常常引发人们的悲愤、惋惜之情,激发人们对善与美的向往,对残暴与丑恶的憎恨。彝族民间故事中机智人物对统治者的嘲弄,寓美于滑稽诙谐之中,让人们透过笑声等到美的享受。彝族民间故事对等彝族姑娘美好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彝族人民对美与善的无懈追求。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提高艺术创作水平的参考

彝族民间故事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而且还有着很多值得当今人们学习和借鉴的艺术该当和手段。比如,彝族民间故事具有的单纯中不乏曲折,有头有尾,有始有终,在较为单一的叙事结构中呈现曲折离奇、跌宕多姿的情节的特点,使得故事蕴含着明显的教育、劝诫意义,反映出深刻的民族审美文化内涵,对于今天的文学创作具有借鉴意义。比如,彝族民间故事的艺术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对于我们的文学创作也具有启迪作用。由于具有丰富想象力,使得这些故事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时间的流逝丝毫没有减弱它们内在的永恒的魅力。故事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来的各式人物和事物,表达出人们渴望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以及改变社会现实,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大大加强了故事的表现力的感染力。彝族民间故事之所以流传下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与作品中表现出的丰富的想象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当前的民族文学创作中,我们应该大力借鉴和发扬彝族民间故事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不断在创作实践中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技巧,让创造出来的作品体现出色彩斑斓、想象张扬、灵气十足的特质,体现彝族民间文学的独有风貌。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民间故事中展现出的语言特点也值得总结和借鉴。彝族民间故事中使用的语言具有朴实、真切、形象、生动等特点,此外,彝族民间故事中拟人、对比、夸张和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产生了形象的扣人心弦、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这些特色鲜明的艺术创作手法都值得当今的民族文学工作者们很好地学习和借鉴。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总之,作为彝族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份,彝族民间故事以其特有的形式和魅力,向人们反映了源远流长的彝族社会历史和灿烂辉煌的彝族文化的特有内涵,展现了彝族人民内在的宽广精神世界,这对于研究彝族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GQ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参考文献
[1]殷子宝.论彝族民间文学的社会功能[U].群文天地,2010⑽:87-89.
[2]罗曲.彝族传统民间文艺在当代社会的“适应传播”[J].文史杂志,2011⑸:52-52
[3]吴蓉章.民间文学理论基础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4]景东彝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局,景东彝族自治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景东彝族自治县旅游局.景东民间故事.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14.
[5]景东彝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景东彝族简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1.
文字来源:景东网;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无量景东。

【声明】本文转自公开互联网平台,并经彝族人网排版发布,旨在公益宣传彝族文化和彝区发展。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完全赞同或者证明其信息真实性。文章版权归属作者和原媒体,如著作权人不愿意在本网发表或文章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特此向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和感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