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彝学研究 Yi Study

当前位置: 首页 > 彝学研究 > 彝学资料与文献

《龙腾鹰翔虎啸蜀——一个凉山彝人的三星堆遐想》连载之三:古蜀

作者:安东 发布时间:2008-07-02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按: 安东先生新著《龙腾鹰翔虎啸蜀——一个凉山彝人的三星堆遐想》一经问世,立竿在中国学界击起浪花。自在彝族人网有关此书的消息以来,不少朋友打来电话问此书在那可以买到或能否在彝族人网上作连载,现经与作者联系并征得安东的同意,从今天开始,彝族人网将对安东先生的著作进行选载,希望满足读者的要求,也希望读者进行评论!qR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蜀奇龙qR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是‘青铜龙夔柱形器’,年代为商代中期,出土于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器物呈圆柱形,上大下小,器顶平,下端四周有半圆形小缺口。器上有一龙昂首立于器顶,下身垂贴于器壁,两后爪紧抱器壁两侧,尾上卷。龙口大张,露齿,作啸吼状。口下有胡须,巨耳,镰刀状大角,在器壁另一侧有一夔龙向下爬行。该器物可能是套在木柱顶端的附件……专家说这条龙和传统描述的华夏龙不一样,被称为‘蜀龙’、‘古蜀奇龙’”。qR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不就是个‘齿布’(彝语,‘公山羊’之意)的头?不就是父亲用过且制作过的那种‘彝人之龙’吗?”听完解说,看着这“古蜀奇龙”,笔者想起了父亲和父亲说过的“彝人之龙”。qR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父亲是个“苏里”(彝语,‘巫师’之意),有个羊皮鼓,其吊鼓的鼓棒头就是个似公山羊头的龙。记得父亲亲手制作过两根龙头鼓棒,一根是用根比拇指粗有两枝并出的丫枝的树枝制作的,他趁湿在火苗上烘烤树枝,然后将两枝丫枝顺势拧弯似镰刀后固定在主干上成两只羊角,再从距分支处四五厘米的主干根部雕刻羊头羊嘴羊眼,雕完置干定型后使用。另一根是根没有丫枝但根部自然弯曲似羊头的树根制作的,他雕好头形后,钻上两根似角弯曲的铜棒,再嵌上两颗白色的眼珠,奇特之极。我好奇地问:“做的是什么形象?是‘齿布’头吗?”父亲说:“不是!是龙头。”我说书上看到过的龙不是这样的。父亲说这是“彝族的龙”,他还说龙总是变成一只“齿布”出现的。后来父亲去世两个月后,他的羊皮鼓被陪上一只白色的公鸡送到了一座离寨子很远又很高的山上了。qR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记得小时候听大人们讲很多关于龙的故事,最恐怖的就数发生在寨子周围的与龙有关的故事了。寨子就在安宁河的源头,寨前寨后,七沟八梁,大河小溪,如排队列。每一条河道,每一条沟谷,几乎都出过龙,都有一个关于龙的故事,并且所描述的龙都是公山羊头。那里的人们都说,龙出山的时候都是变成公山羊出来的。每到雨季,要是某条小溪暴涨或某条山沟爆发山洪或某处突然滑坡或冲出一股水或发生泥石流,乡情们都说那里“噜都”了。“噜都”是彝语,就是“出龙”的意思。“彝人”称龙为“噜”,“都”是出的意思。老人们讲,龙是不会从桥下过的,顺水而下必从桥上过。说冕宁县原来的那个大桥镇的那座大桥(现已被大桥水库淹没)的左上方有两座桥墩,据说是国民党时期修建的大桥的桥墩,有一年夏天的一个早晨,安宁河源头支流之北基河上游的龙洞河“出龙”,大桥地区突降暴雨,一老者戴着斗笠出门查看,只见北基河水滔滔,洪峰浪尖上就是一只雄健昂首的公山羊煽动着两只巨耳,树着两支如长镰刀似的长角,飘曳着长长的胡须,引洪直下。眨眼的功夫,公山羊就飞至大桥,堵塞住桥洞,洪水于是猛涨,漫向河畔的集镇,大桥街上所有的住户顷刻间水漫经山,一片汪洋,人们惊恐万状。眼看危在旦夕之时,突然一道电闪,一声巨响,一根惊雷从天而降,直劈塌大桥,洪水随之倾泻而下,众民得以脱险。qR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龙,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民族自称是“龙的传人”。书载:相传在七千年左右,帝太昊伏羲氏生于成纪(甘肃天水)常年活动在中原地区,以木德王建都于宛丘(河南淮阳)。伏羲智勇双全、力大无比在中原地区征服了许多部落,他集中了当时人们喜爱的几种动物特征创造了马的头、蛇的身、鸡的爪、鹿的角等许多动物的综合体,自称“龙师”并将龙作为华夏族的族徽——图腾,为此中华民族始称龙的传人。qR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可眼前三星堆的这尊山羊头青铜龙与马头、蛇身、鸡爪、鹿角的华夏龙的确不同。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研究员《中华文化论坛》常务副主编段渝和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中华文化论坛》杂志副编审邹一清在他们合著的《日出三星堆》一书中也这样说:最有意义的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现象,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爬龙形器上的龙,它是以古蜀文化采借中原文化龙的形象制作而成的。这尊青铜龙,与华夏龙似是而非。它头顶有一对长而弯的犄角,又有一对小犄角,下颌长有胡须。其特征,除具龙的造型特征外,又明显地像一只张口怒目的神羊,与红山龙、华夏龙迥然异趣。这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特点,表明三星堆是以山羊为原型之一,综合采纳了华夏龙的形态特征,政体结合而成的龙,可谓之“蜀龙”。它反映了飞龙入蜀的初始情况,同时也说明古蜀也是“龙的传人”之一,并对文化交流、融合和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qR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笔者在周围的民间寻找这种公山羊头形的龙头鼓棒实物时,接触了多位“苏里”,他们说,彝族“苏里”用龙头鼓棒是因为传说中的龙能上天入水,所向无阻,认为特别能通神,寓意持鼓“苏里”神力强大。过去的“苏里”大都用龙头鼓棒,从破除迷信活动之后已经不多,并建议笔者到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去看看。2007年8月6日,笔者在该博物馆找到了公山羊头形的龙头鼓棒,虽然没有父亲做的逼真,但也挺象的。qRM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古老的彝族,还能有多少东西能在时代大潮中存留下来,也许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尽力去为她留存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这就是彝 族 人 网的价值所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