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欢聚阿酷寨 共庆彝族年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
拦门酒
文艺汇演
推磨
打粑粑
彝家磨磨秋
新华网贵州频道2014年11月26日电 11月22日(农历十月初一),钟山区建设路社区境内的阿酷寨,彝族姑娘和小伙子们,穿着崭新的彝族服饰,放炮贺新禧,祝吉祥庆丰收,杀猪祭祖过新年。彝族同胞们三五成群串户拜年,用不同的吆喝换取对方不同档次的酒喝,若喝到好酒,则狂呼,以表示赞美主人的大方。当天,姑娘、小伙们载歌载舞,参加寨子里转转秋、高索秋、磨磨秋等娱乐活动。
据介绍,农历的十月初一,是彝族同胞的年节。根据彝族的历法,一年十个月,每月三十六天。年节一般固定在十月初一吉日举行。若来年为丰收年,则这一天可继续沿用,否则,另择吉日举行。彝族年,彝语称为“诺苏库斯”,彝族新年是彝族民间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团聚和走亲访友的时机。每到彝族年来临时,家家户户酿酒、杀猪宰羊。彝宴是彝族人民迎新年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到这一天,彝族同胞就会在寨里子摆上酒席,欢度节日。
冬阳下的彝年汇演
11月22日14时,建设路社区阿酷寨彝族同胞在白鹤公园广场举行表演,精彩的文艺演出让冬阳下的彝族同胞们脸上挂满了笑意。
“远方的贵宾四方的朋友,我们不长聚,难有相聚时……演出开始,彝族同胞一首《彝家美酒》为本次演出拉开了序幕,彝族同胞清脆而悠扬的歌声掀起了演出的一个个高潮。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阿酷寨的彝族同胞们以舞蹈、原生态歌曲、脱口秀、乐器演奏等多种文艺表演形式,给观众们带来了视觉与听觉的享受。在两个多小时的文艺演出中,有不少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情景剧《录V》和《酒礼歌》是彝族娶亲的仪式,新郎家请来的接亲人到了新娘家房前,新娘的姐妹和亲人们就会给远道而来的接亲人掸掉身上的灰尘(“打”新郎家的接亲人),新郎家来接亲的人要把带来的礼物交给新娘的长辈,并且向长辈敬酒。这些礼节,让长期在城市生活的人们开了眼界。还有《撒麻舞》是彝族同胞将撒麻、薅麻、砍麻、泡麻、剥麻、绩麻、纺线、织布、量布、制衣等动作通过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现了彝族同胞们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丰收的美好愿望。本次文艺演出,让市民们感受了别样的彝族文化。
欢迎你到彝家来
文艺演出结束后,从白鹤公园来到阿酷寨,彝家的院落整整齐齐,房屋的外墙一片灰白色,院落里挂满了玉米,簸箕。
“来来来,喝酒喝酒!(嘎哟啦哦,嘎哟啦哦!)非常高兴在过年时有远方客人的到来。”看到寨子里来了客人,小成高兴地说。逢年过节,彝家各家各户的阿妹子都会拿出一坛自家酿的美酒放在门前,凡从门口路过的人都会被热情相邀,因此,坛坛酒已成为了彝族酒文化的象征。这天吃上一口彝家的打粑粑、推上一把彝家的磨都是代表着来年吉祥如意。
“我们农历十月初一就过年了,我家今年杀了一头200多斤的过年猪,活到50多岁,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像今年这样热闹的场面勒。”阿酷土朱说。
“第一次走进彝家,就体会到了纯朴的彝家民俗民风,体会到了彝族同胞的热情,他们是那样的豪爽,是那样的朴实。”市民刘琴女士笑着说。
节日当天的阿酷寨,张灯结彩,在院坝里摆开了10几桌的流水席,盛装的彝族男女载歌载舞,举行着彝族同胞独有的迎宾仪式。当客人踏进寨子时,彝家的男男女女便蜂拥而上,在“祝酒歌”中让客人喝下盛情的“拦门酒”。
阿酷寨里的高索秋
在寨子里搭建的转转秋、高索秋、磨磨秋。彝族人在搭建转转秋时特别讲究,在彝族年即将到来前,村寨里选择良辰吉日,去寻找藤条和长势很好的树木,人人都会争取参与找藤条和伐树的机会,找回的藤条越多预示家庭和顺、来年的运气越好。转转秋做好当天不能用,一般等到正式过年这一天开始使用,在正式使用这一天,先由寨子里德高望重的人放鞭炮以示庆贺,由两位未婚小伙子先玩,确认没有问题就敞开由寨子里所有的人参与进来,这一天,彝族男女老少都聚集到这三项活动中来,他们身穿艳丽的彝族服装。当然,青年男女最喜欢玩的还是高索秋,他们手抓藤绳,身子站得直直的,在短短的几秒钟内高索秋就会飞起来,飞到半空一个制高点后,然后又落下来,动作优美,非常刺激。
红红火把照亮彝家心田
入夜,彝家姑娘和小伙们,手牵手围成圈,在点燃的火把前跳呀唱呀!顿时,几堆大的火堆点亮了夜空,美丽的山寨沸腾了,小孩们欢呼雀跃,青年们载歌载舞,五彩焰火腾空而起、辉映夜空。,他们把美丽刻在脸上,把甜蜜融在心里,把激情尽情燃烧。火堆在熊熊燃烧,穿着精美民族服饰的姑娘小伙围着火堆跳着欢乐的“达体舞”。在欢快的舞曲中,客人们纷纷加入其中,尽情地跳,尽情地唱,红红的火苗映照着一张张兴奋的脸,各处激情相应、欢声相连、 歌声阵阵、舞姿翩跹……
这里是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海量的数据,鲜明的彝族文化特色,是向世界展示彝族文化的窗口,感谢您访问彝族 人 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