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节庆纪实

2018新平彝族火把节顺利举行 万人纵情狂欢

作者:段建鑫 龚静阳 张永强 发布时间:2018-08-07 原出处:云南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火火火,8月5日,新平县民族广场燃起巨型火把,冲天的火光照亮了漆黑的夜空,数万名各族群众齐聚一堂,欢度2018年新平彝族火把节。能歌善舞的彝族同胞与游客一起跳起古老的彝族舞,彝族如火的热情感染着各地游客,今夜的新平格外热闹。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钻木取火,最古老传统的取火方式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作为火把节的重要环节,白天的取火仪式受到众多游客关注。取火仪式在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磨盘山在彝语中叫做“白则白”,意思是神圣的山,是彝族心中的神山。取火仪式当天,天空中飘着细雨,磨盘山如同仙境般缥缈,雾蒙蒙的天气为取火仪式增添了些许神秘感,令人期待。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下午2点50分,取火仪式还未正式开始,磨盘山上就已经围满了游客。“呜呜呜呜”,低沉悠扬的长号、牛角号一起吹响,期待已久的取火仪式正式拉开帷幕。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众人的关注下,浩浩荡荡的取火队伍缓缓前行,队伍前头,数十名彝族毕摩神情庄重,齐声诵读《取火经》,祈求取火仪式顺利进行,也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毕摩身后是激情昂扬的彝族汉子,他们丝毫不受细雨影响,赤裸着上身,跳着激情的取火舞,如火的热情深深感染着周围的游客,大家热血沸腾。来自新化的彝族小伙小杨站在队伍前列,他告诉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取火舞由老人传授,不需要太多指点,合着音乐声就能起舞。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后,取火队伍来到磨盘山烽火台,当地彝族群众组成的烟盒舞队和花鼓舞队跳起欢快奔放的彝族舞蹈,取火嘉宾、彝族代表、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县长普光照来到场地中央,准备钻木取火。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钻木取火,源自彝族古代的神话传说,是向大自然求取火种的最原始方式,根据摩擦生热的原理产生火苗。取火仪式现场,只见县长普光照双手不断搓揉木棒,随着搓揉的速度不断加快,木块开始冒起缕缕青烟,众人一片欢腾。经过近10分钟的努力,火种成功点燃,县长普光照将火把高高举起,彻底点燃了现场气氛,号声再次响起,当地群众发出铺天盖地的欢呼声,一阵高过一阵的欢呼声,令磨盘山热闹非凡。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后,取火队伍将火种送到新平县城民族广场,为晚上的活动做着充足的准备,剩下的彝族群众则在草地上跳起了欢快的烟盒舞,笑靥如花的彝族姑娘用张力十足的舞蹈动作传递着内心的喜悦,引得游客纷纷拍手称赞。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既是火把狂欢,也是彝族文化大观园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夜幕降临,今夜的新平却格外热闹,来自新平及周边地区的各族同胞汇聚新平县民族广场,如潮的人海令人惊叹。今天的火把节,既是各族人民的一场火把狂欢,又是彝族文化展示的一个大舞台。《磨皮花鼓舞》《烟盒舞》《大四弦舞》,三支精彩纷呈的彝族歌舞节目为整场活动预热,歌舞表演不仅精彩,还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均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磨皮花鼓舞率先登台亮相,该舞蹈流传于新平县平甸乡一带,与其他地区的鼓舞有很大区别,形成了独特的鼓舞风格,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表演现场,男演员手提刀具,女队员佩戴腰鼓,通过舞蹈再现古代先民的战争场景,整场演出气势恢宏,一阵高过一阵的掌声响彻民族广场。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如果说磨皮花鼓舞反映的是恢弘的战争场景,烟盒舞则再现了彝族生活场景,十分贴近老百姓的生活。烟盒舞流传于新平县扬武镇、磨盘山一带,演员们叩响烟盒,展现古老先民生活劳作的场景,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只见演员们手拿烟盒,自然下垂,跟随着清脆的响声,身体自然摆动,双脚不断变换着步伐,十分传神。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烟盒舞在新平拥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台上的表演者们跳着,一旁围观的大叔大妈都跟着扭动起来,一片欢腾。歌舞表演环节,以大四弦舞作为收场,在粗犷、豪迈的四弦声中,彝族兄弟姐妹们围成一个大圈,双手拍掌,膝微弯曲,前后摆动,节奏鲜明,欢快自如。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还在回味着精彩的彝族歌舞节目,主持人已经大声宣布“请火神队护送火种入场”,大毕摩方正荣左手高举火种火把,右手持着龙杖,徐徐走向广场中央,身后跟着数十位毕摩,年长的毕摩手持经书,口中不断诵念着《祭火经》。方正荣向云报文旅全媒体记者介绍,“我从15岁开始学习彝族文化,至今已近30年,为准备今天的火把节,我提前3天就开始准备,虽然也有一些紧张,但更多的是自豪与激动。”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众人的注视下,大毕摩方正荣将火种火把带到广场中央,领导嘉宾们手持火把,点燃各自身前的引线,广场中央顿时燃起熊熊火焰,冲天的火光点燃了大家的热情,也照亮了夜空,激情四射的火把狂欢开始了。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湖四海 齐聚一堂,欢庆火把节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活动现场,“歌王舞后”出尽风头,当地群众自发围成圆圈,彝族老人卖力地演奏着长号、四弦,音乐声响起,大家便自行加入其中,纵情跳起舞蹈,欢快有力的步伐,表达着内心的喜悦,脸上的笑容在火光的照映下,显得更加甜蜜。舞蹈队伍越发壮大,不断有游客参加进来,“非常有趣,我被彝族文化深深吸引住了”,来自四川的张芬感慨道。不仅如此,几个舞蹈队伍还即兴PK起来,各展舞姿,以舞会友。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值得一提的是,身穿各色彝族服饰的姑娘们更是上演了一场最美“赛装晚会”,红色、黄色、绿色、蓝色等,各色的彝族服饰让人看花了眼。小蔡是彝族,来自扬武,每年火把节,她都会穿上最美的衣服,和朋友们跳起烟盒舞。而四十多岁的施家两姐妹是把火把节当做每年最重要的日子来准备,早在火把节头几天,她们就挑好了要穿的衣服,到县城民族广场踏歌而舞。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新平,火把节更是一个家族聚会的日子,新平老厂彝族居民曹叔叔,每年火把节都会和家人团聚。平日里,一大家人二十几口分散在全省各地,这一天,他们都要赶回新平,彼此探望,共进晚餐。来自戛洒的吴阿姨带着孙子前来,火把节当天上午,他们一家三代人便收拾妥当,一起前往新平县城过节,刚满一岁的小孙子很少有机会见到火把,显得格外兴奋,注视着熊熊火焰,眼神忽闪忽闪。(记者 段建鑫 龚静阳 文 张永强 图)Na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