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艺 Culture and Art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 > 彝族音乐

天堂里飘来的仙乐——聆听曲比阿乌、彝人制造的新民歌

作者:罗修云 发布时间:2010-07-21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写博文写得累了,随手点开一位来访博友的空间。突然有一个声音一下子冲击了我的耳膜,这声音太纯净、太甜美了——甜得像山涧的清泉沁人心脾,美得像从九天飘过来的仙乐令人窒息!这声音令人越听越想听,越听越着迷,于是闭上眼睛,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干,跟着那足以能融化一个人的心的美妙声线,走向发出那声音的悠长真空隧道......在绕梁之音渐渐停止梦幻云端之后,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看看这首歌的歌名是什么和歌曲的演唱者是谁。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image.png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哦,原来这歌的歌名叫《人间天堂》,继续“链接”,其源头是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录制的《民歌.中国》彝族新民歌,演唱者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台柱子、著名彝族女高音歌唱家曲比阿乌。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开始关注并逐渐喜欢上了阿乌,她演唱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情深意长》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等歌曲,曾一次又一次地让我陶醉;她那清纯脱俗的气质、俏丽动人的模样、玲珑有致的身段和清新甜美的嗓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屏上。我曾经用“风神楚楚,玉骨珊珊;珠喉婉转,呖呖可听”16个字来评价过阿乌。尽管阿乌从没有大红大紫过,但她如原野牧歌、似三月春风,总是那么温馨宜人,始终以一种平实、内敛的方式、舒缓地释放着自己的魅力。此次由央视音乐频道录制的《魅力石棉》彝族新民歌,阿乌除演唱了《人间天堂》外,还和“彝人制造”合唱了《亲妹妹》、《家乡谣》和《幸福的歌儿献给你》等歌曲。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一口气重复听了三遍他们演唱的彝族新民歌。央视真的办了一件大好事,让深藏在大小凉山的民间艺术奇葩---彝族新民歌在央视舞台上绽放夺目的光彩;让我这远隔千山万水的民歌爱好者,也有机会欣赏到那些带有浓浓山野原生味道的远方的民歌。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小凉山由于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其民歌在风格上各呈异彩,而这些民歌歌词中既包含朴实无华、自然芬芳的成分,又在每一个音符中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深刻感悟。在美丽的西昌邛海湖边,到处是“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在这块沃土上“生长”出来的歌手,先天性地携带着最原始的音乐基因,他们尚在襁褓中就已经开始吸吮着最自然的音乐养分。观看他们的表演,我感觉他们既是在演泽生活,又是在同祖先对话,和大自然交流。彝族民歌是自然与本真生活赋予的最本原的一种音乐,它远离技术性的包装,其凸显的特征是天然之美、自然之美和原始之美。历经岁月年轮的打磨,彝族民歌也在不断发展、创新中,不断地产生出了许多优秀的新民歌。这次阿乌演唱的便是这种透着时代气息的彝族新民歌。纵观阿乌和彝人制造朴实、真挚、深情、细腻的演唱,他们把彝族人民的真诚、热情、质朴、善良、豪迈和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 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几乎所有的音乐评论在评价女歌手时,都少不了一个“甜”字,对阿乌的评价,自然也不例外。然而,我以为女声之“甜”,并不是模式化、“框框”化的概念。换句话说,“甜”,有不同的“甜”法,像邓丽君的“甜”,是甜中带“蜜”、甜中带“糯”,属于那种“洋味”十足的“软甜”、“粘甜”;林志玲、杨钰莹的声音是甜中带“嗲”、甜中带“腻”,属于“浓甜”、“酽甜”,是先天性遗传加后天性训练而成就的“软实力”;当红的一大批经“流水线”“制造”出来的“主旋律”歌唱家,她们释放的“甜”,是千人一腔、千“腔”一“甜”的“普甜”,即她们的“甜”属于高度近似的“甜”,没有更多的角色区别。当然,无论是哪种甜,都可以“甜”出精彩、“甜”出知音。但本人特别欣赏阿乌之“甜”——她的甜,是一种不浓不淡、不腻不油的“爽甜”和“清甜”。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四川大凉山“飞”出来的百灵鸟,犹如“清泉石上流”的甜美歌声里,有一种无法抑制的浸透人心的力量,就像一支呼啸的响箭,直抵人的内心深处,让人无法躲避。曲比阿乌在“魅力石棉”中演唱的歌曲,由于歌曲本身透着浓浓的“原生”味道,经她黄莺般的歌喉里流淌出来,更是让人如饮醇醪,回肠荡气,似乎每一个毛孔里都弥漫和浸润着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聆听《彝乡谣》,一会被阿乌那种清纯如水、优美动听的天籁般的嗓音所陶醉;一会又被“彝人制造”那种透着山野气息的演唱,那种毫无世俗矫情的衷切之情,纯朴之爱所震撼。《彝乡谣》传达给听众和观众的是唯美的画面、唯美的演唱、唯美的旋律、唯美的意境和唯美的情感。尤其是渗透在歌曲中的那种剔除了杂质的纯真的爱,虽然是从现实的生活出发,却渲染了无限的灵魂,逸向我们心灵的深处。骨肉相溶的亲情,通过阿乌和“彝人制造”的独特表达和深情演绎,它触动了听者最敏感的神经,和储存在听者心扉中的最美好的部分产生了共鸣,从而使听者被深深地打动。相信每一位听过这首歌的人都会受到一次灵魂的洗涤,并由此而对人类美好无私的纯真情感多一份信心、希望和祝福。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人间天堂》展现的是一幅包含着凉山风情的田园素描,更富有彝家阿哥阿妹的欢乐、娇媚和质朴的情感。“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寻”。阿乌细腻入微的演唱,将蕴含在这首歌中的所有美丽元素汇成了一股清泉——这清泉是一种心态,恬淡而怡然;这清泉是一种生活,平实而充盈;这清泉是一种美妙无比、“味外有味”的意境,是一种美的化身,其内蕴的英华让人咀嚼而不尽,回味而悠长,大气端庄的台风,纯熟天资的音色,犹如仙女在天堂里的随性而歌。看来,是彝乡本土本色的生活和本真的人格,造化了阿乌这个“月亮的女儿”。唯有圣洁的天使,才可以化身为百灵夜莺,并拥有一双翅膀,在人间和天堂自由穿行;在人间和天堂随意放歌。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而《幸福的歌儿先给你》,由反差强烈的两种声音——一种是野性十足、将古典与现代、民族与流行、原始与前卫完美结合的“彝人制造”的声音;一种是仪容秀丽倩美,声音甘甜怡人的曲比阿乌的细腻声线,通过一唱一和揉进于一曲之中,使轻柔与激昂、细腻与粗犷、温情与火热、婉转和豪爽,动感与舒缓,既反差强烈,又天成于一体,或者说反差中有协调,协调中有反差,恰像白居易《琵琶行》中所说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听起来别具韵味,产生既反差又统一的多样化的审美感受。在歌曲快要结尾时,有几句是由阿乌领唱,“彝人制造”附和,听起来别有意趣,“嘈嘈切切错杂弹”的效果更加明显,在明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中,每一个音符中都洋溢着最原始的欢快喜悦和对自然的崇拜,没有丝毫都市纷乱和浮躁的痕迹。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生活就像一个大砂轮,时刻打磨着我们的人生和情感。真的很奇怪,感觉,那只是一种感觉,却久久的难以磨灭。《亲妹妹》是一首动人的情歌,照我的理解,歌中的音乐具象是一对深爱着的男女青年,他们在离别后相互思念、相互倾诉衷肠。“思念的人啊,你在哪里?心上的人啊,别让阿妹等待!梦里的人啊,你在何方?可曾想过回到阿妹身边?”这里表达的是女方对男方的思念。“听不够你悠悠的口弦呀,亲妹妹。看不够你甜美的笑脸呀,亲妹妹。还记得你忧伤的眼神啊,亲妹妹。忘不掉啊离别的秋天啊,亲妹妹。”这里表达的是男方对女方的思念。恋爱是一首首的歌谣,是一句句的情话。彝乡男女青年倾吐着“哥哥妹妹”般的思念,《亲妹妹》如许多少数民族情歌一样,是以“山歌”形态和“对唱”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情歌和对唱作品很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深情过度而显得媚俗。而曲比阿乌和“彝人制造”却把这首歌演绎得恰到好处,回环委婉而不失真情。作为“妹妹”的阿乌,声音委婉动听,如银铃般的悦耳,是有情人心态和情感的生动表达,是自然流露的心灵之声,她能够穿透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而“彝人制造”作为被女方思念的“阿哥”,用浸润着山野芬芳而又富有流行气质的略显沙哑、低沉隐约的声音,抒发着对“妹妹”的无尽的思念,同样令人着迷,其质朴的情感将会打动无数心中怀有真爱向往的心灵......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曲比阿乌此次和“彝人制造”合作演绎的几首彝族新民歌,其审美取向和艺术追求,是“自然、唯美、真情、纯净”八个字,阿乌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她演唱的彝族新民歌,不是从城市那种豪华富丽的殿堂里演奏出来的音乐,而是从原始古朴的本土生活和先辈的晨歌暮舞中迸发出来的人间天籁!在《魅力石棉》中,阿乌一如既往地继续先前的舞台形象定位:一袭艳丽的民族服装,配戴别致的彝族头饰,加上清纯甜美的歌声——这种“立异标新二月花”的形象定位,在当今乱花迷眼,光彩炫目、繁华喧嚣的演艺界,反而有如天鹅般的圣洁和童话般的纯美。这位彝族歌唱家,再一次走进了听众和观众的内心世界,与听众和观众的灵魂共舞。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0-7-7)gAU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