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书苑 Library

当前位置: 首页 > 书苑 > 书讯动态

奇人的密码解读:《彝山之鹰——彝族学者沙马拉毅的成长历程》

作者:beley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0-07-13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

经沙马拉毅教授授权,本书可通过彝族人网购买,读者可添加微信:hpsok88 联系。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200711203810.jpg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书由作家钱玉趾执笔,讲述了当代彝族信息化之父——沙马拉毅教授的成长历程。时间跨度从1953年到2010年,内容涵盖了沙马拉毅的出生,苦难的童年、艰苦求索的青年时期,以及通过努力拼搏进入西南民族大学,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者,并以卓越的学识和创新精神,为中国彝族文字信息化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成为中国彝族信息化之父的整个人生历程。本书内容充实,描写生动,从中能了解到沙马拉毅教授精彩的人生成长历程,极具励志和典藏价值,对于关心彝族文化的读者,是一本难能可贵的个人传记文学作品。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提示: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山之鹰——彝族学者沙马拉毅的成长历程》一书为32开,250页,目前少量有售,定价为48元。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经沙马拉毅教授授权,本书可通过彝族人网购买,读者可添加QQ号:36165480联系我们。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销售所得收入将捐助给彝族人网作为运营经费使用。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00711203733.jpg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马拉毅简介: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马拉毅, 西南民族大学原副校长,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民族学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民委全国民族语言文字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语委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顾问。 “沙马拉毅输入法”发明者。 主持制定了《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15Ⅹ15点阵字符及数据集》、《信息交换用24X24点阵字符及数据集》三项国家标准。主持制定了《多八位彝文字符编码》国际信息标准。 2OO1年沙马拉毅彝文输入编码及其键盘成果获得国家专利,2012年获得中国信息处理技术最高奖"钱伟长中国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多种奖励。“沙马拉毅让古老的彝文进入了现代化时代,让彝文告别了铅与火,走进了电与光的时代”。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s3.jpg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 目录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序(1)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引言 人才成长的背景条件(2)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一章 沙马拉毅降生在乌角村草屋里(3)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沙马拉毅在兵荒马乱中降生(3)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荒僻贫困的帕哈乡乌角村(6)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章 沙马拉毅的父母亲(1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沙马拉毅的父亲-半奴隶(贫农)成分(1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为革命,父与子天各一方(15)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勤劳聪慧的母亲爱子如宝(17)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三章 童年的劫难(23)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从死神的怀抱侥幸逃生(23)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泪别故土——告别乌角村远奔甘洛县(27)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四章 沙马拉毅的小学及打工岁月(37)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甘洛——沙马拉毅的第二故乡(37)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沙马拉毅的小学岁月(39)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小小的劳苦的打工者(44)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五章 沙马拉毅的中学及打工生涯(5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进入甘洛县城的甘洛县初级中学(5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高中学生、民兵连连长(51)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姐姐的开导者、鼓励者(55)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 代课教师.工人.画家(6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六章 进入高等学府——西南民族学院(63)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文教局长指令:参加高考(63)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八天八夜的苦学苦熬(66)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进入高等学府(68)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七章 沙马拉毅的大学生活(72)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人才摇篮一一西南民族学院(72)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在1977级彝语言文学专业学习(73)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婚恋——两美兮必合(78)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八章 奋发昂扬的岁月(81)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留校工作——奋发昂扬81)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古老的彝文惊遇现代计算机84)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要踏着彝文规范化的道路开拓前行(87)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 虎踞于坚强的堡垒之中(91)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 跨科学习计算机硬软件专业技术(93)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九章 为实现人生奋斗目标,努力攀登科学高峰(104)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从心底萌生的意愿(104)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研究、借鉴汉字编码的优势(105)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章 攻克第一高地——彝文编码(113)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攻克彝文编码的难题(113)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彝文编码输入方案(121)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一章 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系统的研制(129)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获得省级科技进步奖(129)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王选院士:沙马拉毅输入法“值得推广”(134)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二章 难忘的一九八六年(137)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要把党中央的声音及时传达给彝族人民(137)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幼女阿鸽在自行车上昏厥(14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三章 拟定彝文信息处理的三项国家标准(144)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沙马拉毅的彝文信息处理技术优势突显(144)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拟定彝文信息处理国家标准(151)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四章 告别铅与火 迈进光与电的时代(158)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与北大方正集团联合开发(158)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在父亲遗体前悲泪歉疚(162)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五章 冲向彝文信息处理国际标准的巅峰(165)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证书(165)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志在彝文信息处理国际标准(167)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在美丽的哥本哈根庆祝胜利(17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六章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亲聘沙马拉毅(18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比尔.盖茨的不凡身世(18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比尔.盖茨筹划亲聘沙马拉毅(184)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七章 沙马拉毅谢绝聘用:我愿在中国研发(191)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沙马拉毅回答:“我愿在中国研发”(191)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微软公司与比尔.盖茨的吸引力(197)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八章 游弋于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的海洋(20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沉湎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的研究(20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关于《彝族文学概论》等的评论(202)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十九章 教书育人与背后的支撑(206)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教书育人,佳绩可陈(206)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背后的坚强支撑(210)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第二十章 引领彝族文字的统一规范(216)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彝文手机闪亮问世(216)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统一规范彝文的心愿(219)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引领统一规范彝文奔上高速路轨(222)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附录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一、 文字信息处理方面的成果(229)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 民族学方面的成果(231)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三、 民间文艺方面的建树(233)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四、 书画艺术领域的成果(234)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五、 媒体报道(236)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后记(249)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00711203740.jpg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奇人的密码解读——《彝山之鹰》序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李明泉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是1960年3月23日清晨四川雷波县乌角村:年仅6岁的沙马拉毅在母亲带领下,和两个姐姐光着脚板离开故乡,向远在甘洛县斯觉区石海公社的父亲所在地,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去。母亲背着被褥和小皮箱,揣着9.5斤粮票,一天一天地走了11天。途中,二姐明珍拉肚子,母亲找亲戚借了一匹只能驮一个孩子的瘦马,驮着二姐在崎岖的山路前行。小拉毅走不动了,母亲用绳子把他缚住坐在小皮箱上,背着他走,没走多远,母亲也步履蹒跚。小拉毅不坐二姐骑的马,也不要母亲再背了,坚持自己走。9.5斤粮票在路上用完了,他们露宿在外乡人屋檐下,睡在几捆草铺上,节省地吃着好心人送来的苞谷,咬牙忍着肚子饿、忍着脚痛。小拉毅即使饿了也说不饿不饿,靠毅力和对新生活的向往,走向父亲工作的地方。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00711203713.jpg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这11天600多里的艰难行走,锻炼着小拉毅的意志和决心。我认为,沙马拉毅的成功与他6岁的这次行走有着内在联系,是他不断成长的一次大磨练大锻炼大考验。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天才儿童教育家德国卡尔·威特提出儿童潜能递减规律,在孩子天赋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孩子的潜能就能得到更好的发展。3-6岁是孩子的脑部神经元网络连接高速发展的时期,情商教育就是给孩子更多积极的脑部神经连接。这样的孩子抗挫能力也就更强。也许,小拉毅的父母没有这样的教育观念,他们实在是为当时的生活环境所迫,不得不举家迁徙,渴望与父亲生活在一起。恰恰是这11天600多里的赤脚行走,在不经意之间练就了小拉毅的抗挫能力和坚强品格。所谓“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寒门出贵子,逆境出人才”,沙马拉毅的成长经历是对这千古名言的生动注脚。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马拉毅的人生颇具戏剧性。因当时甘洛教育比较落后,直到1962年秋,斯觉区有了民族小学,他9岁才读上一年级。当时的七名汉族教师不懂彝语(这成为他以后致力于研究彝文信息和彝族文字统一规范的诱因之一),小学生们差不多都逃课去爬树、打鸟,小拉毅也难免逃学。一次,他因逃学被父亲打得躲在草丛里,在寒风中蜷缩成一团。这次挨打,使小拉毅一改往日不上学的态度,天天坚持上课,13岁时以优异成绩读完小学。因逢“文革”的“停课闹革命”,他未能上初中,只想打工当泥瓦匠挣钱养家糊口,因年龄小,父母不同意他当匠人。1967年9月,他意外被校长聘为民族小学的代课教师。14岁的他教小学一二年级语文。由于他用汉彝双语教学,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一干就是两年。1969年7月放暑假,他觉得泥瓦工收入比代课教师多,于是干起了背水泥、搬红砖、和泥浆、翻瓦盖瓦的营生,挣钱补贴家用,干得兴高采烈。1969年,16岁的拉毅按当时政策到哈布生产队插队当知青,不到一个月,公司党委通知他去斯觉中心校当代课教师,教小学的美术和体育课,一直干到1971年7月。拉毅教美术,一下激发了他对绘画的兴趣,边学边教、无师自通,其艺术天分一旦诱发就势不可挡,他后来在县文化馆专职画画,画宣传画、油画、写大字标语,如今却成了国务院国宾礼特供艺术家人才库画家,专司画国宝熊猫。其笔下的熊猫有情有趣,充满灵动与生命。这种审美追求,无疑与他16岁开始的美术教学生涯有直接的关联。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00711203619.jpg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因为当了两年代课教师,拉毅进入初中一年级后刻苦学习成绩好,跳级升入初三。1972年,甘洛县初级中学开设了高中班,他于次年就读高中,当过班长、校学生会副主席、“持枪民兵连连长”。这“连长”持的是半自动步枪,让他对机械产生了兴趣。这为他后来研究计算机,强化动手能力,打下了善于思考、善于钻研、善于操作的坚实基础。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5年9月,他高中毕业在斯觉初中再次担任代课教师,教初中语文、美术和体育。拉毅先后三次当代课教师,很有先生学生并一生的独特命运。在这期间,他攻读中外名著、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以及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书籍,激发起对语言文字的特殊兴趣,为他后来研究于彝文及其输入方法夯实了基石。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77年恢复高考,这是沙马拉毅人生的重大转折。在甘洛县文教局局长王银庆的大力支持下,拉毅通过八天八夜苦学苦熬,考进了西南民族学院彝语言文学专业班,系统学习彝文文选、彝族古代文学、彝族民间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等课程,接受了系统扎实的专业训练。1982年1月,沙马拉毅留校从事彝语文教学工作。一方崭新的天地为之打开了,一个为彝族文字献身的梦想启航了。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982年以来,沙马拉毅翻译、撰写的著作主要有:《猎村的歌声》《汉彝翻译技巧探微》《中国彝族文学史》《彝族文学概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以及他从事彝文信息研究的代表作《计算机彝文信息处理》等;以沙马拉毅彝文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由他起草拟定的三项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彝文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彝文15×16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信息交换用彝文24×24点阵字模集及数据集》,特别是由沙马拉毅起草拟定,形成了彝文信息处理国际标准:《通用多八位彝文编码字符集1994-2000年》(信技字078号),  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赞扬。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00711203630.jpg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研究彝文信息处理的日子里,沙马拉毅大量购买计算机与文字信息处理的图书,参加计算机培训班,从研究《彝文规范方案》入手,把传统语言学科与信息处理结合起来,为彝文插上的计算机腾飞的翅膀,为祖国彝文告别铅与火,一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作出了独一无二的贡献。他研制的彝文编码输入方案,被王选院士定名为“沙马拉毅输入法”,这是中国唯一用人名命名的输入法;他在中央民族语文翻译局彝文编译室工作期间,更加意识到彝文信息处理于国家于民族的极端重要性;他与北大方正集团联合开发,使彝文书籍报刊照排迈进光与电的时代;他婉拒比尔·盖茨每月8000美元的聘请,对比尔·盖茨笑着说:“我们中国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很快,已经具备很好的研发条件,我愿意在中国研发”,在全世界谢绝比尔·盖茨亲自聘请非美国人的,可能他是唯一一位。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马拉毅为了编写彝文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从1993年11月到1994年春节,他安排家人回西昌岳母家过年,买上挂面、肉末、白菜等,把自己关在家里,没日没夜地编写,饿了煮面,困了打盹,靠毅力和创新完成了方案。从1994年4月由国家提交到国际信息组织,中经土耳其第25次WG2会议、英国伦敦WG2第32次会议、美国西雅图WG2会议、丹麦哥本哈根WG2会议,与爱尔兰编码专家迈克尔的方案反复角逐。历时六年,沙马拉毅在2000年9月哥本哈根会议上,以多次练习后十分流利的英语演讲和无可挑剔的陈述,终于战胜了迈克尔的彝文信息处理方案,《通用多八位彝文编码字符集》终于成为国际标准,为中国争得了巨大荣誉,西南民族大学也当然成为彝文信息处理的知识产权重镇。彝文计算机系统包括;程序设计、彝文字库(现有八种字体)、彝文字符编码,他花了15年时间完成。现在,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全国性会议,全国新闻出版、机关学校、科研院所、出版印刷等有关方面都在使用这套彝文系统。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马拉毅没有在荣誉面前止步,他行事的低调和善于把握时代风信的性格与智慧,让他瞄上了手机与彝文的融合研发上。北京网道信通科技公司主动找到沙马拉毅联合研发彝文手机输入法和彝文字库。2009年5月9日,中国彝文手机首发式在四川西昌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彝族语言文字正式进入信息化领域,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彝文手机使用和信息交流时代,为800万彝族人民带来了巨大福祉。这里,凝聚着沙马拉的心血和汗水,也体现了他几十年来对母语的挚爱和对民族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赤子之心,必将为彝族一步跨越千年进入现代化信息化产生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仅凭这一点,沙马拉毅的智慧和创造就会载入史册。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00711203532.jpg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山之鹰》的作者钱玉趾先生今年81岁,是一位既精通电子专业,又热衷文学研究,从事巴蜀古文字、良渚文化古文字和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专家,获得过发明专利授权,其拼音汉字编码输入新技术被《光明日报》报道后引起海内外业界广泛反响。为采写沙马拉毅,他深入雷波、甘洛等地调研,体验当年拉毅走过的羊肠小道,因此,这本传记显得格外真实,具有考据考证的写作风格。由一位文字信息处理研究专家书写另一位计算机信息处理专家,其专业知识应用的得心应手,非常人所能比。读完此书,我为钱老先生严谨的写作态度所感动,他每写到拉毅的成长生活和研究领域,都荡开一笔,把县志、史料、气候、环境等逐一介绍,以证其言不虚,甚至考证了当年小拉毅母亲从美姑县启程的线路是从县城的西方(偏南),借道牛牛坝(镇),然后顺着连渣洛河谷北上,到后播乃拖,再向西进入越西县,翻越吉米大山,最后到甘洛斯觉区石海乡。如果是一般作家,会想象性描写小拉毅们经历的其难其险,抒发感慨,而钱老先生却是考证写法,客观记述行走线路,虽少了抒情,却多了真实感。因此,仅仅把这本书当做一般人物传记来读是不够的,因为本书有作者许多关于人生、关于奋斗、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感悟和知识,是一本需要慢慢咀嚼才能读懂的“知识性传记”读物。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与沙马拉毅相识于省社科院与西南民大的学术交流中,尤其是2016年底我当选为省文联副主席之后,与连任的他接触更多,常在一起畅谈文学和美术。有几次,偶尔听他说起彝文字信息处理获得过国家专利的事,我惊叹一句,也没有再深入地追问。这次,拜读了钱老先生的大作,对沙马拉毅的非凡成绩,敬佩之极。试想,一位学彝族语言文字的教师,却在计算机领域自由畅游并创新不断,其原始动力、创新源泉、智慧生成是怎么来的?个中甘苦,唯有自知;而个中愉悦与成果,却广播天下。他把绘画的超凡想象力与信息编码技术的枯燥与突破结合得如此有趣,印证了“科学与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的真理。科学与艺术,做好其中“一面”,已属不易,把“两面”玩得如此潇洒、如此精到、如此成功,远有达芬奇,近有沙马拉毅。这是我读完此书的真切感受。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00711203540.jpg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沙马拉毅的青少年与我有许多相似之处,在“文革”我们都画画、写大标语、打篮球,都于1977年考上大学。幸运的是他考前还有书复习,我是考后一个月才看到母亲托船老板带来的高中课本。“七七级”,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我们都过耳顺之年了。特殊年代造就的特殊人才,为改革开放40年奉献着我们这一代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成果。他于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系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教育部全国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国家民委全国民族语言文字咨询委员会专家、国家语委全国彝语术语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12年获得中国信息处理技术最高奖“钱伟长中国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现任西南民族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沙马拉毅的传奇经历、奇绝发明、奇特贡献,充分显示出他是一位“奇人”。在这个意义上,《彝山之鹰》是七七级学生卓越成长和对国家贡献的特殊样本,是一部奇人传记。本书将告诉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这个社会总有那么一群人在为祖国为民族呕心沥血、顽强奋斗,譬如七七级的奇人沙马拉毅。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是为序。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二О一九年元月三日于成都百花潭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 李明泉: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四川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00711203726.jpg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VI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人-网是创建最早,影响力和规模最大的彝族文化网站。网站的目标,是构建彝族文化核心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