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河我的歌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船形狭长的竹园、朋普坝盛产甘蔗,被甘蔗掩映的千村百寨像一颗颗绿色甜蜜的珍珠。由北向南蜿蜒流淌的甸溪河像一根洁白而有弹性的线穿连着那一颗颗迷人的珍珠。
河岸上高大茂盛的绵竹似一把把巨大的雨伞在朔风中摇曳歌唱,给含苞待放的牵牛花、丁香花、牡丹花、百合花撒下一片舒适和阴凉。与竹丛相邻相望的攀枝花树更令人欣喜瞩目:牛身子粗的树腰,几丈高的个头,高低不同的枝桠间碗口大的红色花朵特别鲜艳,散发出淡淡的清香,看它满身乳头形的刺,丑陋异常。却开出了不凡的花朵,令人赞赏。我不仅感叹,人也一样,其价值,不在乎外貌,而决定于内涵。
那时,河上没有桥。在河两岸的攀枝花树上栓一根钢绳,钢绳上系一根活动的铁链,铁链拉着船,手拉着钢绳往来摆渡。而且由于船身不大,载重量有限,人和物品多时,必须多次才能摆渡完。
我们在它怀中练就了水上的好本领。晶亮的波涛给了我童年有趣的欢乐:我和伙伴们光屁股打水仗,相互在身上抹泥巴,涂花脸;比赛钻水、游水、踩水;在沙滩上烤太阳、睡觉、嬉闹。
藏在水中的诱惑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钻进树洞捉拿躲藏的鲤鱼、泥鳅、黄鳝;去山上找来“闹鱼藤”在河中的石头上敲打,白色的树汁融进水中,过一会儿,鱼就会被闹得漂起来;到深沟里砍来芦苇杆,在河中支鱼床,轻松收获。
攀枝花果成熟的季节,父亲领着我去打攀枝花果。树高难爬,且有刺。于是便在家中砍好一尺长左右的木棒很多根,拿到河岸上,瞄准了往上打。打下来的果放在太阳下晒到果皮炸裂,取出白色的花絮,在背箩里用白色的布料盖着晒干,再用一根木棍穿通白布,在背箩里搅动,花絮中黑色的子粒就会沉落在箩底。用雪白的花絮做枕头做垫子,特别柔软舒适。
涨水的季节,浪急水深,红色的流水,红色的浪涛,“哗啦啦”的响声惊天动地。浪涛间的漂浮物,茅草、枯树枝、枯树叶忽起忽落,一会儿就流向远方。
渡河不仅考验体力,还考验毅力和应对危险的智慧。那年,母亲得了疾病,夜半三更,肚子疼得直不起腰来,一身大汗把衣服全部湿透。父亲出外做生意,不在家。我和妹妹把她背到船上,渡过河,送去5公里外的医院治疗。可是,摆渡船的人偏偏又生病不能来摆渡。只有我自己冒险摆渡。船到河心,摇摆特别利害,船身倾斜得快要进水。我叫妹妹不要惊慌,好好扶好母亲。我沉着冷静,双脚八字站稳,控制住船身,双手紧拉着钢绳,慢慢用力,终于渡到河对岸,找了一张马车,把母亲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后说,母亲得了急性阑尾炎,已经穿孔,需要动手术,幸好来得及时,不然……
人生、事业、工作、生活中,会遇到艰难、曲折、坎坷的“河流”,需要摆渡,敢于战胜,善于战胜,就会实现自己的心愿。
我们期盼着在我们门前的甸溪河上建一座大桥,结束摆渡的历史。可建造的价钱需要几十万。对于我们100多户的大山龙村和临近的200多户的小山龙村来说,谁都不敢想。没有能力。
改革开放后,大家的思路拓宽了,办法也多了。在城里看到建筑工地需要的河沙,年轻的生产队长猛然想到,我们摆渡船的上游和下游河床里的河沙细腻干净,而且数量很多,捞起来卖了,钱就有了。于是买来捞沙的船,运输的汽车拉到城里卖,经过三年的努力,积累了不少的资金,才动工建造。
一座三个半圆弧形桥孔,犹如彩虹般水泥钢筋铸造的“山龙大桥”横跨于东西两岸的甸溪河上,宽敞的水泥大道把河西面的大山龙、小山龙村与东面的一碗水、长安寨、息宰村相连接。乡村的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在上面奔驰兜风。一幅乡村田园优美的图画。
甸溪河像爹娘一样,永远在我心中。我创作了一首诗歌《我的河我的歌》献给它:“旧时的甸溪河/从家门前流过/却有水吃不着/改革开放结硕果/家家有了水龙头/水流像花朵/新桥跨过甸溪河/车辆来往如穿梭/穿过丰收的田野/穿过流水的闪烁/穿过阳光的暖和。我们在笑声中打水仗/在激流中奔波/在沙滩上晒太阳/在追逐里寻欢乐/与它亲吻拥抱/甸溪河啊甸溪河/我的河/我的歌。”
甸溪河很神奇,为我治好了病。那年,秋收季节,我得了重感冒病,一个星期了,整天头昏脑闷浑身酸痛不舒服,饭量减少。没有味道。白天太阳很辣,气温很高。生产队里的社员抢救河对岸成熟的稻谷。有一年,夜间下了暴雨,割好晒在田里的30多亩谷把被漫过河岸的洪水全部漂走了,因为抢收不及时,大家的口粮受到了巨大的损失。抢收稻谷,同时也是在抢工分。
我狠了狠心,老闲着不是办法,不如去劳动,要病就再病重一点,好去医院治疗。我拿着皮条扁担和社员一道挑谷子。一挑又一挑,挑了一个下午,使了一身力,出了一身汗。收工时,在河里痛痛快快洗了一个澡,结果我的感冒病好了。
甸溪河的乳汁养育了几百万亩的甘蔗,优良的甘蔗品种糖份多产量高。弥勒糖厂、朋普糖厂具有现代化工艺流程,压榨、熬制出来的糖质优等。远销省内外,深受人们的喜爱青睐。而且品种多:白沙糖、红糖、红糖粉、蘸水糖、锅边糖、冰糖。人们还用特制的冰糖做出工艺品:宝塔、各种动物、植物、花卉等;制成了毛主席的塑像。成为云南著名的甘蔗之乡。人们的生活像甘蔗一样甜蜜芬芳幸福,跨进了富裕的小康。
她的乳汁还抚育了勤劳朴实,富有理想的蔗乡人。甸溪河畔息宰村的熊庆来,少年时代与甸溪河结下了深厚的情感,喝着甸溪河水长大,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我在甸溪河的怀抱中长大成人,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栽培祖国未来的花朵。
甸溪河啊,我的河,我的歌。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相关内容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