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文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小品

玉米面面饭

作者:沙马加甲 发布时间:2008-07-17 原出处:彝族人网 点赞+(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当谈到玉米面面饭时,如今的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很可能对它十分陌生。玉米面面饭有两种:一种是纯玉米面做成的饭,另一种是大米和玉米面混合做成的饭。后一种至今在一些较为讲究的饭馆里还有它的踪迹。wP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P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平时,和一些三朋四友进饭馆,有部分朋友说玉米面面饭好吃,且营养价值高,他们不喜欢吃纯米饭,要求老板给自己盛玉米面面饭。可能是小时候吃伤了的缘故,鄙人对玉米面面饭不怎么感兴趣。wP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P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我出生农村,童年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农村度过的。那还是农业合作社时期,我们那二半山区风光无限好,但物产并不丰富,有点荞麦、豌豆之外,主产玉米、洋芋,人们的主食是玉米和洋芋。洋芋作为种子拿到别个地方、尤其是换种到附近有水稻的平坝河谷地区种植不是一般的好。wP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P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在我的记忆中,每年的十一、十二月份快要种植下一年的洋芋时,平坝河谷地区的汉族农民纷纷背着大米前来我们寨子兑换洋芋。我家六口人除了留种和自己食用外,每年用洋芋兑换二三百斤大米。wP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P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那时候,家里尽管用洋芋兑换了大米,但是很少做一顿大米饭吃过,父母省吃俭用,经常做加有大米的玉米面面饭给我们吃。当我们这些小孩见了玉米面面饭就撇撇嘴,表示不满意、不高兴时,父母总是耐心地开导我们道:“我们家够可以的了,你们瞧,别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连玉米馍馍和洋芋砣砣都还吃不上呢。”弟妹年纪尚小,不大听得懂父母的话,我和姐姐已经听得来话了,也知道邻居大部分人家比我们困难,可心里总是想吃一顿纯大米做的饭,家里做了玉米馍馍、煮了洋芋砣砣的时候就吃玉来馍馍和洋芋砣砣,做了玉米面面饭的时候撇了一阵嘴没奈何也只得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过彝族年三天才得到纯大米饭吃,有时候家中来客人也偶尔得到大米饭吃。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时流行在奴隶群众中的谚语说:“午饭后希望降大雨,大雨过后可以不去服劳役;晚饭后巴望来客人,来客之后可以跟着又吃饭。”那时候,我们这些嘴馋的孩子吃了饭多么盼望家里来客人,来了客人就可以解馋吃上一顿大米饭了。wP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wP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又一次来到生我养我的土地,老家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家乡的群众随着经济的发展,虽说当地不产大米,他们在市场上大量购回大米作为主食,一年四季基本上都在吃白生生的大米饭,所到之处根本不见玉米面面饭的影子了,别的不说,村子里谁家办红白喜事都用上了过去不敢奢望的大米,这要归功于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
wPX彝族人网(彝人网)- 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编辑: 尼扎尼薇 发布: beley工作室 标签: 玉米面 面饭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