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诙谐幽默的川西南会理方言
会理在四川最南端,它是一座千年古城,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正南端,西连攀枝花,南与云南省昆明市和楚雄州相邻,扼川滇要冲。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先民在纵贯全境的城河流域繁衍生息。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使之曾享有“川滇锁钥”的盛誉。这里曾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要冲,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殊的地区文化,方言文化尤为突出。 从古至今会理在川滇之间吸纳来往过客的俗语,交融渗透形成了独特的会理方言。
今天我把会理特有的会理方言向大家略作介绍,让到会理旅游的更多游客了解一些会理方言,这更有利于他们更多地了解会理,认识会理,热爱会理,点赞会理,从中使他们更多地感受会理方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认识千年古城会理的文化的厚重。
当你了解会理方言,总觉得会理方言博大精深,诙谐幽默!还觉得会理方言很亲切,真的很有意思,真的很有趣!而对远离会理的故乡人,它能牵动对故乡的会理人的乡愁,让走出会理的故乡人更加想念家乡!亲切感十足的会理家乡话,总能勾起了远离故乡的会理人的思乡情!真可谓是:“一方淳朴地道的乡音,一份浓浓的乡情,无论你走多远,都抹不去那种家乡的味道……”
会理方言属北方语系西南方言的四川方言区中古入声字并入其他调内区。具有赣、湘方言部分特点(如F 、H不分,无后鼻音),和四川方言(音高四度,无平舌翘舌音之分)以及滇方言重鼻音的特点。
一、“川滇锁钥”往来过客交融形成独特方言
会理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先民在城河流域繁衍生息。“会无濮人”是会理原始文化的创造者,其语言是后来会理方言最早的历史渊源。会理历史上从唐代开始至明朝,一直属于云南南诏和大理国政权辖治,地理位置也更靠近滇域,所以本地方言的语法发音深受云南方言区影响。如:以“给”“敢”构成疑问句,以“啦”、“啰”代替“了”表示过去时,以“得”构成补语等等,形容词中叠词也运用较多,跟金沙江沿江的巧家、武定、大姚等处方言发音类近。
会理原住民多为当地少数民族,明嘉靖年贵州约四万灾民迁入,明初驻军在会理军屯,很多士卒与当地土著通婚定居。从清末开始朝廷开始实行移民垦荒政策,有大量的湖广、江西等地人口迁入,造就了会理地方话语法结构接近北方语系,发音带有浓厚地方色彩,既有别于四川话,又异于滇方言的特点。
在四川人眼中,会理话就是基本等同于云南话,会理人到云南,基本上能和当地人无障碍进行交流,有人开玩笑说,会理人只需要把鼻音加重,把“给”发成“咯”的音就可以冒充昆明人啦。
许多人到会理都能在会理话中寻找到自己熟悉的方言,这大概源于在“南方古丝绸之路”上,巴、蜀、楚、滇及缅甸、印度、中亚甚至东南亚、西亚的商人来往于这条丝路上,交流着经济,传扬着文化。会理正处于“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川滇之交,是各种文化的交汇地带,各地俗语交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这也是其在“西南丝绸之路”上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地位所决定的。
兼容并蓄的会理县内语言各区虽小但有差异,县城话是各区人民的共同语。会理话属北方话西南方言的四川方言区中古入声字并入其他调类区,具有赣、湘、川、滇等方言特点。但在整个会理方言中,许多人认为其与云南方言的共同点更多一些,“你kè不kè”(意即你去不去),“你就是小花,敢?”(意即你就是小花吗?),一个“敢”字,许多人把会理人当成了云南人,究其缘由,可能是会理县历史沿革上曾经隶属云南统辖,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其语言习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会理成了川滇民族文化荟萃之地。会理方言便在这种川滇交融及广纳博采中互相渗透,形成了易交流又丰富多彩的方言特色。
二、县城以外各区乡镇方言音调又不同
在外来人耳中听来,会理话特征明显,凉山南部片区的会东、德昌和隶属于攀枝花的米易、盐边一带的口音和会理基本一致,但本地人却能明辨除其中的细微差别,准确地判断出说话者的所处的方言区。县城话是会理各区人民的共同语。而县城以外各区乡镇的方言音调却又各不相同,土生土长的会理人一听就能马上找到自己的根出同源的家乡人。
由于会理方言独特的发音和修辞习惯,还让很多外地人产生误会,闹出笑话。比如人问会理小孩:你爹呢?答:认不得(意思是不晓得哪去了)。又如太平、黎溪一带的人把“u”音发成“i”,“席位(穴位)、下席(下雪)、酒章(局长)、棋子(茄子)”等方言让外人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三、在交融贯通中,会理方言的语法特点也很具特色
第一、“格”(gè)、“敢”(gàn)构成疑问句式。“格”作疑问词置于动词谓语构成疑问句,即主语+格+谓语。
第二、“咾(láo)表示过去,与语气词“了”(là)一起置于句尾或用在句中加宾语构成肯定句。如:我洗咾碗了(我洗完碗了)。
第三、“咯”(lo)与“了”近似,构成表示性状变态的持续状态肯定句式。如:下雪咯(下雪了)。
第四、“得”构成补语的句式。如:要得成(很好)。
第五、“不”置于动词之后构成否定句式。如:认不得(不认识)。
第六、爱使用叠词如:短翘翘、白逛逛、绵扯扯。
四、在交融贯通中,会理方言的语法特点也很具特色
第一、“格”(gè)、“敢”(gàn)构成疑问句式。“格”作疑问词置于动词谓语构成疑问句,即主语+格+谓语。
第二、“啦(láo)表示过去,与语气词“了”(là)一起置于句尾或用在句中加宾语构成肯定句。如:我洗啦碗了(我洗完碗了)。
第三、“罗”(lo)与“了”近似,构成表示性状变态的持续状态肯定句式。如:下雪罗(下雪了)。
第四、“得”构成补语的句式。如:要得成(很好)。
第五、“不”置于动词之后构成否定句式。如:认不得(不认识)。
第六、叠词。短厥厥、尖生生、绵扯扯。
易交流、语言表达方式丰富多彩而又具地方特色的会理方言,在会理世代相传,外地人大多认为会理话嗲声嗲气的,很温柔,总喜欢学一两句富有特色的会理方言回去教教朋友,以示对到会理这方山水的留恋。在普通话普及的时代,会理方言仍以它独特的风格大放异彩。
解放后因川内许多地区支援西昌地区建设,大量南充、温江、成都人口迁入,下放干部和上山下乡知青也大量进入会理。现会理城区和区镇口音逐渐向成都方言演化,普通话也开始在社会上普及。
会理话属于会理特有的地方方言,不同于正宗的四川话,语言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只有会理才独有的方言词汇,在发音上更是不尽相同,它语音不尖声尖气,也不饶舌,会理话音调起伏比较小,讲起来很温和,给人很亲切的感觉。
会理话中很少有语气词,在加重语气的语气词最多不过“嘛”、“哈”、“哇”、“哟”,一般使用非常少,不过重叠词却是非常的多,如:悬吊吊、红扯扯、红彤彤、粑希希、淡瓦瓦、瓜兮兮、甜咪咪等等,很多很多。
五、趣解会理话特有的词汇
会理话特有词汇非常丰富,以下只作了常见的一部分注解,仍不够完全,有待大家指正、补充。
1、撇脱:意思是表达一种事情简单,或性格直率,或者随便一点。比如:“哎呀呀,你就撇脱点嘛!该怎么就这么做嘛!”
2、金包(宝)卵:这个词可以说是会理话的一绝,意为宝贝,不过多为贬义词,也有褒义,就看你在什么语境下使用。比如,“你那个是金包卵满?摸都摸不得。”这里就是表示不满。又如“哦哟,那家生了个金包卵儿子”,这里就不是贬义了。
3、日毛:这个词是会理话的又一绝,同四川话中“巴适”是一个意思,不过“日毛”怎么都感觉更有味道。不知道这个词的来源,不过我猜可能说源自普通话中的“时髦”,被聪明的会理人最终演绎成了“日毛”。比如“这碗羊肉粉好多肉哦,简直是太日毛了”
4、 憨眯日眼:又有叫“哈眯日眼”的,就是指愚笨的意思,与四川话中“哈戳戳”一个意思。比如“你看哪个娃儿,憨眯日眼的”。
5、瓜眯日眼:就是“瓜西西”一个意思。比如你这打扮太张扬了,走进舞台显得有点瓜眯日眼的。
6、日脓包:与“二杆子”意思差不多,又有不同,一般用来骂小孩子淘气。比如“你这个日脓包娃儿,你咋个嫩个瓜哦”。
7、冲壳子:就是吹牛,侃大山的意思。有时候也有用来对别人的话表示怀疑,如“你怕是冲壳子的哦”,这就是表示怀疑。
8、白(be)啬(se)子:一般用来形容喜欢乱吹牛,讲话不靠谱的人。如“他就是一个白啬子,要是他的话都信得,那满耗儿药都吃得”。
9、烂屎:这个词是一个会理土语。一般用来朋友间调侃用,没有恶意也没有攻击性。不过后来才知道,有时候有的地方用这个词,却是骂人的话,指的是女子过于放荡。
10、日怪:就是奇怪的意思。比如:“这个人做事太日怪了,与别人完全不一样。”
11、扳命:也是用来骂小孩子的。如:“你两个扳命满?”
12、吹牛皮不打草稿:形容那些吹牛把老水牛都吹得上天的人,一般指的是“无根据瞎吹”。
13、 鬼火冲:非常气恼。如“不要惹我,我今天鬼火冲得很,小心我揍你。”
14、冒火:与鬼火冲差不多,只是程度上轻了许多。
15、日气得很:既是讨厌的意思。如:你这个人日气得很,干的事没有一件是好的。
16、 鼓到:意思是强迫、让别人做不愿意的事情。如:“他鼓到要喊我去打牌。”
17 、弯酸:指挑剔的意思!如:你挑选水果,外皮有点斑点就不要,没有必要弯酸别人了。
18、巴恁(nen)不得:就是别人想的和做的正好是自己想的!如:“他倒巴恁不得和你去去吃饭哦”。
19、歪:形容货物质量差的意思!如:“你买的这个录音机很歪哦!”
20、吃晌午:意思就是吃中午饭的意思。一般在会理的农村用的多。
21、毛焦火辣:形容一个人烦躁,急躁的意思!
22、落教:就是说这个人比较懂事,听话。常常来比喻孩子!如:“那娃儿还比较落较!说了他就不闹了。”
23、背时:意思是说你做错了事情不走运,该倒霉,自己的苦果自己吞!如:“你该背时,哪个喊你不听老人言!”
24、松活:工作生活不忙不累比较轻松,很简单!如:“这个满松活得很嘛。”
25、经事:指一个事物比较耐用。如:“我的钢笔好经事哦,三年了都还在用”。
26 相因:便宜的意思!如:“今天的肉卖的好相因哦!”
27、血股淋裆:形容词,形容血淋淋的,强调可怕的意思。如:“我最讨厌去农贸市场了,看那些杀鸡的,血股淋裆的,不安逸的很。”
28、漆黑:形容词语,对颜色黑注重一下。非常黑。如:“你看你的手趋黑的,还不去洗洗!”
29、扯脯酣:意思是睡觉的时候打酣。如:“你狗日的昨晚上扯脯酣好老火哦,整得老子一晚上都没有睡着。”
30、砍脑壳的:诅咒一个东西改死。好象常常用来骂畜生。如:“那个砍脑壳的的猪儿又在乱拱。”
31、螺丝骨、螺丝拐:就是脚踝的意思。
32、推屎爬:屎壳郎,指的是一种昆虫。
33、冒皮皮:与日白一个意思。如:“我来冒皮皮”
34、装疯迷窍:装疯卖傻的意思。如:“你看他娃儿装疯迷窍,不晓得在整啥子。”
35、扎起:就是为别人而雄起!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如:“今天这个事情你要扎起哦!!!”
36、夹啬吧(夹色子):指的是口齿不清的人。
37、磨皮擦痒:有点不耐烦的意思,也有按捺不住的意思!如:“你好好的做嘛!在那里磨皮擦痒干啥子?”
38、哈数:就是心里有没有数,或者有没有把握。如:“这人还是有点哈数,不傻!”“对于这件事情你有没有哈数哦?”
39、光董董:是指赤条条的,一丝不挂。如:“这个娃娃怎么不穿衣服啊,光董董的就跑出来。”
40、里头:指里面的意思。如:“你到厨房里头把桶拿出了。”
41、脑壳:指的是“脑袋”。如:“你的脑壳上有一根草。”
42、晓不得”或“不晓得:指的是不知道。如:“你家里有背篼吗?不晓得有没有?”
43、肿脖子:指的是吃饭。如:“ 老表给肿脖子啦,没有肿蛮几哈点了嘛。”
44、正二八经:指得是真正的意思。如:“我是正儿八经地对你说呀!不是说了耍的。”
45、锅盖:指的是 电视信号接收器 。如:“你家安锅盖了没有?按了的话,电视图像就更清晰了。”
46、收拾:指有一种教育。如:“这个娃儿不听话,下来我好好地收拾他。”
47、憨包:指的是傻的意思。如:“这个人是一个老憨包,别理他。”
48、吊儿郎当:形容仪容不整,作风散漫,态度不严肃或不认真。如:蜡笔小新总是吊儿郎当的,一副散漫的样子。
49、惊风火扯:指的是形容一个人一惊一乍,大呼小叫。“金爪爪”“飞叉叉”“风车车的”。如:“那个死姑娘惊风火扯的害老子赶回来,我还按到房子遭烧球了说!”
50、稀洼洼儿:形容路面稀泥浆多。如:“走这个稀洼洼儿的路,最怕遇到大车罗,走你身边一过,赞的一身都是!”
51、磨皮擦痒:形容没有事做,极度无聊。或形容做些很讨打的事情。如:“哎呀磨皮擦痒的就去背堆煤炭走河边去洗白,不要板过来板过去的。”
52、曹寡寡的:形容长时间没吃到油水。如:“晓得咋个的哟,这两天曹寡寡的,好想吃肉嘎嘎哦。”
53、白火石:容易撒谎,不诚实。如:“遇到个白火石同事,给我说要迟到了“快跑”,才发现今天是愚人节了嘛。”
54、兜风惹草的:比如:喜欢没事找人茬。如:“喊你不要一天逗风惹草,看嘛,哦,安逸咯撒。”
55、脚耙手软:形容手脚无力。如:“昨天去爬白塔山,嗯是走得我脚耙手软的。”
56、这边,阿边:指方向的形容词。 如:“给你说走这边按,你偏要走阿边,走错了,好过了塞。”
57、惊爪爪的:张牙舞爪。如:“晓得咋个回事啊,人长得嫩个撑斗,写个字哟,惊爪爪的。”
58、二不跨五:形容不靠谱。如:“呛你那样学得二不五的晓得二天高考咋个办哦。”
59、有盐有味:指食物很好吃。引申做“很有意思”之意。 如:“你简直就是夜明珠蘸酱油—宝得有盐有味。”
60、妖精八怪:很“作”,爱没事找事。如:“我家婆子妈妖精八怪的,莴笋只吃巅巅儿,藤藤菜只吃管管儿,豆芽只吃瓣瓣儿。”
61、拉稀摆带:表示做事不干脆,拖泥带水。如:“袍哥人家,认黄认教,从不拉稀摆带。”
62、假巴意思:假打、假装,副词。如:“算求算求,老子还不晓得你,球钱莫得,假巴意思要请客。”
63、憨吃嫩胀:不知道饱地暴饮暴食。如:“幺儿,你看你都那个肚包儿,不能再闷起脑壳憨吃嫩胀的哦,饭胀哈脓包的嘛!”
64、大声武气:表示说话吼得很大声。如:咖啡馆妹妹嚼舌头:“快看那个哈隆包,说话大声武气的,把相亲对象都吓起跑咯。”
65、开腔:指的是说话的意思。如:“你又怎么啦?问你好半天,你就是不开腔。”“不开腔”指的是没有说一句话。
66、二天:指的是以后的意思。如:“今天不去你家了,二天有时间又去。”
67、不落教:指的是不靠谱,一般只做事不踏实,靠不住,如:“你请他帮一下忙,可他太不落教了,嘴上说没问题,可到时问他,他确说,这事还没有办。”
68、玄火:指的意思是危险。有时还表示办不了之意。如:“你叫我办的那件事有点玄火哟!”
69、哈数:指的意思是底数。如:“这事你早点对我讲了,我心里就有哈数了。”
70、认不得:指的意思是不认识。如:“你们村里的汪彪在家吗?我认不得。”
71、渣经:指的意思是计较。 如:“这个人太渣经了,少了几角钱都要回来。”
72、青酸:指的意思是挑别。如:“那个人买件衣服总那么青酸,反反复复地试,就是不买。”
73、香香:指的意思是护肤品。如:“你给小孩脸上擦点香香,预防他的脸蛋开裂哟!”
74、歪得很:指的意思是凶得很。如:“这个人在村里不讲道理,他歪得很。”
75、认得:指的意思是知道。如:“李华这个老师,你认得吗?”
76、狂得很:指的意思是嚣张。如:“那个小伙子狂得很,总有一天他会闯祸的。”
77、毛焦火辣:指的意思是烦躁。如:“今天小花姐上街购物,总是毛焦火辣的,不是算错帐,就是丢了东西。”
78、贴起:指的意思是跟着。如:“我今天与你去逛城,没有带多余的钱,进餐馆吃饭就把你贴起哟!”
79、打失:指的意思是丢失。如:“今天运气不好,把带的手表打失了。”
80、洋芋:指的意思是土豆。如:“走,老李今天到你家去烧洋芋吃。”
81、干饭:指的意思是紫薯。如:“王小花请你到你家地里挖些干饭给我带回家去吃。”
82、踏踏:指的意思是地方。如:“刘华你们老家洛阳那个踏踏,冬天冷吗?”
83、疆笨:指的意思是干重活、脏活。如:“马晓辉你现在不好好读书,学习差,文化底子薄,以后长大了,你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去疆笨了。”
六、由两三字构成的方言,表达时确另有意思
二天(以后)、一哈哈儿(一会儿)、拉稀(怕事)、下细(小心)、宠坨子(搬开是非)、诧巴(不严肃)、玄火(危险)、贴起(跟着)、一帕拉(很多)、渣筋(罗索)、认得(知道)、哪杂(不讲卫生)、纳气(很行)、默倒(想到)、打失(丢失)、浠儿(不结实、虚假)、理麻(追究)
七、会理云南只隔一条金沙江,方言有共同之处
会理跨过南边的金沙江到对岸,就是云南省禄劝县、武定县、元谋等地区,云南土话即方言,有的与会理方言相通之处,会理方言,云南人也听得懂,有的则不一样,略有差异,偶收一些,供大家了解了解。
吃饭不叫吃饭,叫吃芒芒
睡觉不叫睡觉,叫睡喏喏
去哪里不叫去哪里,叫克哪点
什么?不叫什么?,叫安?
是吗不叫是吗,叫给是改?
天哪不叫天哪,叫买买三三
骗人不叫骗人,叫水人
笨的很不叫笨的很,叫憨不噜出
搞笑不叫搞笑,叫雀的很
逛街不叫逛街,叫“逛该”
鞋子不叫鞋子,叫“孩子”
光线黑不叫光线黑,叫黑漆妈古洞
害怕不叫害怕,叫害里实怕
便宜不叫便宜,叫香因
干什么不叫干什么,叫整哪样
太棒了不叫太棒了,叫太板扎了
胆小不叫胆小,叫悚(song)
远房亲戚不叫远房亲戚,叫老表
爷爷不叫爷爷,叫老爹
爸爸妈妈不叫爸爸妈妈,叫我爹我妈
有出息不叫有出息,叫整的成啦
没有不叫没有,叫不有的
不是不叫不是,叫某嘛
奇怪不叫奇怪,叫怪里古懂
打寒颤不叫打寒颤,叫抖鳞壳颤
悄无声息不叫悄无声息,叫悄悄咪咪
看看不叫看看,叫吼吼
可惜了不叫可惜了叫欧喉
太疯了不叫太疯了,叫太勺了
发神经不叫发神经,叫吃着菌了
是不是不叫是不是,叫怕是不
不爱说话不叫不爱说话,叫闷出出
打瞌睡不叫打瞌睡,叫发梦冲
莫名其妙不叫莫名其妙,叫雀神怪鸟
踢球不叫踢球,叫zhua球
小气不叫小气,叫扎经
恶心不叫恶心,叫曹耐
困难不叫困难,叫坚钢
完蛋不叫完蛋,叫哦呵
太厉害了不叫太厉害了,叫吃得成伙食
吃不叫吃,叫种脖子
严重不叫严重,叫老火
完蛋不叫完蛋,叫克火的啦
讨厌不叫讨厌,叫讨嫌
傻冒不叫傻冒,叫土贼
会理方言如此博大精深,诙谐幽默,有它深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原因。会理早在新石器时期即有先民在城河流域繁衍生息。“会无濮人”是会理原始文化的创造者,其语言是后来会理方言最早的历史渊源。会理古城历史文化悠久,汉武帝元鼎六年置县,千百年来,会理各族人民在这片得天独厚、物华天宝的土地上生生不息,耕耘不止。勤劳、勇敢、智慧的人民在这方土地上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刻下了深深的文明印记,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随着国内振兴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加之有关对会理古城旅游名片的大力宣传,每到节假日到古城会理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如能让游客了解一些会理方言,这更有利于他们更多地了解会理,认识会理,热爱会理,点赞会理,从中使他们更多地感受会理方言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好地认识千年古城会理的文化的厚重。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作者简介:何宗林,彝族,1963年生,四川省会理市人,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会员,四川温江微篇文学协会会员,会理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散文在线网、中国诗歌网、经典文学网、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微信平台、《诗文杂志》《微篇文学》《凉山日报》《西昌都市报》《凉山教育研究》《会理文艺》等网站、新媒体平台及报刊;有作品入选书刊,有作品参赛获奖。
/ Recommendation
/ Reading list
- 1 快乐的彝族年
- 2 良心莫瘦――感悟人生系列之十
- 3 天堂里有没有互联网?――追悼文友杨...
- 4 火把节记事
- 5 读写人生(自传体散文)
- 6 彝人,望你一路走好
- 7 曾经年少爱追梦
- 8 最后的晚餐
- 9 彝族过年
- 10 母亲在夜里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