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龙卢为题材的作品
土生土长在昭通这片古老土地上的龙云,卢汉,是中国近现代史中的风云人物。他们出生入死,惊心动魄的一生,颇富传奇色彩。因此,以龙、卢生平事迹为题材的作品很多。“昭通”这个地名,也因为是龙、卢的生长地而随这些作品扬名于海内外。其作品类型,大体可分为历史类(传记和回忆录),历史文学类和影视类。其中有些作品虽不完全是写龙云、卢汉,但他们总是当中的主要人物。
历史类,主要作品有以下几部。
《龙云传》,江南著,星辰出版社1987年10月香港初版。
《龙云传》,谢本书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初版。
《卢汉传》,谢本书、牛鸿宾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初版。
《昆明和平起义》(云南爱国主义历史丛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初版。
《龙云―一个幕僚眼中的云南王》,马子华著,云南美术出版社1994年初版。
江南(刘宜良)的夫人崔蓉芝女士在《龙云传序》中说:“秉春秋之笔,为一般贫苦无依的老百姓申冤诉苦,为中国近代史上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著书立传,一向是江南在世时捉笔写作的原则。他在台湾当《台湾日报》记者时的立场如此;他为蒋经国及龙云作传的方针也无二致。”可惜江南正在写作《龙云传》时被台湾当局的特务暗杀,最后由江南好友侯榕生完稿。
谢本书《龙云传》,则在前言和正文中用不少笔墨,讲述昭通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文物古迹和富饶的物产。尤其是写到他本人和同事们往昭通考察龙、卢的历史情况时,受到昭通各级领导和群众的欢迎和热情接待。这对于《龙云传》的读者们,无疑会给昭通留下良好而难忘的印象。
文学类。主要有纪实体长篇历史小说,报告文学和传奇故事。都是取材于龙、卢一生经历中最具有典型的历史事件,故可读性很强,能吸引广大读者阅读。以作品出版前后列举如下。
《卢汉起义》。蓝芒、张作为著。1981年《个旧文艺》连载。
《将军在黎明前的苏醒》,蓝芒、张作为著1987年《玉溪》选载《南屏街死神》等章节。
《龙云出山》,缪晓阳、张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初版。
《春城凯歌―昆明起义纪实》,赵晓澜蔡惠霖著。先《春城晚报》连载,后收入《西南义举―卢汉、刘文辉起义纪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初版。
《三星将军的生死抉择》,高丕忠、黄仁柯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初版。
《龙云卢汉和蒋介石》,王朝柱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初版(其前言中说:香港云南同乡会获悉我正在撰写《卢汉和蒋介石》,建议将该书内容与《龙云和蒋介石》一书合并;征询卢汉夫人龙泽清的意见,她不赞成单独写一本《卢汉和蒋介石》。于是就合并写成了这部《龙云卢汉与蒋介石》。
《卢汉起义纪实》,欧之德著,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初版。
《卢汉后半身》,马子华著。四川文艺出版社1992年初版。
《龙卢演义》,曾令云著。华夏出版社1996年初版。
欧之德,在其《卢汉起义纪实》的“后记”中说:1949年9月9日,当卢汉将军在昆明五华山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我才一岁零九十八天,躺在川南沱江边的一个小镇上望着偌大的世界放声啼哭。(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已经渡过十几年军旅生涯并成为云南的一位解放军军官,然而仍不知道云南曾有过卢汉这个人。这是“文革”期间的“封锁”所致,也是极左路线下的必然。
当欧之德调到云南省军区政治部编纂《昆明起义》史料之后,才知道国民党里面竟有象卢汉这样忧国忧民,大义凛然的人物。卢汉惊险、传奇的履历,深深地吸引住欧之德去写出了《卢汉起义纪实》。“昭通”,也幸运地走进作者和其作品读者的心中。
在上列此类作品的作者之中,唯有《龙卢演义》的作者曾令云是本土人,龙卢的同乡。故在《龙卢演义》中,对昭通风土人俗的描写,有更丰富的内容,为其他作品所不及。对于宣传昭通,认识昭通有更深刻的效果。
影视类。主要有《龙云与蒋介石》、《长夜春晓》和《解放云南》等。其中《长夜春晓》是写龙、卢部属第60军在长春起义。
影视作品,更能活现人物形象,因而龙云、卢汉、曾泽生、龙泽汇、潘朔端、陇耀等一大批昭通人物,通过电影、电视让海内外所熟知。他们在决定中国命运同时也是决定自己命运的关头,成为时代之俊杰,留名千古。这是“昭通”润育的结果,一时报刊给予高度评价。如1990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载文《历史片视野的拓宽―影片〈龙云与蒋介石〉观后》说:“演员对角色性格的把握也十分出色,蒋介石的独裁专制,阴狠毒辣,口蜜腹剑,文过饰非,诿过于人,色厉内荏,日暮途穷;龙云的直言犯上,面责廷争,以诚待人,处变不惊,刚正执拗,不卑不亢,以及他被困于樊笼后的自尊、自制、悲愤、隐忍,都有很内在的深度,能给观众留下无穷的回味。”这就是那个时代“昭通”人的性格特征和典型。
电影《五朵金花》、《阿诗玛》,使云南飞声中外,为大理、石林引来无数游客。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昭通,急需要宣传出去。以龙卢为题材的大量作品,已成为昭通人民的财富,虽早已成为昭通知名度的窗口,但仍有研究和利用的价值,使之为开发昭通,建设昭通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