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婧文论系列:论新世纪彝族汉语诗歌的网络创作和传播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
摘要:互联网时代不仅影响了中国汉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地处西南的彝族地区同样也受到了影响,新世纪以来,彝族诗歌创作方式有了新变化,一部分彝族汉语诗歌作品通过网络空间创作和传播,本文对新世纪彝族汉语诗歌的网络创作和传播进行考察,并分析其成因。
关键词:新世纪彝族诗歌,网络空间,创作,传播
如果对新世纪彝族汉语诗歌进行全景扫视,网络发表和传播的彝族诗歌不容忽视。在汉语诗坛,网络俨然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传播方式,彝族汉语诗歌亦如此。本文拟对彝族诗歌的两种网络发表机制进行考察,即彝族独立网站及其论坛的发表,以及彝族诗人们在网络空间、博客的诗歌发表。
目前在网络中广为流传的彝族独立网站有:中国彝族网,彝族人网,彝学网,中国彝族音乐网,彝族青年网,彝族文化艺术网等等。相比较而言,彝族人网的内容最为丰富,传播人数较广,创立时间为2001年7月,其中彝族学术、文学方面的板块相当专业,有专门的学术负责人,网站顾问亦多为彝族身份的专家、学者,如阿库乌雾、巴莫曲布嫫姐妹等人,网站最早加盟的学术负责人为彝族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巫达。
彝族人网的特色之一是拥有自己的论坛——“彝人论坛”,在论坛中,分为教育公益、彝风彝俗、彝乡人文、母语客栈、文学园地等板块,彝族人和其他关注彝族的爱好者均可自由发言。值得一提的是,这个非官方性质的网站的主要负责人多为在北京的彝族人,他们来自云南、四川或者贵州。这个论坛的主旨倾向于超越狭隘的家支和地域的边界,目的在于将彝族共同体的文化发扬光大。因此在论坛上发表的文学作品同样遵循了这个导向,彝族诗人们将自己作品可以自由上传到论坛上,供人浏览欣赏。彝族人网的民族文学频道,有一个专门的诗歌板块,很多彝族诗人将最近的习作投稿至网站,负责人不断保持更新,版块负责人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云南诗人普驰达岭。
中国彝族网是2007年成立的一个充满活力的民族网站,宣称“以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彝族传统文化为宗旨,关注彝族社会和民族文化的发展,致力于彝网公益助学,为网聚中国彝族而努力……彝人论坛、彝人博客、中国彝族音乐网等功能强大、资源丰富的网络交际平台,为中国彝族提供了高效有力的信息交互服务。”这个网站的创始人为彝族大学生,因此在界面和用户体验上较为新潮,在民族音乐方面的内容比彝族人网稍微丰富。他同样设有文学版块在主网站和论坛上,论坛里文学版块的负责人是一位彝族的女诗人、硕士研究生,诗人们可以注册并自主上传作品;文学版块是以投稿为主,需要负责人审核发表。
这两个网站的论坛部分比较相似,暂且以其为个案,分析论坛的诗歌发表情况,同时对彝族诗歌的网络发表机制做一个客观的考察。彝族人网的文学版块,目前有三个负责人:古火木地、“普希金”、木确奢哲来负责,其中古火木地和木确奢哲的诗歌,我在之前的研究中曾经提及。也就是说,论坛的日常审核是由几位年轻诗人负责。31岁的彝族诗人木确奢哲最近曾在论坛中发表了一首名为《布阿诗嘎娓》的诗:“如果你尖叫,她便摄去魂魄,引出恐惧/如果你沉默,正是求生法门,保持镇静/布阿诗嘎娓,幽闭千年,美貌无人可比/歌声传遍四方,处处留情,引燃部落战火……不会止息,深渊的尽头亦无尽时”这首诗重述了彝族传说中的一个典故,诗人将女子的愤怒糅合以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女主角布阿诗嘎娓是绝世美女,被独霸一方的山寨土司在打猎中看上。为了贪占绝色,山寨土司派兵前去强抢,她一路逃跑,但追兵将其兄杀害并强行带走她。
此诗是木确奢哲新近所写,并且在他管理的论坛上发表,发表时间和写作时间仅隔了几天,比纸质的发表渠道方便快捷。通常在传统诗歌出版的渠道,一首诗可能在写作一年后发表或者更久。网络传播通常还会促进诗歌编选的进行,根据观察,彝族民间诗歌编选者之一阿索拉毅经常登陆这个论坛,发布诗歌刊物的征稿通知。值得注意的是,经常登陆这个网站并且发表自己原创诗歌的诗人,通常是很难在传统发表渠道中现身的新秀。很多青年诗人是先通过网络发表的方式进入诗歌团体的视线,从而进入传统的发表机制的。他们试图通过网络论坛更快更多地发表自己的作品,而不断的更新和发表,通常会加大他们入选传统发表渠道和参加评奖的机会。
在观察了彝族诗歌的网络发表机制之后,需要提出的是,论坛的舆论导向也间接地影响了诗歌创作。在彝族文化研究者北哀牢对目前网络出现的彝族独立网站进行的扫视和介绍中,他认为,这些彝族的独立网站“在传播彝族文化、增强族群文化意识和凝聚力等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当然,在彝族共同体内部,网络媒介亦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的新兴的渠道,新世纪以来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网站承担了重构文化共同体的部分角色,而彝族人网的主要负责人,大多是北京工作的彝族人。
另外,个人在网络博客上发表的作品也属于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的一部分。在前文所提及的彝族汉语诗人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拥有自己的私人博客或者空间。他们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网上,并且可以获得其他诗歌爱好者的认同和批评。网络空间的互动性和论坛有所不同,博客或者空间可以通过好友的互动关系来彼此交互访问并且留言。
就我观察的少数族裔诗人而言,藏、彝族诗人都热爱网络博客,不仅可以和本族群的朋友互相交流,而且可以传播自己新近所写的诗歌。彝族的中青年几代诗人大多都拥有自己的网络博客,如阿库乌雾、倮伍拉且、麦吉作体、马海伍达等等。网络博客的交互性显然有益于彝族共同体网络的构建,带有本族群特色的新闻和学术研究论文也会以博客转发的方式在相当一部分诗人的博客中出现。如在诗人阿克鸠射的新浪博客中,他转发了一篇《(转帖)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初选作品目录及译者名单》,这篇转自于白族诗人霞衣的博客,她将原载于中国作家网的这个新闻贴在自己的博客,随即被其他少数族裔诗人不停转载。交互式的文人交游通过网络博客的方式传播构建,是新世纪出现的新生的诗歌传播方式,隶属于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生产方式。
根据我对彝族诗人的访谈和调查来看,以网络为介质的彝族诗歌生产的数量以其自由性和时效性的优势超过了纸质的公开出版物和民刊,由此可见,网络诗歌发表占据了研究对象(转型期彝族汉语诗歌)的很大一部分,其地位和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参考文献:
【1】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睿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3】 【英】雷蒙·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4】 【德】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http://木确奢哲:《布阿诗嘎娓》,http://bbs.yizuren.com/viewthread.php?tid=62546&extra=page%3D1
北哀牢:《当前互联网大潮中的彝族文化网站简述》,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6039f0100f0bw.html
彝族人网:http://www.yizuren.com/
中国彝族网: http://www.yizucn.com/
作者简介:
邱婧(1987—)、女、安徽亳州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文学。
2001年,正是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彝-人-网团队便确立了构建彝族文化数据库的宏远目标,初心不改,坚持走下去。